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法糖

语法糖.jpg

语法糖(Syntactic Sugar),也称糖衣语法,是由英国计算机学家 Peter.J.Landin(彼得·兰丁) 发明的一个术语,指在计算机语言中添加的某种语法,这种语法对语言的功能并没有影响,但是更方便程序员使用。语法糖就是对现有语法的一个封装。简而言之,语法糖让程序更加简洁,有更高的可读性

有意思的是,在编程领域,除了语法糖,还有语法盐和语法糖精的说法,篇幅有限这里不做扩展了。

我们所熟知的编程语言中几乎都有语法糖。很多人说Java是一个“低糖语言”,其实从Java 7开始,Java语言层面上一直在添加各种糖,主要是在“Project Coin”项目下研发。尽管现在Java有人还是认为现在的Java是低糖,未来还会持续向着“高糖”的方向发展。

解语法糖

前面提到过,语法糖的存在主要是方便开发人员使用。但是,Java虚拟机并不支持这些语法糖。这些语法糖在编译阶段就会被还原成简单的基础语法结构,这个过程就是解语法糖

Java中的语法糖只存在于编译期,在编译器将 .java 源文件编译成 .class 字节码时,如果你去看com.sun.tools.javac.main.JavaCompiler的源码,你会发现在compile()中有一个步骤就是调用desugar(),这个方法就是负责解语法糖而实现的。

Java 中最常用的语法糖主要有switch语句支持String与枚举、泛型和类型擦除、自动装箱与拆箱、方法边长参数、枚举、内部类、条件编译、断言、数值字面量、增强for循环、try-with-resources语句、Lambda表达式等。本文主要来分析下这些语法糖背后的原理。一步一步剥去糖衣,看看其本质。

糖块一、switch支持String与枚举

从Java 7 开始,Java语言中的语法糖在逐渐丰富,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Java 7中switch语句开始支持String。

在开始coding之前先科普下,Java中的swith自身原本就支持基本类型。比如int、char等。

对于int类型,直接进行数值的比较。对于char类型则是比较其ascii码。

所以,对于编译器来说,switch中其实只能使用整型,任何类型的比较都要转换成整型。比如byte。short,char(ackii码是整型)以及int。

那么接下来看下switch对String的支持,有以下代码:

public class SwitchDemo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world";
        switch (str) {
        case "hel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break;
        case "world":
            System.out.println("world");
            break;
        default:
            break;
        }
    }
}

反编译后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SwitchString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String string = str = "world";
        int n = -1;
        switch (string.hashCode()) {
            case 99162322: {
                if (!string.equals("hello")) break;
                n = 0;
                break;
            }
            case 113318802: {
                if (!string.equals("world")) break;
                n = 1;
            }
        }
        switch (n) {
            case 0: {
                System.out.println("hello");
                break;
            }
            case 1: {
                System.out.println("world");
                break;
            }
        }
    }

}

看到这个代码,你知道原来字符串的switch是通过equals()和hashCode()方法来实现的。还好hashCode()方法返回的是int,而不是long。

仔细看下可以发现,进行switch比较的实际是哈希值,然后通过使用equals方法比较进行安全检查,这个检查是必要的,因为哈希可能会发生碰撞。因此它的性能是不如使用枚举进行switch或者使用纯整数常量,但这也不是很差。

糖块二、泛型和类型擦除

我们都知道,很多语言都是支持泛型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同的编译器对于泛型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编译器处理泛型有两种方式:Code specialization和Code sharing。

C++和C#是使用Code specialization的处理机制,而Java使用的是Code sharing的机制。

Code sharing方式为每个泛型类型创建唯一的字节码表示,并且将该泛型类型的实例都映射到这个唯一的字节码表示上。将多种泛型类形实例映射到唯一的字节码表示是通过类型擦除(type erasue)实现的。

也就是说,对于Java虚拟机来说,他根本不认识Map<String, String> map这样的语法。需要在编译阶段通过类型擦除的方式进行解语法糖。

类型擦除的主要过程如下:

  • 将所有的泛型参数用其最左边界(最顶级的父类型)类型替换。
  • 移除所有的类型参数。

以下代码: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put("name", "JourWon");  
map.put("wechat", "JourWon");  
map.put("blog", "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解语法糖之后会变成: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name", "JourWon");  
map.put("wechat", "JourWon");  
map.put("blog", "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以下代码:

public static <A extends Comparable<A>> A max(Collection<A> xs) {
    Iterator<A> xi = xs.iterator();
    A w = xi.next();
    while (xi.hasNext()) {
        A x = xi.next();
        if (w.compareTo(x) < 0)
            w = x;
    }
    return w;
}

类型擦除后会变成:

public static Comparable max(Collection xs) {
    Iterator xi = xs.iterator();
    Comparable w = (Comparable) xi.next();
    while (xi.hasNext()) {
        Comparable x = (Comparable) xi.next();
        if (w.compareTo(x) < 0)
            w = x;
    }
    return w;
}

虚拟机中没有泛型,只有普通类和普通方法,所有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在编译时都会被擦除,泛型类并没有自己独有的Class类对象。比如并不存在List<String>.class或是List<Integer>.class,而只有List.class。

糖块三、自动装箱与拆箱

自动装箱就是Java自动将原始类型值转换成对应的对象,比如将int的变量转换成Integer对象,这个过程叫做装箱,反之将Integer对象转换成int类型值,这个过程叫做拆箱

因为这里的装箱和拆箱是自动进行的非人为转换,所以就称作为自动装箱和拆箱。

原始类型byte, short, char, int, long, float, double 和 boolean 对应的封装类为Byte, Short, Character, Integer, Long, Float, Double, Boolean。

先来看个自动装箱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0;
    Integer n = i;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0;
    Integer n = Integer.valueOf(i);
}

再来看个自动拆箱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 = 10;
    int n = i;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10);
    int n = i.intValue();
}

从反编译得到内容可以看出,在装箱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是Integer的valueOf(int)方法。而在拆箱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是Integer的intValue方法。

所以,装箱过程是通过调用包装器的valueOf方法实现的,而拆箱过程是通过调用包装器的 xxxValue方法实现的。

糖块四 、方法变长参数

可变参数(variable arguments)是在Java 1.5中引入的一个特性。它允许一个方法把任意数量的值作为参数。

看下以下可变参数代码,其中print方法接收可变参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CSDN-ThinkWon", "简书-JourWon", "博客: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ring... strs) {
    for (int i = 0; i < str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strs[i]);
    }
}

反编译后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new String[]{"CSDN-ThinkWon", "\u7b80\u4e66-JourWon", "\u535a\u5ba2: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String[] strs) {
    for (int i = 0; i < strs.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strs[i]);
}

从反编译后代码可以看出,可变参数在被使用的时候,他首先会创建一个数组,数组的长度就是调用该方法时传递实参的个数,然后再把参数值全部放到这个数组当中,再把这个数组作为参数传递到被调用的方法中。

糖块五 、枚举

Java SE5提供了一种新的类型-Java的枚举类型,关键字enum可以将一组具名的值的有限集合创建为一种新的类型,而这些具名的值可以作为常规的程序组件使用,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参考:Java的枚举类型用法介绍

要想看源码,首先得有一个类吧,那么枚举类型到底是什么类呢?是enum吗?

答案很明显不是,enum就和class一样,只是一个关键字,他并不是一个类。

那么枚举是由什么类维护的呢,我们简单的写一个枚举:

public enum T {
    SPRING,SUMMER;
}

然后我们使用反编译,看看这段代码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反编译后代码内容如下:

public final class T extends Enum<T> {
    public static final /* enum */ T SPRING = new T("SPRING", 0);
    public static final /* enum */ T SUMMER = new T("SUMMER", 1);
    private static final /* synthetic */ T[] $VALUES;

    public static T[] values() {
        return (T[])$VALUES.clone();
    }

    public static T valueOf(String name) {
        return Enum.valueOf(T.class, name);
    }

    private T(String string, int n) {
        super(string, n);
    }

    static {
        $VALUES = new T[]{SPRING, SUMMER};
    }
}

通过反编译后代码我们可以看到,public final class T extends Enum,说明,该类是继承了Enum类的,同时final关键字告诉我们,这个类也是不能被继承的。

当我们使用enmu来定义一个枚举类型的时候,编译器会自动帮我们创建一个final类型的类继承Enum类,所以枚举类型不能被继承。

糖块六 、内部类

内部类又称为嵌套类,可以把内部类理解为外部类的一个普通成员。

内部类之所以也是语法糖,是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

outer.java里面定义了一个内部类inner,一旦编译成功,就会生成两个完全不同的.class文件了,分别是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所以内部类的名字完全可以和它的外部类名字相同。

public class OutterClass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lass InnerClass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

以上代码编译后会生成两个class文件:OutterClass$InnerClass.class 、OutterClass.class 。

当我们尝试使用jad对OutterClass.class文件进行反编译的时候,命令行会打印以下内容:

Parsing OutterClass.class...
Parsing inner class OutterClass$InnerClass.class...
Generating OutterClass.jad

它会把两个文件全部进行反编译,然后一起生成一个OutterClass.jad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public class OutterClass {
    class InnerClass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rivate String name;
        final OutterClass this$0;

        InnerClass() {
            this.this$0 = OutterClass.this;
            super();
        }
    }

    public OutterClass() {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1[]) {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糖块七 、条件编译

—般情况下,程序中的每一行代码都要参加编译。但有时候出于对程序代码优化的考虑,希望只对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编译,此时就需要在程序中加上条件,让编译器只对满足条件的代码进行编译,将不满足条件的代码舍弃,这就是条件编译。

如在C或C++中,可以通过预处理语句来实现条件编译。其实在Java中也可实现条件编译。我们先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ConditionalCompil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boolean DEBUG = true;
        if(DEBUG) {
            System.out.println("Hello, DEBUG!");
        }

        final boolean ONLINE = false;

        if(ONLINE){
            System.out.println("Hello, ONLINE!");
        }
    }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ditionalCompil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DEBUG = true;
    
    System.out.println("Hello, DEBUG!");
    
    boolean ONLINE = false;
}

首先,我们发现,在反编译后的代码中没有System.out.println("Hello, ONLINE!");,这其实就是条件编译。

当if(ONLINE)为false的时候,编译器就没有对其内的代码进行编译。

所以,Java语法的条件编译,是通过判断条件为常量的if语句实现的。根据if判断条件的真假,编译器直接把分支为false的代码块消除。通过该方式实现的条件编译,必须在方法体内实现,而无法在正整个Java类的结构或者类的属性上进行条件编译。

这与C/C++的条件编译相比,确实更有局限性。在Java语言设计之初并没有引入条件编译的功能,虽有局限,但是总比没有更强。

糖块八 、断言

在Java中,assert关键字是从JAVA SE 1.4 引入的,为了避免和老版本的Java代码中使用了assert关键字导致错误,Java在执行的时候默认是不启动断言检查的(这个时候,所有的断言语句都将忽略)。

如果要开启断言检查,则需要用开关-enableassertions或-ea来开启。

看一段包含断言的代码:

public class Asser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
        int b = 1;
        assert a == b;
        System.out.println("CSDN-ThinkWon");
        assert a != b : "ThinkWon";
        System.out.println("博客: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AssertTest {
    static final /* synthetic */ boolean $assertionsDisable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a = true;
        boolean b = true;
        if (!$assertionsDisabled && a != b) {
            throw new AssertionError();
        }
        System.out.println("CSDN-ThinkWon");
        if (!$assertionsDisabled && a == b) {
            throw new AssertionError((Object)"ThinkWon");
        }
        System.out.println("\u535a\u5ba2: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

    static {
        $assertionsDisabled = !AssertTest.class.desiredAssertionStatus();
    }

}

很明显,反编译之后的代码要比我们自己的代码复杂的多。所以,使用了assert这个语法糖我们节省了很多代码。

其实断言的底层实现就是if语言,如果断言结果为true,则什么都不做,程序继续执行,如果断言结果为false,则程序抛出AssertError来打断程序的执行。

-enableassertions会设置$assertionsDisabled字段的值。

糖块九 、数值字面量

在java 7中,数值字面量,不管是整数还是浮点数,都允许在数字之间插入任意多个下划线。这些下划线不会对字面量的数值产生影响,目的就是方便阅读。

比如: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0_000;
        System.out.println(i);
    }
}

反编译后: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0000;
        System.out.println(i);
    }
}

反编译后就是把删除了_。也就是说编译器并不认识在数字字面量中的_,需要在编译阶段把他去掉。

糖块十 、增强for循环

增强for循环(for-each)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日常开发经常会用到的,他会比for循环要少写很多代码,那么这个语法糖背后是如何实现的呢?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s = {"CSDN-ThinkWon", "简书-JourWon", "博客: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for (String s : strs) {
        System.out.println(s);
    }
    System.out.println();

    List<String> strList = Arrays.asList(strs);
    for (String s : str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s;
    String[] arrstring = strs = new String[]{"CSDN-ThinkWon", "\u7b80\u4e66-JourWon", "\u535a\u5ba2: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int n = arrstring.length;
    for (int i = 0; i < n; ++i) {
        String s = arrstring[i];
        System.out.println(s);
    }
    System.out.println();

    List<String> strList = Arrays.asList(strs);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str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s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s);
    }

}

代码很简单,for-each的实现原理其实就是使用了普通的for循环和迭代器。

糖块十一 、try-with-resource语句

Java里,对于文件操作IO流、数据库连接等开销非常昂贵的资源,用完之后必须及时通过close方法将其关闭,否则资源会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可能会导致内存泄露等问题。

关闭资源的常用方式就是在finally块里释放,即调用close方法。比如,我们经常会写这样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fferedReader br = null;
    try {
        String line;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d:\\hello.xml"));
        while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handle exception
    } finally {
        try {
            if (br != null) {
                br.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 handle exception
        }
    }
}

从Java 7开始,jdk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关闭资源,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改写一下上面的代码,效果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d:\\ hello.xml"))) {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handle exception
    }
}

看,这简直是一大福音啊,虽然我之前一般使用IOUtils去关闭流,并不会使用在finally中写很多代码的方式,但是这种新的语法糖看上去好像优雅很多呢。

反编译以上代码,看下他的背后原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d:\\ hello.xml"));
        Throwable throwable = null;
        try {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System.out.println(line);
            }
        } catch (Throwable line) {
            throwable = line;
            throw line;
        } finally {
            if (br != null) {
                if (throwable != null) {
                    try {
                        br.close();
                    } catch (Throwable line) {
                        throwable.addSuppressed(line);
                    }
                } else {
                    br.close();
                }
            }
        }
    } catch (IOException br) {
        // empty catch block
    }
}

其实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那些我们没有做的关闭资源的操作,编译器都帮我们做了。

所以,再次印证了,语法糖的作用就是方便程序员的使用,但最终还是要转成编译器认识的语言。

糖块十二、Lambda表达式

关于Labmda表达式,有人可能会有质疑,因为网上有人说他并不是语法糖。其实我想纠正下这个说法。

Labmda表达式不是匿名内部类的语法糖,但是他也是一个语法糖。实现方式其实是依赖了几个JVM底层提供的Labmda相关api。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Labmda表达式。遍历一个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
    strList.add("CSDN-ThinkWon");
    strList.add("简书-JourWon");
    strList.add("博客: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strList.forEach(s -> System.out.println(s));
}

为啥说他并不是内部类的语法糖呢,前面讲内部类我们说过,内部类在编译之后会有两个class文件,但是,包含Labmda表达式的类编译后只有一个文件。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strList.add("CSDN-ThinkWon");
    strList.add("\u7b80\u4e66-JourWon");
    strList.add("\u535a\u5ba2: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strList.forEach((Consumer<String>)LambdaMetafactory.metafactory(null, null, null, (Ljava/lang/Object;)V, lambda$main$0(java.lang.String ), (Ljava/lang/String;)V)());
}

private static /* synthetic */ void lambda$main$0(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s);
}

可以看到,在forEach方法中,其实是调用了java.lang.invoke.LambdaMetafactory#metafactory方法,该方法的第四个参数implMethod指定了方法实现。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调用了一个lambdamain0方法进行了输出。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先对List进行过滤,然后再输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
    strList.add("CSDN-ThinkWon");
    strList.add("简书-JourWon");
    strList.add("博客: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List list = strList.stream().filter(string -> string.contains("CSDN-ThinkWon")).collect(Collectors.toList());

    list.forEach(s -> {
        System.out.println(s);
    });
}

反编译后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str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strList.add("CSDN-ThinkWon");
    strList.add("\u7b80\u4e66-JourWon");
    strList.add("\u535a\u5ba2:https://blog.csdn.net/ThinkWon");
    List<Object> list = strList.stream().filter((Predicate<String>)LambdaMetafactory.metafactory(null, null, null, (Ljava/lang/Object;)Z, lambda$main$0(java.lang.String ), (Ljava/lang/String;)Z)()).collect(Collectors.toList());
    list.forEach((Consumer<Object>)LambdaMetafactory.metafactory(null, null, null, (Ljava/lang/Object;)V, lambda$main$1(java.lang.Object ), (Ljava/lang/Object;)V)());
}

private static /* synthetic */ void lambda$main$1(Object s) {
    System.out.println(s);
}

private static /* synthetic */ boolean lambda$main$0(String string) {
    return string.contains("CSDN-ThinkWon");
}

两个Labmda表达式分别调用了lambdamain1和lambdamain0两个方法。

所以,Labmda表达式的实现其实是依赖了一些底层的api,在编译阶段,编译器会把Labmda表达式进行解糖,转换成调用内部api的方式。

可能遇到的坑

泛型-当泛型遇到重载

public class GenericTypes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List<String> list) {  
        System.out.println("invoke method(List<String> 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List<Integer> list) {  
        System.out.println("invoke method(List<Integer> list)");  
    }  
}  

上面这段代码,有两个重载的函数,因为他们的参数类型不同,一个是List<String>,另一个是List<Integer>,但是,这段代码是编译通不过的。因为我们前面讲过,参数List<String>和List<Integer>编译之后都被擦除了,变成了一样的原生类型List,擦除动作导致这两个方法的特征签名变得一模一样。

泛型-当泛型遇到catch

泛型的类型参数不能用在Java异常处理的catch语句中。因为异常处理是由JVM在运行时刻来进行的。由于类型信息被擦除,JVM是无法区分两个异常类型MyException<String>和MyException<Integer>的

泛型-当泛型内包含静态变量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T<Integer> gti = new GT<Integer>();
        gti.var = 1;
        GT<String> gts = new GT<String>();
        gts.var = 2;
        System.out.println(gti.var);
    }

    class GT<T> {
        public static int var = 0;

        public void nothing(T x) {
        }
    }
}

这段代码编译都无法通过,因为泛型里面不能引用静态变量。由于经过类型擦除,所有的泛型类实例都关联到同一份字节码上,泛型类的所有静态变量是共享的。

自动装箱与拆箱-对象相等比较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000;
    Integer b = 1000;
    Integer c = 100;
    Integer d = 100;
    System.out.println("a == b is " + (a == b));
    System.out.println(("c == d is " + (c == d)));
}

输出结果:

a == b is false
c == d is true

在Java 5中,在Integer的操作上引入了一个新功能来节省内存和提高性能。整型对象通过使用相同的对象引用实现了缓存和重用。

适用于整数值区间-128 至 +127。

只适用于自动装箱。使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不适用。

增强for循环

for (Student stu : students) {    
    if (stu.getId() == 2) {
        students.remove(stu);  
    }           
}

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Iterator是工作在一个独立的线程中,并且拥有一个 mutex 锁。 Iterator被创建之后会建立一个指向原来对象的单链索引表,当原来的对象数量发生变化时,这个索引表的内容不会同步改变,所以当索引指针往后移动的时候就找不到要迭代的对象,所以按照 fail-fast 原则 Iterator 会马上抛出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所以 Iterator 在工作的时候是不允许被迭代的对象被改变的。但你可以使用 Iterator 本身的方法remove()来删除对象,Iterator.remove() 方法会在删除当前迭代对象的同时维护索引的一致性。

总结

前面介绍了12种Java中常用的语法糖。所谓语法糖就是提供给开发人员便于开发的一种语法而已。但是这种语法只有开发人员认识。要想被执行,需要进行解糖,即转成JVM认识的语法。

当我们把语法糖解糖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日常使用的这些方便的语法,其实都是一些其他更简单的语法构成的。有了这些语法糖,我们在日常开发的时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但是同时也要避免过渡使用。使用之前最好了解下原理,避免掉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