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乱
这两天其实有一些内心不定,追逐一段时间的写作任务结束了,有些紧迫的节奏突然消失了。
我不想为了每天更文而写,也想像一些伙伴一样写出成绩,做到里程碑。
我正在进行一个系列分享,每完成一场都充满成就感,可是暂停两天,又开始着急焦虑,不知道讲什么,该讲的东西还没有梳理好。
我不能光焦虑,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这一会,心中有些乱,乱就乱吧,之后会平静的。
02 自己是根源
因为上面这种焦虑,心里暗暗期待,下班后,待孩子睡了后可以做点什么。
为了不让小娃过早沉迷手机,下班后自己先把手机藏起来,做到不看,也告诉自己到家后就专心陪他们俩。可是昨晚好不容易把小娃哄睡着。结果大娃跑进来,看看弟弟,开一个灯,他又醒了。于是又多玩了一个多小时。今天本来有一些不舒服,于是忍不住坐在床头生闷气。
原来呢,是不在他面前看手机的,所以当他笑嘻嘻在床上独自玩时,我这次没有陪他坐在那里护着他(怕摔)。我坐在书桌前看着Kindle,隔一会装作不经意看他一下,他其实一边玩着,一边一直观察着我。
我生气,又不知道该怪谁。下班辛苦一天,回来接着带娃,直到他真的睡觉去了,才真正松一口气。明明有爷爷奶奶两个人带着了,我一回来,他们就不管了,娃也不要他们。先生在外出差辛苦半月了,怪他不体谅我,可我也没多关心他呀。
我还生气,是因为当我被小娃缠着的时候,女儿除了自觉做了作业之后,要么就是看奶奶的手机,要么就是看电视,当好不容易让她不要看,叫她洗澡或者睡觉,她就对我不耐烦了。既是我忽视了她,也有她看电子产品的原因,从即时反馈的玩游戏的快乐中抽离出来,眼前的都不及那般好玩,那个诱惑力太大了,这也是我焦虑的原因之一。
当我想要去辅导她,时间和精力不太够,其实是我不够重视,决心不足。所以生气。能和她独自沟通一下,哪怕每天5分钟10分钟也好。意识到了,就要去改变。
我还生气,自己缺乏坚定的目标,总是被许多东西分散注意力,被微信社群消息刺激得很焦虑着急。现在我也几乎都不去看了。
我在想接下来一步怎么做才对。晚上生闷气的时候,真想明天下班后不回家,独自去看一场电影,好久没能去健身房了,哪怕独自在外面坐一会都好。
03 情绪第一
晚上先生回来了,似乎家里的能量场都不同了。孩子也不会只找我了,晚上爷爷带着在外面玩了好一会,我陪着女儿做了一回作业,好好检查了前些天的功课。
看了一段李尚龙老师的书,21点左右,我和先生说,下楼散会步。
于是,好像终于放松一下。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我带着耳机和手机,于是边走边听,陈鸣老师的写作课有28讲,之前只听过一两遍。重新温习一下吧。
情绪处理好后,做事情的效率都高很多。
在听写作课的时候,我决定,好好听,好好体会,先把这个课程的感悟写出来,就当每天的必做功课吧,一讲一讲来。
40分钟再回来,两个孩子都睡着了。于是,我可以轻松地坐在桌前,完成今天的练习。
(完)
你不能只是看起来努力。只有极致努力,做到无可替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