最近准备着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在学习教育方面知识概念的同时,"结识"了一些大家。如叶圣陶,傅斯年,陶行知,张伯苓,……虽一面之缘但他们活灵活现,考试教材的刻板与他们形成旗帜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一个契机,如果没有资格考试的促使,也很难走近他们,之前总以为他们正如那些教材一般的枯燥,犯了以人废言的毛病。然而看过他们的文章之后,对他们在一些问题上鞭辟入里的见解深感敬佩。真是好的文章就好在你不觉得它是文章,作者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夸夸其谈说说而已,而是由心而发。其中体现出的无畏,博学和那种家国的情怀,均令我辈望尘莫及。
如今大大小小的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不知有多少人为考而考。当看到卷上的某个辩论或写作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之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该用哪个合适的模板……一味地从脑海中存在的那些背诵的段落里去搜寻答案,而没有或多或少地去分析它反映了什么社会实际问题,该如何采取措施去解决;而不是运用自己脑海中整个社会概念的知识去贯通那个问题。这样下来,培养出来的恐怕要是“驮书本的驴子”了。退一步讲,即使通过考试,那些外铄而来的知识,那些没有经过思考的经验,肤浅大杂烩地处于脑中,不是靠“自觉”得到的。怎能灵心澈悟,怎能在那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学校是唤起人们求知渴望的地方。可如今多少人离开学校后便将书弃之如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楼。对曾经大水漫灌的学习方法产生了阴影,那种被动的输入 ——没有咀嚼,消化和输出。它剥夺了学生的生活,如牢笼……破狱而出的总是少数,大多数的在画地为牢。
但问题已经出现了就要去分析。揪其责任,制度占一大半,个人占一小半,但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努力都可以避开那个陷阱。相对来说,反而个人更容易实现些,尤其是在偏远的地区,国家的一些健全政策往往鞭长莫及,层层递减下去常常沦为政策白条。一些智者的思想只能在书中埋没着,没有大城市可以接触到“活生生”智者的机会。
记诵,只是个开端,之后便要尝试着把它化为自己的血肉。或者,你少花些时间做纸质的题,多花些时间思考现实的题,慢慢你会觉得即使题量如海,也万变不离其宗。言不顺在于理不明,你把问题想通了,话自然来了,又怎会搜肠刮肚而不得,又何必局限于固定的套路。笛卡尔说,人要发挥理性的天然光芒,在某些场合,让意志和悟性指引何去何从。不用多久,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进步。就像狗追球的故事,狗如果一直盯着球跑便总是有跑不完的路,正确的方法是狗应该盯着主人。
很多时候,我们有爱屋及乌的喜悦,却很难有厌乌及屋的深思。总不能抛开感情色彩去客观认识身边的一切,总被自己模糊的认知遮住双眼,因此往往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如考试的条条框框要求扰乱了我们的心,不知不觉丧失了追求里面正当东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