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昨天的洛阳之行还是有想记下来的冲动。
昨天清晨八点向洛阳出发,那时太阳已经携着热浪晒得人不想出门,心想早点走多好,能凉快些,不过自己开车也不热。
在穿过必经的一个个隧道和一座座桥梁后下了太行山,地势平缓开阔了许多,九点钟我们在高速路上已经进入洛阳地界。“真近呀!”我们不由得感叹,有时就是因为近,反而来的不多,或不来,好像诗和远方都在千里迢迢之外。
下高速后跟着导航去往今天要去的第一个地方——白马寺。路边的小麦已经收割,车子很快来到白马寺所在的镇子,道路逐渐拥堵起来,路边不时会出现“白马寺停车场”的牌子,入口旁边会有一个人招呼过来的车辆进去停车,车子向前走了一段后停进了一个停车场,地面尘土飞扬的。出来后,外面的树下摆满了卖各种商品的小摊位,但现在各个景区卖的东西实在雷同,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不过路过时看到有卖牡丹花图案的扇子还不错,就是粗糙了点。
原本以为端午节假期出行的人不多,不会像五一那样走哪都堵,但还是出乎意料,不知从哪冒出来这么多人,顶着大太阳浩浩荡荡向白马寺而去。扫码购票,从不甚高大的写有“白马寺”三个字的门楼进去,也没有在门前的两匹“白马”前停留,打着伞一心想避开火热的阳光。
一踏入这座中国第一古刹,真的是一眼千年。这可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称为“释源”“祖庭”。你说牛不牛?这里是佛寺的鼻祖。
寺内香火缭绕上升,柏木森然而立,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我想佛也许太过寂寞,也想看看这芸芸众生吧。因为在家乡见惯了这些古建,所以面对眼前的古刹,感觉都差不多,也弄不明白这个佛那个佛,只是敬畏地站在这些佛像前仰望,仰望,在慈悲的目光下深深地跪拜,难道是佛施了什么魔法吗?
一天之中不仅踏入了第一古刹,还看到了我国第一古塔——齐云塔,也称“释迦舍利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舍利塔,供奉有释迦摩尼佛骨舍利。塔高13层,烈日下绕塔三周,愿佛祖保佑!
离开古塔时,天更加闷热了,但有点舍不得出去,又从寺院穿过,再一次感受寺院古老的气息。匆匆浏览过仿造的老挝,泰国的寺院建筑,从很多穿着汉服的小姐姐身旁经过,出了白马寺。
下一站去往洛邑古城,时间已经一点多了,在洛邑古城附近找到一家饭店。在凳子上坐下,一抬头看见对面墙上贴着:公主王子殿下请喝白马寺酸奶,虽然咱不是公主王子,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丢丢暖意的。要了一碗烩面,一份鸡丝凉面,闺女要的麻辣烫。点好饭后,闺女把一瓶汽水放到桌子上说:“真便宜,汽水才两块钱。”我拿过瓶子一看,“哦,这就是海碧呀。”之前在抖音里宁夏的“请叫我大老师”的人说起过海碧,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汽水呀。确实,两块钱的汽水不多见了,喝了一口很好喝,烩面和凉面也很好吃。走的时候在饭店门口卖玉米的老两口那里买了些鲜玉米棒子,老人说是刚摘下来的,挣钱不易呀,何况是老人。
出了饭店,离洛邑古城就不远了车刚拐弯就开始堵车,等了半天终于进了景区停车场,停好车后,我们一起向出口走去,走到出口,地上到处是垃圾,还有废弃的沙发,看上去好长时间没有打扫过了,河南人还是这么不讲究吗?
天闷热极了,进入洛邑古城后身体像被炽热的阳光吸走了能量一样,又累又乏,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些仿古建筑。索性站在一家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里穿成什么样子,大家都不见怪。有的人插着羽毛状的头饰,拖着羽毛似的长裙;穿汉服的人裹在宽大的衣服里,头上还戴着厚重的头饰,不知道热不热?还有的穿的不知是什么民族服饰。古城里基本以旅拍为主,到处都有人准备好拍照的道具,等着人租。不过说实话,穿古装很好看的人不多,也许是天热没精神吧,老一点的人穿上就更不好看了。说是古城却找不到一点古迹,但人的穿着回到了古代,哈哈!这也可以说是古城吧。四处瞅瞅,提不起一点兴趣,决定赶快从这火热之地逃离,回到太行山上的家。再次经过垃圾很多的停车场出口,开车出来时,显示收费1.5元,我惊讶地说:快看快看!一块五毛钱!停车40多分钟,只收了一块五,还没见过如此低的收费呢,我们都感慨了一番。虽然停车场很不干净,那也原谅洛阳了,不过还是觉得如果环境能整洁点就更好了。
洛阳,这么近,虽然第一次进入市区,但那份松弛感还是让人亲切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小哥哥,两块钱的海碧,一块五的停车费,绣着牡丹花的团扇,以及中国第一古刹,第一古塔,都让人感到美好舒适。
五点多回到家时,风凉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