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 - 草稿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既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感悟

克己复礼为仁,是关于仁的一个非常高的定义。我们人都是易冲动,有着强烈的各种各样欲望的生物。很多时候我们想问题的时候,更多的都是想的负面的,如:威胁,恐慌,痛苦。对他人的行为会有简单的推理,归纳。我们的大脑,经常会犯很多的错误。如果不加以克制,我们在生活中一旦遇到矛盾,第一反应就是自我保护,怎么样让自己更安全。所以我们的大脑指挥着我们人的情绪。

克己复礼,就是我们要管理好我们的大脑,当大脑做出决定,下指挥的时候 我们不要立刻去做,这中间最好能停下来,多思考一下。克己复礼 ,礼的作用是保护我们 当我们给自己作出了相应的保护和规定,我们也就更接近仁的状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个人这一天能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了。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回归到这个仁德的境界。烦恼是由我们内心生的,我们眼中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如果你想要希望你的世界变好,并不是需要你一个一个去改变你的世界里的每一个人 而是去改变你自己的心境,当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的时候,整个天下就归于仁爱的境界。你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你的世界就发生了改变,你看到这个世界的方法就发生了改变。

仁不是一种秩序,仁是个人修养的境界。 所以天下归仁,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合理的事情,不代表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而在于的是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改变。你看待这个虽然有点混乱,有点不合理的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了。你的内心变得宁静而接纳了。这就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这是向内用力,说的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能把自己的事情收拾好了,整个世界也就好了。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对前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的一个注释。因为你想要实现仁德的这个境界,就跟你自己一个人有关。为仁由己,跟别人无关。很多人把自己的修为不高,烦恼,痛苦全部都归接为外界的环境,归结在他人身上。

孔子告诉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就是前面讲,只要你想要仁,吾欲仁,斯仁至矣:只要你想要仁,仁就立刻来了,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孔子告诉大家:在行动之前,你要有所觉知,我们为什么会做一些非礼的事情,这个东西不在规范之内,我们不小心就越规了。原因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觉知。我们不知不觉的伤害到了他人,不知不觉的说错了话……我们没有觉知的时候,礼就不存在,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遵循着礼的方法去做。所以孔子告诉我们: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4句话告诉我们在行动之前停一下。

不以小恶而为之,我们尽量不要让自己养成这样的坏习惯,这就是想要克己复礼的纲目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