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基础:
符号有:+ - * / %
说明:
1,他们都是针对数字进行的运算;
2,如果他们的两边有不是数字的数据,就会(自动)转换为数字;
3,其中取余运算(取模运算)%,它只针对“整数”进行运算,如果不是,会自动截取为整数。11. 3 % 3 相当于 11 % 3;11.8 % 3. 8 相当于 11 % 3;
- 自增自减运算符:
常规:对数字进行自加1或自减1。
字符串: 只能自增,且自增的效果就是“下一个字符”,其只能针对字母或数字进行自加:
布尔值递增递减无效
null递减无效,递增结果为1
- 比较运算符
符号:> >= < <= == != === !==
一般比较:是针对数字进行的大小比较
==和===比较:前者通常叫做模糊相等的比较,后者叫做精确相等的比较(只有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的值/内容,都相等,才是全等的)。必须能够找到手册的“类型比较表”:附录》php类型比较表:
不要对浮点数直接进行大小比较
- 常见不同类型(标量类型)数据之间的比较规律:
如果比较的数据中,有布尔值,转为布尔值比较,布尔值比较只有一个规则:true>false
否则,如果有数字值,就转为数字值比较:这就是常规比较。
否则,如果两边都是“纯数字字符串”,转为数字比较
否则,就按字符串比较。字符串比较的规则是:对两边的字符串,一个一个从前往后取出字符并进行比较,谁“先大”,结果就是它大。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都是针对“布尔值”进行的运算。
如果不是布尔值,就会转换为布尔值进行;
布尔值只有2个:true,false
字符串运算符
1,符号只有一个:. 也衍生出另一个: .=
2,含义:就是将这个符号两边的字符串连接起来;
3,如果两边不是字符串,就会自动转换为字符串,然后连接起来。
“ab” . 3 ==>> “ab3”;
“12” . 3 ==>>”123”
12 . 3 ==>> “123”
赋值运算符
一个基本赋值运算符: =
形式: $变量名 = 值;
理解: 将右边的值(不管做了多少运算),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若干个衍生的赋值运算符:
+= 加等: 形式: $变量名 += 值;
理解: 相当于: $变量名 = $变量名 + 值;
-= 加等: 形式: $变量名 -= 值;
理解: 相当于: $变量名 = $变量名 - 值;
*= /= %= .= 其都可以认为是上述形式的一种简化版。
条件(三目,三元)运算符
数据值1 ? 数据值2 : 数据值3
位运算符
基础规定
1,位是什么?就是2进制数字的每一个“位”,一个整数数字,有(由)32个位构成!
2,位运算符是仅仅针对整数进行的运算符;
3,位运算符有如下几个
&: 按位与;
|: 按位或;
~: 按位非;按位取反;
^: 按位异或;
4,位运算符的基本语法规则:
按位与基本规则:
1 & 1 ==>> 1
1 & 0 ==>> 0
0 & 1 ==>> 0
0 & 0 ==>> 0按位或基本规则:
1 | 1 ==>> 1
1 | 0 ==>> 1
0 | 1 ==>> 1
0 | 0 ==>> 0按位非基本规则:
~1 ==>> 0
~0 ==>> 1按位异或基本规则:
1 ^ 1 ==>> 0
1 ^ 0 ==>> 1
0 ^ 1 ==>> 1
0 ^ 0 ==>> 0
可见,按位异或的规则是:相同为0,不同为1
- 整数的按位与运算(&)
形式:
$n1 & $n2; //n1,n2是2个任意整数;
含义:
将该2个整数的二进制数字形式(注意,都是32位)的每一个对应位上的数字进行基本按位与运算之后的结果!
注意:他们运算的结果,其实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数字(10进制)。
示例图示(只用8个位来演示):
$r1 = 10 & 20;
- 整数的按位或运算:
形式:
$n1 | $n2; //n1,n2是2个任意整数;
含义:
将该2个整数的二进制数字形式(注意,都是32位)的每一个对应位上的数字进行基本按位或运算之后的结果!
注意:他们运算的结果,其实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数字(10进制)。示例图示(只用8个位来演示):
$r1 = 10 | 20;
- 整数的按位左移运算
形式:
$n1 << $m
含义:
将十进制数字n1的二进制数字形式(也是32位的)的每一个位上的数字都一次性往左边移动m位,
并将右边空出来的位置补0,左边冒出去的不管,这样操作之后得到的结果。
示例图示(只用8个位来演示):$r1 = 10 << 2;
可见,结果为:25 + 23 = 32 + 8 = 40
代码验证:
- 补充知识:原码,反码,补码
原码:
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字,从“数学观念”上来表达出的形式。其中,我们规定:
一个数字的最左边一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反码:
正数的反码就是其本身(即不变);
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取反;
补码:
正数的补码就是其本身(即不变);
负数的补码是: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取反后+1——即反码+1
- 位运算符的应用:管理一组事物的开关状态
什么是开关状态?
现实中,有很多数据都是只有2种结果(值)的,对应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布尔类型的值。
这里,所谓管理一组事物的开关状态,应该理解为其实就是管理若干个只有2个状态的“数据符号”。
比如:有5个灯泡,对应5个状态数据。
这5个灯泡,就有 25 种状态呢?
这里的管理目标是:使用一个变量,就可以表达若干个数据的“当前状态”。具体有3个任务:
1,通过该变量,可以获知任何一个数据(灯泡)的当前状态。
2,通过该变量,可以将一个一个数据的状态“关闭”;
3,通过该变量,可以将一个一个数据的状态“开启”;
数组运算符
+: 数组联合,也可以理解为“数组串联”。
将右边的数组项合并到左边数组的后面,得到一个新数组。如有重复键,则结果以左边的为准
$arr1 = array(5=>10, 8=>20, 10=>30);
$arr2 = array(3=>33, 2=>22);
$r1 = $arr1 + $arr2; //结果为:array(5=>10, 8=>20, 10=>30, 3=>33, 2=>22)
另一个有重复键的例子:
$arr1 = array(5=>10, 8=>20, 10=>30);
$arr2 = array(8=>33, 2=>22);
$r1 = $arr1 + $arr2; //结果为:array(5=>10, 8=>20, 10=>30, 2=>22)
= =:如果两个数组具有相同的键名和键值(可以顺序不同,或类型不同),则返回true
$arr1 = array(3=>33, 2=>22);
$arr2 = array(2=>”22”, 3=>”33” );
此时,$arr1,和 $arr2是相等的( = = )
!=
= = =: 如果两个数组具有相同的键名和键值且顺序和类型都一样,则返回true
!= =
错误控制运算符@:
通常就用在一个地方:
$link = @mysql_connect(“数据库服务器地址”, “用户名”, “密码”);
作用是:
如果该连接数据的语句失败(比如连接不上),则屏蔽该失败的错误提示!
运算符的优先级
括号最优先,赋值最落后(通常)
先乘除后加减
大致:单目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除了“非”运算)
流程控制
if分支结构
switch分支结构
-
for循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