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论语别裁】
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
做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
第一点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并不一定是天生的。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人,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第二点颜色就是神情,包括了一举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是对人的态度。
第三点就是谈吐,善于言谈。“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了。
曾子在这里是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做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
【感悟】
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仪表举止庄重,言谈措辞适当清晰,由内到外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