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身边的聪明人

和聪明的人交谈,犹如读一本好书。我们都希望身边能多一些聪明人。聪明人往往很有趣,和他们交流的多了,仿佛能拓宽生命的宽度,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有个前提就是,要能分辨出身边的聪明人。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聪明并不代表他学历很高,出身很好,在校成绩好,在公司业绩佳。这些综合结果远远不是靠聪明二字就能得来的。通过这些结果也很难导出聪明这个因。但有些思想特质是需要聪明才能得到的,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观察身边人有没有这类特质,而分辨出他们是否是个聪明人。

第一、具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跨界思维能力。

我们不能说博学的人都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大都是通才。但凡对某个事物有了本源性的认知,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元认知,那么再把这样的理论模型巧妙的套用在其他领域里,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有个朋友写作很好,但令我意外的是他游戏也玩的很好。我问他秘诀何在,他说写作和游戏都讲究两点:整体节奏和局部细节。所以他在被我们带去玩游戏的时候,了解大概规则就明白该如何去掌握游戏的节奏,在细节方面也努力提炼出技巧性的东西,很快就和那些老手不相上下了。这让我们都连连称赞他是个聪明人。

第二、好奇心

好奇心促使他们学习,学习使他们知识架构更完整,知识的丰富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好奇心...这就是聪明人越来越聪明的秘诀之一。对于那些新鲜的事物,他们总是想上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通过不断的认知积累,让他们对世间万物的元认知有了更多的适用状况。让他们对事物的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然后获得更多的外在收获和内心的满足,这又促使他们对更广阔更深层次的知识,有了好奇心。

第三、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临时相信的状态

始终相信万事万物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今天的真理可能第二天就会被推翻。所以聪明人的做法是对当前的结论保持临时相信的状态。这样有助于他们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偏执,始终为新的理论和意见保留位置。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怀疑精神,但这两种心态的区别在于:临时相信指的是一开始是接受的,但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会重新思考,重新认知;而怀疑者则是遇到某个说法时,先去想这会不会不对,然后就很容易陷入“我要证明他是错的,所以我要收集证据”的思维陷阱中。很明显前者更容易让人有前进的力量,而后者只是一个破坏者。

聪明这个词要比“智商”“智力”这类科学用词更贴近生活。相比较这二者而言,聪明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词语,只有有了某些让人敬佩的行为之后,我们才会说这个人聪明。所以能被称为聪明的人,一定是生活中受欢迎的。

愿你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或者结交更多聪明的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七岁我们相识,十年后二十七岁,我问“为何我们不结婚?”你说“还早”。 “陆川,我们分手吧。” 最先提分手的人是我...
    打酱油的薏燃阅读 4,122评论 3 3
  • 洗浴按摩足疗 今天差点就登陆不了“简书” 一直以来都是用新浪微博的账号登陆 忽然忘记了密码 然后用登陆邮箱修改密码...
    羽衣甘蓝2025阅读 161评论 0 0
  • 亲爱的,听到电话那头你无奈而又不甘的告诉我,考试没有通过。我的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与不甘,按照道理来说,虽然练习不多,...
    极品大刀阅读 412评论 0 0
  • 第一次来 打个招呼 大家好
    周周周周xin阅读 171评论 0 0
  • 2017.9.9 周末清单: 涂色(周六早) 做个蛋糕(周日) 和小排外出散心 打扫卫生 去图书馆借绘画教程(周六...
    月羊不是羊阅读 2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