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疗愈力量》day5

2020.5.1 《故事的疗愈力量》day5

阅读内容: 第三章 语言的力量(页码100—120)

第1节 语言的激励力量

第2节 语言的灵性力量

第3节 有一种语言,使人重获力量

第7节 迷人的叙事语言

阅读主题:语言在叙事中的意义

关于语言的力量,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体会。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话表达,效果往往大相径庭。

生活中有些人说话往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越是亲近的人他越不在意,想说啥说啥,伤到了别人还不知道,长此以往难免生了嫌隙。而且就像钉进去的钉子,即便再拔出来也已经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据说有人做过实验,对一盆花,每天说积极的、赞美的话,它就容易长得很好;相反,每天说批评、贬低的话,它就很容易枯萎凋零。可见语言是带有强大能量的,对植物尚且有这么大影响,何况对人?

同时,语言也是一面镜子,你对别人使用的语言,照见你的内心,同时它也像镜子一样将语言的能量反射到你自身。最终,你自己会承受这个因果。

叙事治疗作为一种心理疗愈法,直接面对人们的心理创伤,说什么样的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叙事治疗师对自己所说的话会非常谨慎。他们会选择那些带着积极能量的语言,那些接纳的、肯定的、善意的以及开放性的话语,而避免那些评判性的、标签化的、否定的和限制性的话语。

除了直接说出来的语言,还有一种“非语言的语言”。也就是你在话语之外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语言是可以通过技巧去修饰甚至伪装的,而“非语言的语言”是很难伪装的,它是一种自然流露。只有真正与对方共情的时候,我们的声音、表情、身体语言才会完全与对方同频。就像我们有时候看影视剧,跟着剧中人哭或者笑,那就是“同频”了。 这种同频在生活中是比话语更有力量,更让人感动的。

对叙事治疗师来说,要达到好的疗愈效果,就需要他与一个陌生人“同频”,他必须是极其真诚,用自己的生命走进对方的生命里。所以一个好的叙事治疗师,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我们虽然不是治疗师,但是在生活中尽量使用积极善意的语言,不仅是避免伤害别人,更是为自己带来福报。

要说我自己,可能谈不上什么用语言改变别人,不过一些小小的正面例子还是有的。比如以前跟父母有不同意见,我要么采取回避的态度等待时间化解对立情绪,要么就是争执,这样做要不就是委屈了自己,要不就是让父母伤心。现在我开始尝试直接沟通,尽量用温和轻松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消极退让,也尽量避免双方产生矛盾和误解。我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这让我和父母之间更能够互相理解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