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拆读文学类拆书稿

这是稿钱小分队第三天培训的主题,主讲芸朵朵儿。

写拆书稿的步骤(八步)

1、了解平台

就是了解平台调性。写任何投稿文章前,都需要了解投稿平台的调性,我们的文章风格、格式都要符合平台调性。

我们经常会看公众号文章:帆书、十点读书、洞见、有书等等,每个平台的文章都有一定格式;而且这些平台之间,文章看上去差不多,但是调性还是有些微区别的。

所以,要想给三七读书会投稿拆书稿,也得先了解三七读书会平台的调性,三七读书会的拆书稿长什么样子,多读多拆解,去总结规律。

三七读书会文学类拆书稿的框架:

0  关于作者,关于本书

1—n 书籍精华内容

(n+1)写在最后

n代表:书籍分为几大部分

其中:

0关于作者,关于本书:介绍作者生平、成绩、奖项;书籍的地位、影响(获奖,发行量,畅销排名、名人背书、报纸推荐等等),然后通过故事梗概,引入正文部分(1—n的部分)。

写在最后:故事的尾声,从故事引发的评论,升华主题。

2、写作定位

现在很流行一个说法:把自己作为一家企业来经营。

那么自己这家企业,或者说这家企业的产品,首要的就是定位:生产什么样的内容,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这是一个“终身成长”的思维方式,在一个领域深耕,成为专家,打造IP,扩大影响力。

写作拆书稿的定位,就是选择一个领域,怎么选呢?可以结合现实中的工作,或者是自己希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者就是很简单的“我喜欢”:文学、时间管理、职场、心理学、育儿等等。

给到读者增量:干货类的拆书稿,比较好理解。就是除了本篇拆书稿的内容,更能提供后续的延伸服务。比如,深耕了“时间管理”的书籍,那么后续就可以提供“时间管理”的训练营,或者陪伴服务。

文学类的拆书稿,要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故事背后的意义,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更甚者是影响人生。那么就需要对文学有一定的赏析能力。

刚开始写的时候,赏析能力还比较浅,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评论来获得并学习,读得多了写得多了,假以时日,赏析能力会逐步提高。

3、选择书籍

选书的思路和原则:读者思维,流量思维。不是我写什么读者读什么,而是读者爱读什么我写什么。

公众号上的书评文章,大家会发现,很多都是经典的书反复写。我们可以搜一搜《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书的书评,很多,为什么大家都写,从各个不同角度写,因为经典的书自带流量,大平台都是这样的思维,我们也要有。

三七读书会创始人葛叔说过一句话:希望这篇拆书稿在时间的长河里能被唤醒。

作为平台,同一篇拆书稿,会希望有多次被推荐、被打开、被再次传播的机会。类似一个产品的复购率。

比如,一篇人物的传记或者人物的代表作,每年他的诞辰,都可以拿出来再阅读。

文学类拆书稿可选择的书(推荐;包括但是不限于):

(1)经典名著:单指经过岁月的沉淀流传至今,以示和后面的类型区分;

(2)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等获奖作品

(3)高分影视剧原著:举个栗子:《肖申克的救赎》等

(4)现象级畅销书:举个栗子:杨本芬的《秋园》、《我本芬芳》,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长安的荔枝》等

(5)中小学课本纳入的课外读物,人教版语文必修篇目。

你辛辛苦苦写了6000字,结果因为选书可能不合适,暂时上不了稿,是不是很沮丧。

给到新手的建议:从国内作品开始,从故事结构简单的作品开始(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字数,10万字左右,不超过15万字)。这样比较容易上手和把握,等熟练了再拆解更复杂的作品。

选书相当于选题,选题对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4、阅读书籍

想拆的书籍要读个3-4遍。但不是每次都从头读到尾,而是有精读有略读,有通读有部分段落详读,阅读是穿插在写作全过程中。

总结起来就是:带着目的去读,边读边标记、边读边划线。

5、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确定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要确定主题?

我们经常写不出来的问题就是:太多了,我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该省。

或者是,一写就写多了,要精简到6000字左右,太难了。

这就是主题不清晰,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想要。

如果有了主题,那么内容围绕主题 来选择,来开始,就容易取舍多了。

文学类相对简单,就是把整个故事讲述出来。但是当故事情节复杂的时候,你就要确定想要表达的主题,抓主线。可以去百度、豆瓣、微信读书等去查看,多多了解对这本书的评价。知名人物的评价,网友的读后感,都可以给到我们灵感,最后结合自己的感悟。

建议先快速通读原书,了解故事后,先自己总结,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准备怎么写,大概有个思路,再去看外部的评论。

结合评论,有了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再结合原书来详读。这一遍读的时候,就需要做记录、做标记,为后续写作做准备,也能一步步深刻理解原书的内容、写作背景、写作意义和影响。

第2、3遍读的时候,千万不要懒,做记录,划线,折页,都可以,确定要写入拆书稿的部分,方便后续回看、查找。

6、拟订题纲

提纲相当于文章的骨架,骨架确立了,后面的成文,就是往里面添加血肉。

文学类书籍,有一个比较简便的列提纲方法:按时间轴。简单操作易上手。

写拆书稿很大一部分基础在这三块:定主题、阅读,拟提纲。

7、写作成文

方向有了,提纲列好了,这里写作就快了。在这一步,越快越好,不要拖,越拖越写不出来。

推荐一些促进自己开始“写”的小方法:

给自己一段相对整块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早上早起1小时,或者晚上晚睡1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

在这段时间里,就埋头写、一股脑儿地先写出来,不管质量。如果第一天没写完,第二天照此方法,继续写。

如果始终滞于不知道怎么写而迟迟不能开始写 ,就打开电脑,按照拆书稿的模块,把标题、0关于作者,关于本书,1,2,3,4,5最在最后,写下来,再把个人介绍、阅读了多少本书补充上……先让自己“写”起来,就慢慢“写”进去了。

也就是,把样子先做起来。

8、修改润色

这一步要慢,慢工出细活。

首先,整体审视内容,填充进骨架的素材是否符合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其次: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用词准确,标点正确、出声自读等。

自己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找书友来互查,获取意见。根据书友的意见,可能还会回到第一步,再次审视内容是否表达了自己的主题。在这一步,还可能回到书里去精读,但不会是全读,只是阅读部分。

再次修改,定稿,提交审校。

到这里,一篇完整的拆书稿就出炉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