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的三部曲,每本书都是以主角的死收场,每一个故事,都表达着不一样的沉重。我不禁在想:到底是这些人都有必须要死的理由呢?还是作者故意为之的悲剧艺术呢?
若说《背叛》中宋一坤的死是作茧自缚,必须要以死谢罪,那芮小丹和叶子农呢?他们应该罪不致死吧?一个为了正义而赴死,一个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亡。
作为一个想在写作路上继续前行的人,或许,我不应该被感性所左右,太过执着于他们的死亡。我应该跳出这份感性,从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死亡,思考一下作者到底想用他们的死,向我们表达什么东西?
《遥远的救世主》围绕的主题是“文化属性”,《背叛》围绕的是爱和救赎,《天幕红尘》围绕的是“见路不走”。三个追求不同的男主人公,三个不同的人生态度。
1、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剖析的是人骨子里的东西,一种听起来很玄,但却无时不在主导着我们思维方式的东西。文化属性决定了我们的眼界有多宽、格局有多大、思维有多远。
它听起来很抽象,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透视。不过我相信,文化属性是可以提升的,是可以改变的。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成长环境、受教育的模式……但是当我们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我们还是有机会做选择的。
选择的自由,一直都在我们手上。
是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继续平庸过得过且过的日子?如果,我们选择了“变”,即使未来并不可期,但今天的你,一定会超越昨天的自己。
2《背叛》搭的是背叛台,唱的是救赎的戏。
《遥远的救世主》也在讲救赎,可救的是一群在装睡的人。所以救上来的人,只是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又掉下去了。因为,渴望依赖强者、渴望破格获取的弱势文化,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就像刘冰,因为对虚荣的求而不得,对未来的消极误判,导致他最终作出了跳楼的选择。但他并不知道,他的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甚至难以得到人们的同情。
不仅是因为他人品低下,他那种扭曲的、病态的心理让人鄙视。更因为,他骨子里的弱势文化,难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认同了,就划圈儿了,你就和他成为同一类人了。
《背叛》是强势文化的自我救赎,所以得救了。
无论是误入风尘的林萍、良心难安的方子云、还是穷途末路的宋一坤…虽然他们的救赎都是以生命为代价,但他们的灵魂最终还是得救了。
林萍虽然也是因为爱慕虚荣才误入风尘,但她还给自己留了一点念想。她想把自己肮脏经历藏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脱离苦海后,还能继续有尊严地站在人前。只是,夏英杰自作主张去营救她的善意,却把她推向了地狱。尊严没了,希望没了,唯有一死才能解脱。
同样是因爱慕虚荣而死,为什么她能得到同情,而刘冰却不能?
因为,林萍被骗去卖入风尘并非她本意,而刘冰的卑鄙却是显而易见的。林萍尚知廉耻,尚要尊严,刘冰却是连廉耻都不要了。
方子云为了守住良心,选择了自尽,他的勇气是我没想到的。
宋一坤虽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他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也未必会不顾那些老百姓的死活。这从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婚姻经历都可以推断出来。所以,他会默认爱人和朋友的背叛,会在境外势力的胁迫下守住一个国人的底线,会选择以死亡,而不是苟且偷生。
这是他的文化属性赋予他的选择,一个自我净化的选择。
在芮小丹的死上,我看到的不仅是弘扬的正义,还有生命的自在,和爱的理解和成全。她的死,是主动的,是悲壮的。
叶子农的死,让我看到的不仅是爱国的情怀,还有对信仰自由的追求。他曾说过:“不找死,不找活”!
他的死,是洒脱的,是从容的。
他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死,无论是藏起来,还是回国,他都可以不必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他的精神要求他站着,堂堂正正地在人前站着,如果他退缩了,他的魂就没有了。他即使活着,也不再是他叶子农!
宋一坤的死,是穷途末路的,是迫不得已的。他要想获得灵魂上的自在,唯有以死赎罪。他是三部曲里,我觉得唯一一个不得不死的人。
他们看似三观不同,但在面对死亡之事上,却又那么异曲同工。
他们都在追求一种自在,一种来自精神上的自在,正是这种自在,才让他们可以坦然面对生死。而这种面对生死的从容,也是由他们的文化属性决定的。
所以,看起来三部曲讲的是不同的故事,但其实一直都在围绕着共同的主题:自由、文化属性。这也是我目前,能够从书里面看到的。
可能因为我是女性的原因,在感性和理性的天平上,我总是会站在感性的那一边。芮小丹的大义让我敬仰,叶子农的洒脱让我钦佩,但宋一坤的死,依然让我惋惜。
作为一个普通人,芮小丹和叶子农都离我太远了,远得高不可攀。那不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能够理解的层次。
3、如果你是女人,你会爱上谁?
作为女人,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不要丁元英高高在上的疏离,不要叶子农穷困潦倒的冷清,我会选择宋一坤的为爱痴狂。
因为,宋一坤既不缺叶子农的睿智,也不缺丁元英的柔情,活得更真实。但他又比丁元英多了一份感性,比叶子农多了一份自私。正是这份感性和自私,让他多了几分烟火气,让我觉得不必仰望,不会觉得遥不可及。
芮小丹是丁元英的心头血。
他们的爱,既是凡夫俗子的爱,也是超脱世俗的爱。那是一种生活上的相濡以沫,一种精神上的相知相惜。当这种爱,黯淡了男女之情,超脱了生死,成为捍卫正义时的沉默时。那种因相知而保持的沉默,因无奈而被迫的成全,却变得让世人难以接受。
就像丁元英的亲人,无法理解他要为成为植物人的父亲拔管一样,难以让芮小丹的亲人和同事认同。
于是,这种相知便成了冷漠,这份成全,便成了无情。甚至,就连对丁元英有一定了解,还对他非常敬仰的肖亚文,也产生了一点疑问。
丁元英说,他和小丹的感情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们彼此懂了,别人懂不懂都不重要。就像小丹临死前,给他打最后那个电话的意义,别人都不懂,但他懂了。
所以,芮小丹虽死,却无憾。
她把她最美好的一切都留给了丁元英,却带着他刻骨铭心的爱,去到了天国。她是天国的女儿,永远地活在了丁元英心里。
但我并不羡慕。我更喜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夏英杰是宋一坤的掌中宝,也是他的催命符。
夏英杰的爱是自私的。从她为了和宋一坤在一起,不惜以死相逼;到为了成全她自己的大义,将宋一坤逼上死路,无一不在印证她的自私。即使她披着美丽、善良、有情有义的外衣,也无法掩盖这一点。
之所以要说她是宋一坤的催命符,因为如果不是她,宋一坤不必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必背叛自己的良心和底线,更不必走上不归路。所以,即便她最终以命相随,也得不到我的欣赏。
戴梦岩是叶子农的闺中蜜。
事实上,在《天幕红尘》中,叶子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戴梦岩一直都是一厢情愿,而叶子农也并没有半推半就弄假成真。
从戴梦岩对叶子农死缠烂打,对他从鄙视、欣赏、霸占、理解到放手,她也只是得到了一个虚名而已。
叶子农对她,充其量是从无奈、到感动、到不忍拒绝的兄弟情。
作为女人,叶子农这个人太无趣,选择爱上这样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
他所有的热情和精力都给了他的信仰,而他的这个信仰,我觉得并不是他一直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信仰是自在,是海纳百川。
所以,他能包容和理解所有针对他的声音和行为,包括刺杀他的人。而在生活中,他不讲究居住环境和衣着,却讲究美食;他拥有随时赚取大笔财富的能力,但却过着并不宽裕的生活。
他是一个矛盾体的结合。他之所以矛盾,因为他喜欢自在!但他的这份自在,不是每个女人都能适应的。
戴梦岩即使能得到他的人,也难以征服他的心。他们思想的不同频,只会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渐行渐远。
所以,做兄弟是最好的选择!
即使是默默爱着他的方迪,能够在精神上理解他,在生活中却也未必能够完全适应他。
与其让这份期待幻灭,还不如留点遐想。
所以,叶子农只能一死了。
他只有死了,才能不负戴梦岩的一腔痴情。只有他死了,才能让读者对方迪这份来不及诉说的感情意难平。
豆豆的三部曲各有千秋,值得反复阅读。里面蕴含的哲理、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我现在也只是理解了皮毛,相信当我再次阅读时,一定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