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识的眼光来窥探人际关系
你怎么能这样……
你本应该……但你居然…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一旦我们用这种句式表达对他人的失望时,往往还会再加一句:我真是看错你了!
其实你说的没错,你确实看错对方了。别着急,下面我会慢慢告诉你你错在哪里?
有一个卖手机的罗胖罗永浩, 他在一次访谈中回答另一个罗胖罗振宇的问题时提到过一句话:自己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是三个存在。
所以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以我浅薄的唯识的理论来看,他这句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从这句话中,我也打通了心中郁结已久的一个问题:为何他人总是令我们失望?
学过唯识的都知道:唯识学把“人格”的性质分为三1.遍计执2.依他起3.圆成实。
遍计执是一种“假设的人格”。依他起是“现象的人格”。圆成实则是“真实的人格”。
第一种和第三种人格的产生,都来自第二种人格——依他起性:如果我们对它的认知出现错误,就会产生遍计执;正确的了知则可以走入圆成实——真如实相。
也正是这三个人格的互动,构成了我人的精神世界。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因为我想让你明白:你很可能连自己都不认识,更不用说认识他人了。
就像你以为的自己仅仅是你以为的自己,你以为的他,也并不是真的他,仅仅只是“你以为的他”——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是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对自己的观感,环境给自己的反馈统统糅合进一个大框,这个大框,就是“我相”。
“我相”来自我人的生命经验,但并不是我人的全部相貌和真实存在。但过分的相信我相就是自己的一切,则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更是人类认知的“根本局限”所在。
你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可能对自己一无所知。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尚且有这么多待完善的地方,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怎么可能是真实、完整的呢?
你脑中的对方,充其量不过是头脑的一个假设而已,和真实的对方几乎没关系。
正如你所能感受的我相不是完全本有的,而是借由外部反馈慢慢发展而来的,你脑中关于他人的印象也全都是被动接收他人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的拼凑得来的,并不是多么真实和坚固。
在唯识中,这叫做相无性——我相也好,人相也罢,都是因缘和经验聚合而成的,其本质不过是你的意识用捡来的破烂编的故事。
而你对他抱有的希望正寄托在这么一个虚幻的故事——“人相”上面,和他本人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会违逆你的希望,背叛你的期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把这种因缘所生空无自性的我相和人相当做彼此的全部存在,那就像把梦境当真一样荒唐可笑。
和你刻板的我相和人相不同,真实的人是流体,不是固体,所以就像你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你也不可能和“一个人”见两次面。
你今天见到的对方已不是昨天的对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对你有好感的人突然冷淡了起来——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足以令对方八识田中关于你的不良记忆种子被翻出来。
同样,一天也足够你的形象在对方眼中从风华绝代变成泯然众人。
流行的“泡学”中关于维持好感有一条铁律:保持神秘感和距离感——这二者是好感的底层建筑。 用唯识的眼光来看,并不是没有道理。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他人总是令你失望了,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是“他”来惹你失望呢?
因为你和他相识并不是因为“缘”,而是因为“业”
茫茫人海中,为什么你偏偏多看了他一眼?因为业!
滚滚红尘里,为什么他独独觉得你最特殊?因为业!
心与境的互动构成了所谓的因缘,而心和境互动的“动力”所在,则正是“业种子”。“业种子”是你们相识的“亲因缘”,而所谓的缘分,不过是种子成熟后的自然结果而已,充其量只能称为增上缘。
不过无论是业种子还是所谓的“缘分”,都是一段关系得以发生的“俱有依”,所谓俱有,就是和能依同时存在的重要依止。
而缘分在关系中之所以为人们所看重,是因为它还是人际关系的“开导依”,没有它的开导,关系就不能发展下去,
而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一段关系里缘分属于“动力因”,而“业种子”既属于“动力因”也属于“质料因”。
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因缘和业力最强存在证明
所以我要说清楚这一点是因为:如果我们能够清楚的了知和对方相识是因为业而不是缘,那就可以减轻在这段关系中的投入,执著就会减少,陷入倾轧挣扎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为你和他的交往不过只是在“例行公事”而已。
纠正了这个认知上的细微偏差,你的计较、贪婪、敌意之情会减少很多,与此相应的心情就不会陷入水深火热中你能看出如戏的唯识观,执著就会减少,心灵的自由就显现出来。
当你的心灵变得清明,自由时,计较、贪婪、敌意之情就会相应减少,心情也不再天天陷入水深火热中——这对你将来的解脱也大有裨益,因为你熏习的爱染和嗔恨种子也都将大大的减少,你的心识将更加清静,你的孽缘将不断减少。
虽然“现行熏种子种子熏现行”在理论上是同时进行的——种子现行之时,当即又会在赖耶识中填充新的种子,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人是一种“心随境转”的动物,所以业因跟果报,种子和现行一定会交互作用。
但在你能够“正知而住”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你将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只是单纯的“消旧业”不再莫名其妙的“造新秧”——不再无意识的被现行塑造和支配,继续熏习新种子。
在你和对方的交往过程中,第一个生起的是触心所,其次是作意、受、想、思等其他心所,但触心所是没有任何思维和判断的功能的,它只负责提供信息给第六意识和其他心所,也就是说,只要保持正知而住,在触生起之后不进入强烈的好恶分别中,我们就可以控制这段关系走向良性的发展,就可以不因顺境而欢喜,不因逆境而悲伤,从而享受真正高质量的人际交往。
反而如果我们带着强烈的分别、贪嗔、接触对方,就会很容易引发怨憎会,或者爱取有——无论是哪一种,你和他的生死轮回都将由此继续展开,永无休止。
其实我们无论多么努力,在凡夫位都不可能真的“认识”他人,因为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心识表现的“境界”里,也就是唯说所说的“以所变为自所缘”。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既然我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为什么“我”会看到其他人?
因为其他人的境界是我们的“疏所缘缘”,而我们自己的“境界”则是自己的“亲所缘缘”。我们因为共业同住一个环境里,彼此认识的还是自己的境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其他人的存在,却不能“认识”其他人的存在。就像佛堂里供了几万盏灯,灯与灯之间虽然可以影响,但彼此之间却都是独立的,不能被交互替代的。
我们各自的境界互为“疏所缘缘”——互为彼此精神世界的“增上缘”。
关于这句有点失忆风格的标题,我的解释就到这里,无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都请记住:这是你自己的识所变,自己的业所感,我的文章,不过是你们此刻认知活动的疏所缘缘和增上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