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到了年末,所有的90后也都已经悄然成年。而我,也度过了自己十八岁生日,也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个未成年人了。
2017年对我来说,很重要。前半段还是高中,后半段便一脚跨入大学。笑着、哭着、骂着、闹着,高中就这样不再属于我们。
高考结束那天晚上,我和闺蜜去看《神奇女侠》。回来的时候10点了,夜已深,却还满城灯火。舍不得离开,就自己一个人在开封的景点里闲逛,突然要离开这座呆了六年的城市,心里空落落的。
最难过的是,要离开那群人了,要离开那所学校、那些老师了,那段时光也要过去了。约上一堆朋友去方特玩,热衷于各种高空项目,在到达最顶点的时候大喊,用这样的方式来告别高考。
时隔一个月,我们再次聚会,很多人其实变化很大,但依然是我最初认识的那群孩子。希望寒假再相见,我们仍是少年。
就这样,进入了大学,而现在突然发现上学期已经快要结束了,而我们也计划着要回校宣讲去看望小十八。
时间过的真快,但总算在大学里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室友总说我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其实没有想过太多未来,总觉得至少要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一些事情。
努力想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一点,可以做更多的事儿,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有一点进步就好,有一些鼓励就好,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很多朋友一直在联系。看到她们一直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努力,自己也会心情变得很好。当然,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会迷茫,也会怀疑。非常希望新的一年里,他们都能变得更好,得自己所想,成自己所爱。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闪烁着自己的光与亮。
有的时候停下来,问自己——想要做的做到最好了吗?其实没有,很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一直喜欢写点东西,却总写的乱七八糟。之前看电影其实并不写长评,一般也只是随便写一点自己的感受而已。
上了大学以后,才正儿八经地开始写长评。半吊子而已,实在是业余的很。影评是这样,之前写小说的计划也被搁浅了。
想读的书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借口放在了身后,借了那本《乱世枭雄》从图书馆回来以后基本没有看过,想要再读一遍的《活着》一直放在桌子上却再没打开过。买了彩铅,买了固彩,希望自己以后偶尔能够画画,成为大触是没什么希望了,至少也要有点自己的小爱好吧。
下学期,应该会忙吧。课很多,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每次做负责人,都是一阵手忙脚乱。很多事情之前没有做过,没什么经验,因此很多时候总是选择逃避困难,难免觉得自己是个难担大任的人。但还要努力呀,总会能做的更好的,能够成为一个还算靠谱、能给别人安全感的人。
我爱豆的新年愿望是脱单,今年十月份他总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挺为他高兴的,虽然有点小心酸。但是啊,现在决定不追星了。高三的时候那么喜欢这个人,喜欢到人尽皆知。
现在想想可能高三的时候需要一份精神寄托吧,毕竟每次考完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看到他的视频总能轻易地开心起来。就这样吧,希望他一切都好,也希望那群可爱地粉丝们能够幸福。因为鹿晗也认识了很多人,很多素昧谋面,当然也有一些和我成为了很好很好的朋友。追星路上其实收获了许多,祝愿少年和他的鹿饭们一切都好。
室友都是一群很可爱的人,和她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开心。第一个见到的室友是娜娜小朋友,就是那个导致每次我发寝室合照的时候都会被问那个超级有气质长的超级好看的姑娘是谁都罪魁祸首。
我小白,虽然最开始我完全没感觉到这位是个东北姑娘,但一开口就感觉确实是个东北姑娘没错,性格超级大气而且非常有素养。
那个一见面就夸我好看的嘉嘉姑娘也是个非常好的人,比如我现在就是用的她的电脑在发这条超级长的动态,虽然偶尔也会感到文理科生思维确实有点不一样,但这姑娘确实是个很nice的人。虽然是姐姐,但有的时候反而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姐姐。
记得育苗面试的时候,睿姐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个是我性格中的优点,一个问我性格中存在的缺陷。第一个我的回答是“脾气好”,第二个是“脾气太好了没有主见”。现在想起自己的回答真的是心情复杂。
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温柔的人,不管是对他人、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希望自己能够用一颗温柔的心去对待。温柔没错,但不擅长拒绝人真的挺让人烦恼的。好吧,也希望下一年自己做事能够果断一点,能够学会拒绝一些事情,做个干脆利落的人。
写了很长时间,写写删删,修修改改。写到最后已经不怎么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就这样结束吧。一年后,再看这篇文章,希望我又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了一点。
2017年,再见。2018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