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之说

  古人工具不全,行走劳作全凭体力,所以短寿之因,部分确与极度劳作有关,再参考部分好静动物命长之特点,故一部分人向劳作的相反方向求长寿之道,即为静。身体静,则彰显部分觉悟,如眼、口、耳、鼻不纳外物而关注于内,皮毛筋骨不使血气之拙力而内敛于内,心想脑思不存于外而感知于内,如此逐步向体内感觉,随发现体内会“动”并且有“内力”(即现在所说的能量)。体内之动之力,原本不奇,但人常使血气之拙力(即肌肉紧张发力)则掩盖了体内之力。

读到这段话,恍然大悟,原来内力就是向内求,而向外求不就是外力(也叫拙力)吗?

古人其实已经讲的非常清楚了,只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无法沉下心来细细揣摩,追求所谓的短暂的快乐,也就是“奶头乐”,这让我们逐渐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短视频如此的火爆,网游,王者荣耀等等如此的出名的原因了吧!

引用《黄帝内经》的一句话: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古人的忠言逆耳,如警钟长鸣,似回荡在耳边。

当我们累时,何不试试向内求,关注己身,重温精神的美好呢?

与简友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02评论 0 33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5,802评论 3 8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7,436评论 0 3
  • 不知不觉易趣客已经在路上走了快一年了,感觉也该让更多朋友认识知道易趣客,所以就谢了这篇简介,已做创业记事。 易趣客...
    Physher阅读 3,455评论 1 2
  • 双胎妊娠有家族遗传倾向,随母系遗传。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本人是双胎之一,她生双胎的机率为1/58;若孕妇的父亲或母...
    邺水芙蓉hibiscus阅读 3,72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