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我仿佛看见了桃园三结义的誓言、煮酒论英雄的曹操和刘备、千里走单骑的关羽、火烧粮仓、草船借箭的诸葛亮、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的关羽、七擒孟获的计谋、挥泪斩马谡的不舍、造木牛流马的聪慧,还有野心勃勃的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其中以曹操、刘备、关云长、张飞、赵云、诸葛亮最为主要。在这些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关云长和诸葛亮。
我佩服关羽的忠与义。“千里走单骑”最能体现其忠,刘备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袁绍,留下妻妾让关羽保护。而关羽又被曹军围困,此时的关羽第一个念头是杀身成仁,决不投降!是张辽以义劝说,关羽才暂时答应投降曹操,而且放下誓言:如若知道皇叔去处,即刻追随!后来在曹操阵营中,曹操爱惜关羽将才,不惜金钱美女利诱,更是赤兔宝马相送,封侯爵。关羽非常感动,但寻备之心却从未动摇!有很多细节都可看出,比如曹操送给关羽新战袍时,关羽把哥哥送的旧战袍套在外面。曹操送赤兔宝马的时候,关羽拜跪谢恩,曹操说:先前送你战袍不曾下跪,为何这次却般如此?关羽说:得此良马,如有一天知道皇叔去处,便可减少路途遥远之苦,早日相见!所以说,在这段期间,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不忘刘备的知遇之恩,“过五关、斩六将”,路途艰辛而又危机重重,而关羽依然是坚定。
再说“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感念当年丞相旧恩,放走曹操。这正是义气体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写到的草船借箭,空城计,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政治才能,体现诸葛亮过人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善于“借”,借天时、借地利、借人和。
诸葛亮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忠诚,忠心君主、忠心国家,忠君体现在诸葛亮对刘备的追随上,诸葛亮的代表作《隆中对》,其中体现最多的便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刘备善待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出山,诸葛亮也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刘备死后,他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把自己的一生贡献在国事上,北伐之前还特意的嘱托刘禅要处理好国事。《出师表》一文中把蜀国的治理之道和臣子的任用描写得非常详细,并一直劝诫刘禅不要妄自菲薄,做事一定要依法依理而行、内外统一,希望可以壮大蜀汉,完成刘备的遗愿,不论发生什么事,诸葛亮始终坚持的都是最初跟随刘备的初心,一心匡扶汉室,为了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他一生竭尽全力、视死如归,诸葛亮一直都把自己的生死放在蜀国的安危之后,为蜀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刘备在世的时候,不管发生任何事,诸葛亮都一直伴他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刘备死后又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一直把匡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而坚持,即便是最后病逝于五丈原,他也是死在了战场上,为自己的目标而牺牲,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他几次北上伐魏,诸葛亮的忠心值得我敬佩。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名著,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每次阅读都令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