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开展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7月7日至9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农业农村部携手举办的全国乡镇党委书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视频培训班,以其高规格、广覆盖的特点,为全国2.96万名乡镇党委书记提供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与实践的指南,标志着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迈入了常态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乡村振兴思想根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特别是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精髓、政策要点和实施路径,参训干部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武装,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精神文化的繁荣、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这种理论上的清醒,为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聚焦实战能力,提升乡镇干部履职本领。培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培训班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党建等重点任务,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让参训干部在“学中干、干中学”。学习了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如何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及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这些实战技能的传授,让乡镇党委书记们更加自信地面对乡村振兴中的各种挑战,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思路启发。

推动常态长效,构建乡镇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持续推动。因此,将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确保每一名乡镇干部都能及时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不断适应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培训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等挂钩,激发干部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