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听话?大人省心省力
关于作者:涉外律师,译者,海龟,中美混血宝妈,身心灵探索者,自由撰稿人,分享者。有信仰,信奉宇宙。她的口头禅:我总是在对的地方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们能够看见这篇文章,你们就是那个对的人。如果有一句话让你受益,笔者就达到了分享的目的。
开篇寻宝
如何让孩子听话?我想这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如果你家的孩子很懂事很听话,可以直接跳过这篇文章。
先说说我的故事。我,家里有一个珍贵的宝贝-也许是我这一生中收获的最大宝贝-中美混血小天使一枚。她如今三岁。三岁的孩子,能吃,能说,能跑,有欲望,显人性。随着一天天她长大,她的本领也越来越大,面对她的调皮,面对她的捣蛋,面对她的机智,而我这个做妈的,尤其是第一次做妈,我不知道如何教育她。我痛苦啊,我挣扎啊,我无助啊,我绝望。这种感觉太不好受了。我也经常看育儿经,但是前脚刚看完,后脚又忘记。
但是我一直在寻求改变和突破。我渴望与我的女儿建立起一种健康和谐的母女关系。因此看完中国专家的育儿经,又接着看美国专家的育儿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育儿经;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育儿经。看到最后,挖掘到最后,研究到最后,我发现关键的点还是一样。当我认真学习和了解到这些共性特征之后,慢慢地,我就心中有底了。我突然发现,当我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言行时,我就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反映和处事方式。慢慢地,面对亲子关系,我不再像从前那么迷茫和无助,我变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了解她。面对她的哭闹,面对她的无理取闹,面对她的错误,面对她的欲望,我知道我该怎么往积极的方面去处理了。
我看到了我的进步, 我看到了她的进步,我看到了我们母女关系逐步变得甜蜜起来。当我持续不断地学习这个领域时,我突然发现这里面有好多规律可寻,我突然发现除了我的法律本职工作,我开始对幼儿教育变得感兴趣了。逐渐地,我认识到,我不能一个人看了这些好的经验和知识,就把信息关掉。我需要把那些好的教育文化,好的育儿理念,好的教育方式给翻译出来,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共享。对!我边学习,边分享,我想尽快尽早地帮助那些还处在迷茫期的家长们。
挖掘宝藏
一. 确定我们的目的。
美国专家Dr Christian Conte(精神健康专家)在他的“管教孩子的10种方法”第一条就提及到,作为家长,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教孩子一些东西。我们必须清楚,当我们大声对孩子吼叫或者咆哮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想动手打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这是最好的管教方式吗?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我们是想教会孩子一点什么。是的,我们是想跟孩子讲明道理。我们是想展现我们的爱。
老实说,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一点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开始更多地站在我女儿的利益角度,而不是站在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我的角度。我把我的目的设定为教她一点什么。我把我的目的设定为解释,我把我的目的设定为讲道理,我把我的目的设定为讲逻辑。这样我就不用经常性的对她吼叫,我也不会觉得那么无助。当然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吼她,但是现在已经好很多了。我也非常喜欢向她解释简单的逻辑思维,不一定100%正确,但是对于我们之间有效。比如:孩子晚上一般都不愿意去睡觉,喜欢玩很长时间。我就跟她说:现在是睡觉时间,因为当你睡觉了,你的身体才会长得又高又大。如果你不睡觉,老是玩,你的身体一直在动,你怎么长得更大更高呢?好在她是三岁的小孩,处于似懂非懂的年龄,她信我说的,她觉得有道理。因此,每次要关灯睡觉,都很顺利。不会为了上床睡觉这件事情而闹得不开心。
在这里我顺便插述一下,这点不光可以适用幼儿教育,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想要一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的动机是什么。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还是从有利于别人的利益出发,还是既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了别人的利益?
在这部分,我给你的问题是:在你与你的孩子相处过程中,是想多教他们点什么,还是想更多发挥家长权威绝对地压制孩子,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你?你是想让孩子从正面的方式感受到你的爱?还是你想让孩子从消极的方式感受到你的爱?
二.一次性认真地表达清楚
美国作家Dana Obleman (她以开发<The Sleep Sense Program>,<TheFood Sense Program》)而闻名,该著作主要是帮助解决孩子的睡眠和饮食问题),在她的题为“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该怎么做”讲到:我们通常会这样训斥孩子“你有没有听到我说的话?!”其实,孩子不是没有听到你说什么,他们只是没有回应你而已。孩子实际上听到了你在说什么。他们只是没有去做而已。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当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正在忙着干活呢。因为家长都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
比如很多时候,妈妈可能一边在厨房忙着准备食物,一边对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总而言之,是因为你没有把这个说话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孩子当然也就认为这事情不重要。因此,下次当你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你停下手中的活儿,走到孩子的跟前,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现在要求你做什么,或者说现在是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第一遍时就认真讲清楚。
在学习到这个之后,我明白了我该如何要求我的女儿做一些事情了。当我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时,而且需要她现在必须做的时候,我就走到她的跟前,跟她清楚地说明她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我告诉她,你现在需要把地面上的玩具清理干净,或是你现在需要把这个垃圾扔到垃圾桶。或是你现在需要去洗手。我不想一件事情说三遍或者五遍。我想在第一次就清楚地认真地告诉她。我认为这样更有效率,这样不会重演我的沮丧。同样的,当我女儿跟我说什么的时候,我会说,请稍等。我稍后停下手中的活儿,来聆听她的诉求。这种聆听的关系是相互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公平的对话机制。此外,当我聆听她的说话的时候,她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敢于表达自己。
在这个环节,我给你的问题是:你觉得这个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还是很难做到?注意这里有三点:A.做好说话的准备B.清楚告诉孩子你的要求C.在第一遍交流的时候。总之,家长的态度:认真,清楚,一次性搞定。
三. 朝着孩子的前脑说话
美国专家Dr Christian Conte(精神健康专家)在他的“管教孩子的10种方法”第五条提到:在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部分叫做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它具有较高水平的思考和视听能力。我查询了一下英文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写到:前额皮质在情感反应,作出决策和自我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与小孩交流的方式是:我们大人站在小孩的前面,适当地给小孩一点空间距离,朝着孩子的前脑部分说话,孩子比较容易清楚地听见我们在说什么,于是做出是否反映的状态。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剖析的。
还有另外一种与小孩交流的方式:就是家长弯下身腰,与小孩平行的视线高度,让小孩看着你的眼睛,你看着小孩的眼睛,非常面对面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气场和坚定的态度。
究竟哪种方式更好呢?我想了想,于是有了自己的答案。对于我来说,我过去很多时候使用的是第二种面对面的方式,因为毕竟她才三岁。如果你的小孩七岁或者十岁,我想第一种方式更适合你。因为你不需要弯下身段,当你站立表达的时候,你的小孩会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气场和权威。补充一下,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体现一下家长的权威的,而不是总吼道:你听到我说的吗?!你有没有听到我说的?!
在这里,我想问你,你将会采取哪种方式与孩子交流呢?你觉得哪种方式你的孩子会比较接受呢?
四.给你孩子选择权。
美国专家Dr. Paul Jenkins(作者,演说家,心理学家)在他的题为“如何在不吼的情况下让孩子听话”中,他讲叙到:我们必须意识到有一些事情我们能够控制,有一些事情我们控制不了。作为家长,应该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能够控制的事情上。学会给孩子两个选择,A 或者B. 要注意到,无论孩子选择哪一个,你都没有问题,你都可以接受。就是说在你接受的范围内,给出A和B这样的选择。
美国专家Dr Christian Conte(精神健康专家)在他的“管教孩子的10种方法”第六条提到,在每个情形下,给你的孩子一些选择权。
从以上所知,给我们小孩一些选择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我发现当我提供给我女儿一些选择的时候,我不再那么显得沮丧和无助。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卡住的感觉,我觉得事情开始变得简单起来。这是一种很灵活的方法。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小孩也学会了协商,讨价还价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晚上睡觉前,我跟她说,现在有两个选择:A.我们现在关灯睡觉。B.我们一起看一会儿书,再睡觉。你选择哪一个?我知道她不希望我马上关灯,她会选择B。 对于我来说,A和B我都能接受。我时常给她一个稍微有点深度的选择:我问她,你是选择爱和快乐呢?还是宁愿选择痛苦和挣扎?
在这个部分,我对你的建议是:了解你的孩子,只有你大概知道他想要什么。然后把这个设置为A选项,然后确保B选项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
五.明确后果
美国作家Dana Obleman (她以开发,
美国专家Dr Christian Conte(精神健康专家)在他的“管教孩子的10种方法”第七条提到,提供孩子应当承担的后果。
美国Dr. Paul Jenkins(作者,演说家,心理学家)在他的题为“如何在不吼的情况下让孩子听话”,他讲叙到:向孩子明确后果。他不建议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和我一起出门,我就把你留在家里。这实际上是一种威胁。不应该为孩子设定这样的后果。
以上专家都谈到了一个后果的问题。设置后果并且提前向孩子明确后果。对于我来说,我过去也常常对我女儿说:如果你还不做好准备,如果你再跑来跑去,你留在家里。我出门。其实有时我们只是想吓吓小孩,我们不会真的把幼小的儿童独自留在家里。自从学了上述老师的课程后,我明白了今后绝对不要这样说话了。继续说后果的承担问题,比如我这样对我的女儿说:你可以玩所有的玩具,但是在最后,你需要清理所有的玩具,把玩具放回玩具箱里。再例如,我给她两个选择并告诉她后果。A.我们今天待在家。B.我们今天去公园玩。如果你想选择B去公园玩,那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出发的准备。如果你现在不做准备,那么后果就是我们今天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待在家里,还是去公园,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知道她想去公园玩。所以她通常会接受出门的准备。
在这个部分,我对你的建议是:保持学习,尽量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你越学习,你就越知道。你越知道,你就越心里有数。你越心中有数,你就变得更清楚。当你越来越清楚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自信。当你越来越自信的时候,你就会慢慢体会到与孩子的那种快乐和甜蜜。
继续寻宝
最后,学习还在继续,探索还在继续,总结还在继续,分享还在继续。敬请关注下期主题《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如果已有一句话使你受益,我就达到了本文的目的了。感谢你分享给更多的人!我坚信,每一次分享,宇宙都会给你我更多的力量!
(本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