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3个月,我发现写作真的能使人更自信

我正活在梦想之中


01

我在简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自恋人格:只能通过“我比你强”来证明“我很强”?,没人看。我跟好朋友抱怨,说着说着就哭了,我说我可能真的没办法靠写字谋生。第二天,我收到通知,恭喜我通过了编译职位的第一轮测试,写得很好,不用修改,可以在公众号上发表。

那篇文章就是我测试的作品,我为它看了4天的英文文献才动的笔。

朋友说,我早就预料到了,就你那哭天抢地的样子,跟你说了也没用。

然后我就去翻这段时间的日记,我正儿八经开始写作已经3个多月了,日记的主题完全成了“写作心得体会”。

很多话都写得不忍卒读,我发现,我的每一篇作品,都让我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这段时间我的写作已经慢慢有了起色,有稿费,有专业人士的肯定,有传播效果。可我每一次都非常痛苦,写的时候痛苦,等的时候也痛苦。

按朋友的话说,是因为我太没有自信。

我想了想,发现是的。

我的理智上知道我的文章可以,至少没有那么差,所以我对结果是有期待的。但潜意识里觉得,我写的东西太差劲了,哪哪都是问题,不会有人喜欢的。

这两者割裂开了,我哪边都不敢信,所以内心很惶恐,没有谱。写完没写完都像受刑一样熬。如果结果好,如负释重;如果结果不好,哪怕只是没那么好,心里的声音就告诉我,你看吧,你果然写不出什么好东西。

那篇文章的话题是自恋人格,我看文献看得很慢,一是英语不好,二是有的话实在太扎心。

论文上说,因为内心的脆弱性,他们无法自己认可和悦纳自己,所以非常依赖外界的评价。

就是我啊。

再多的正面反馈都只是一时的解药,有一点点负面评价,我都会觉得,这才是我。

可是我能怎么办呢,我也想变自信啊,我也很绝望啊。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它说,真正的束缚你是意识不到的,当你意识到它的时候,你就已经跳出来了,你就有了一定的主动权。

我意识到了自己写作过程的心理模式,我就有了一定的力量跳出来。

02

于是我决定改变,我觉得,写字是我那么喜欢的事,无论如何,至少让我享受过程。

不久我就开始准备第二轮测试的文章“我懂你”真的比“我爱你”更珍贵吗?,写完之后那一刻又变得惊慌失措。我写的什么东西啊,我这不可能通过的啊。我写得太枯燥/稚嫩/迂腐/不接地气了。

大概半小时后,我居然冷静了下来,第一次像评判别人的文章一样客观看待自己的内容。我不知道它能不能通过,但我知道这是我目前最好的水平。

我觉得很开心,这说明我慢慢走出了这个模式,可以不依靠外界来评价自己了。

对于不自信的人来说,写作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当你写完后,你就把评判它的权力交给了编辑、读者和数据。

所以它也是锻炼信心的好方法,如果你想当自己心情的主人,你就必须学会在获得外界评价之前较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品,比承认不足更难的,是承认它的好。

这个过程好难啊,那一个个瞬间好难熬,踌躇、害怕、失望、大起大落。为什么一定要经历呢?

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事情啊。当我一点点剥落写作之外的限制,我感受到的,就是梦想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这是一种本能反应,本能反应包括(性本能、攻击欲等)这种能量发泄...
    西街旧巷的老猫l阅读 1,727评论 0 0
  • 我曾经在当班主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研究问题学生,当别人口中的问题学生在我手中,最后能够变得不再那么问题,并渐渐爱上...
    我与你的世界阅读 584评论 2 4
  • 种子会发芽, 会长成株干, 会自己开花, 也会自己结果。 自己坐下来,静心等待, 就可以了。
    石竹阅读 569评论 7 7
  • 人文课程的地位 当下的中国,告别了那个动荡不已的年代,经济获得了...
    DenHaagNL阅读 4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