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波卷的测试反馈
这个分数也在意料之内,虽然说看着很难受,但也很快就能接受了。
主要问题
1、(天呐!浙北的选考卷!)一看到卷子就紧张的不行,对题目的分析质量大大下降,出现很多题意理解错误、重点划错的问题。
2、(诶诶诶!这个我知道!)一看到熟悉的知识点或者有想法的题目就兴奋♂的不行,导致题目没有阅读完全就开始思考答题,错失重点,掉入阴沟。
3、(真的是,又是没学到的。)由于加入训练营太仓促,进度落下太多,选考的题目有许多毫无头绪的,25%的几率让我很是难堪,很多失分在这里。
像这个 T1 T6
明明了解。错的很冤,痛失得分机会。
还有T14 T19
属于掌握不佳的知识点,还有理解不深导致判断错误的。
主观题客观来讲我还算满意。
已经学过的知识答题精确度较高,只是评价类的【例如T32(2)、T33(2)】不知是否此类题目没有进行刻意训练的缘故,答题时没有思路框架,简直乱答一气,靠缘分命中,算唯一缺点。T34由于必修三的文化史尚没有自学,能拿分也算是奇迹(真·吃了文化的亏)。
考后我进行了反思总结
我的假设:自学记忆——参加选考模拟考——得出成绩——正反馈
然而,当然没有正反馈。回想一波老师的讨论总结,不是我智商低,也不是试卷问题(也就飞天旋转爆炸难吧),那么就是我的学习方法以及成效问题了。
回到上面的假设中,显然学习记忆出了问题。说实在话,为了赶上正式营平均进度,很多重点我也没有完全记忆下来,光凭着个知识框架就上战场了。完全的表征型,想想也有点难受,如同寒假白花花浪费了时间一般。
我开始在进度与实际吸收之间矛盾:没有进度题目做不出来,不好好记忆照样做不出来。暂不论这种想法很表征,因为我认为再没有一点像样的正反馈,恐怕我不久就要去寺庙去烧香了。
为此,我特地去询问了刚刚离开我校的美丽的历史老师:
老师的意见在于重质量,适当减轻工作量。
不知道导师有什么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