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书摘

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点评

点评此书

八年以前,我就开始纠结于时间,过程中经过多种多样的尝试,可惜过程中没有怎么总结落地,缺乏耐心。书中的很多方法我之前都想出来过,尝试过,日记我也坚持了三年,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是焦虑太多,耐心太少,总结不够。其实,应该早点出发,不要逃避思考,多点耐心,经常总结,总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人生是马拉松 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 我非常鼓励每个

>> 年轻人能花上几年时间到国外走一走,学一学。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5到10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10年20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希望每位读到此书的年轻人,能够重塑自己的心智,洗尽这个时代在你们身上烙下的浮夸急躁的印记,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跟我一样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获得最后的成功

希望时间也是我的朋友

>>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点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要一瞬间,而蜗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也许爬到一半滚下来不得不从头爬起,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

>>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

网友好评

>> 本书不像一般的讲时间管理的书,讲什么二八法则,时间管理工具的,他是从根本上,告诉你如何用心智来管理自己,感知时间的流逝从而做到和时间成为朋友!

>> 书里面讲心智的那部分给我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我喜欢这个词),因为他让我知道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大脑的!而不是被动地被自己的大脑控制着。

前言

>>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

>>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过去读过的那么多“感觉上有道理”的文字却最终“感觉上并无帮助”了。也许是自己被误导了,也许是过去太愚钝,我竟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

>>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第0章 所有人的困境

>> 事实上,在不停地为学生解释疑问的过程中,我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多,而更多的程度超乎想象。学生的问题来自

>> 于各个方面,或神奇或可怕,或有趣或诡异,但都是基于他们对现状的思考和疑惑。最终,我的发现是,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 可是,懒惰并不能解释一切。尽管貌似矛盾,但又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学生事实上很勤奋。他们在周末起个大早,赶在八点半之前挤着公共汽车来上课,中午要吃既不便宜又很难吃的盒饭,然后在一个充满了各种味道的教室里继续上课。他们也许会玩电子游戏,但明显比那些只玩电子游戏的人更为勤奋;他们也许会喝酒打牌,但明显比那些只喝酒打牌的人更加努力。他们“既勤奋又懒惰”。许多人都是矛盾的,甚至矛盾一生。

其实是方法论有问题吧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的“时间压力”感受。“没有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是虚假的“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

>> “没有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

>> 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惧,使患者的身上集结并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

>> 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 “没有时间了”,其可怕程度几乎无异于死亡。死亡是所有人最终都要面临的终极困境——没有解决方案的困境。

>>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面临死亡的过程才真正可怕。如此看来,很容易想象那些“既勤奋又懒惰”的学生面临的是怎样悲惨的境遇。

>> 可是,明显有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是大多数,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

>> 做的事情,并总是有所成就。他们最终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1节 了解心智的力量

>> 可问题在于,当时我去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想象得到20 多年后的某一天,要用软件去调取语料库中的数据,然后用统计方法给每个单词标注上词频[插图],而后写个批处理程序从相应的字典里几个小时内拷贝粘贴出多达20MB以上的内容,再重新整理……顺便说一下,统计学可是我上大学时仅仅凭乐趣学习的一样东西,却竟然最终被事实证明是最有用的知识——现代科学所有领域都必需的数学分

>> 支

>> 有些人——估计是大多数——还在疑惑“……可是,我学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呢?”的时候,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心里想的是“不知道学它究竟有什么用……但正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才可能更有价值呢!”——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时间干脆都花在直接去学上去了。

>> 如果在许多年之后,突然发现你多年前学过的东西那时恰好有用,那种惊喜的程度可想而知

>> 我们已经看到了,面对相同的问题——“为什么

>> 要学习”,心智能力的差异竟然会使人们因为相同的理由——“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做出竟然完全相反的选择。

>> 选择相反,直接的结果就是时间质量的不同——这不是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弥补的

>> 而与之相反,因“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而选择努力学习的人,每时每刻都

>> 充满了收获,并且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获得更多的“意外”收获,哪怕他们可能显得“漫无目的”——结果真的是天壤之别。

>>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除了看得见的相貌、身材、出身、财富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智力量的差别

>> 心智力量的不同,最终会使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与另外一些人相比甚至可能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 于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那些不停地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只不过是把“上司很愚蠢”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而已——他们的可笑与可悲自己并不知道:

>> 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因为,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就在爱莫能助的时候选择离开去自行其是。

>> 俗话讲,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猎头也肯定有自己的办法。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锁定二流人才

>> 。道理也

>> 比较简单。任何一个团队里的一流人才,通常很难产生流动的愿望

>> 以上是从猎头的角度出发分析的情况。反过来,如果有一天猎头找到你了,也许你应该明白,其实那不见得是一件特别令人高兴的事情。

>>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而,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 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 现在说另外一个方面。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 培养孩子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买本书给孩子就可以了。事实上,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可能就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还要伤透脑筋想出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并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然后兴趣就自然出现了。说来说去,又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 仅仅正确还不够,还要考虑这方法是不是足够巧妙。更进一步,除了正确与巧妙之外,还要有效率,因为人生苦短,如果成功太慢那么幸福必然减半。可是,这些貌似出于“理智”的想法还是有局限的。否则的话,有一种现

>> 象就根本无法解释了:很多人用非常愚蠢而无效率的方法,却最终确实成功了。这样的例子很多

>> 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据我母亲讲,我父亲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在并不废寝也不忘食的情况下,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

>>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时候,哪怕说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过分。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 又一次说明,心智能力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 只有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打字速度才知道打字快究竟有多大的好处。我突然发现我不再讨厌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了,因为在键盘上敲多少字相对于用纸笔来说都要轻松太多。我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甚至有时候干脆大段摘抄原文——当然,要是读的是电子文本就更好了,干脆拷贝粘贴,多省事儿!也就两三个月时间,我就拥有了超过百兆字节的文本资料。过去,读书的烦恼中有这么一个:我明明读过一段与此相关的文

>> 字,可是,它在哪儿呢?死活找不到的时候,骂娘的心都有。而电子文本除了编辑方便之外,它还拥有印刷版文字不能实现的强大的搜索功能

>> 那天,我告诉自己并记在本子上的一句话再也没有忘记过:“心智低下真可怕……”

第1节 何谓心智

>> 我所说的“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

>> 作为一个人,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惊人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

>> 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说明我们的思考

>> 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的同时,也说明语言文字有的时候局限到什么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 审视一下我们自己,运用自己的心智,我们会知道每个人可以把自己划分为两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并不知道的。我们有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自己。比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

>> 一天你很关心的某个人对你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这样的时候,你很受伤——即便人天性自私,你对他可一直是大公无私的,因为你自己知道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的。然而他现在的评价,很可能说明你身上有你自己并不知道的部分。而前面的这个例子也可能说明另外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划分为两个部分:别人知道的和别人并不知道的。

>> 有的人几何代数都学不明白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可以仅凭心智就能够想象出现实中无法观察到的超立方体;有些人一生都搞不明白经典物理学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可以仅凭心智就思索出时间的起点究竟在哪里[插图];有人买了股票后每天盯着分析图表不知所措的时候,另外一些人仅凭心智就可以把握经济的宏观乃至微观动向而后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

>> 如果我们不去控制我们自己的大脑,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就只能被我们的大脑所控制。让我们先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场景。

>> 不知道你看过那部著名的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没有?电影里的主人公约翰·纳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 “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

>> 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对我们的痛苦往往并不十分了解。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痛苦我们亲身感受,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努力分辨,我们当然会觉得我们自己最痛苦。

>> 我的经验是,了解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并没有所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

>> 另外,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 有两种办法很简单却又非常有效。第一种办法是当你面临尴尬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拿出纸笔来,把你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本子里。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

>> 的。因为它会提醒你,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你不用纸笔记下来,那你就肯定会忘的。然后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定期拿出这个本子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你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你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已经有进步了,因为那个本子里记录过的很多的错误你都不再犯了

>> 当然了,关于银行是如何对付那些最终欠债不还的人,它可从来不会在广告上提及,也尽量不对外公开。

>> 其实,承认“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自己的天性就好办了。因为,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就算有些时候天性难移,无法彻底改变,那么也起码还可以稍加控制,略微改善。

>> 没必要控制自己的方方面面,这不只是很难做到,

>> 而是干脆不可能做到。

>> 尤其是对大脑格外活跃的人更是如此

>> 控制这种天性正确的方法是,仔细审视一下自己在哪方面这种天性尤为强烈?再一次拿出纸笔罗列。经过几天甚至几个月的长期反复审视,你会发现那个列表变得越来越长。别怕,相信我,谁都是这样的——至少99.9%的人是这

>> 样的。

>> 我个人觉得,在工作和学习上控制这种天性是最重要的。为了能在这方面控制住自己的天性,有的时候,在其他方面稍微放纵一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相信我,偶尔大醉一场没什么不好。偶尔连续打上两天两夜的牌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活动。但是,在工作和学习上,坚决不要放纵。

>> 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

>> 他们最终表现为比绝大多数人“更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这些耐心被用来不动声色地承受更多的打击和挫折,轻松坦然地面对更多的威逼和利诱;甚至,可能会仅仅因为他们惊人的耐心,那些打击和挫折对他们来讲不再称得上是打击或者挫折,那些威逼和利诱对他们来讲根本并不存在……

>> 再次,这是个依赖经验才能真正体会并理解的道理——乃至于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获得这种经验,无法理解这种道理

>> 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就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会发现,你对追逐新潮的电子商品失去了兴趣——那可是过去你为之不停地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主要渠道之一。你会很自然地等到下一个新产品的推出之前,用相对很低的价格买下它,然后,在避免了所有兼容性麻烦的情况下,让那个曾经时髦的产品在你的手中变成性价比最高的实用产品。

>>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

>> 生活却非常从容。因为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今天的所有轻松安逸,都可能是未来的成本;所以,你早就把一些轻松安逸安排到未来的某个时段,而心平气和地每天完成相应的工作。

>> 于是,你不仅从容,而且快乐。你会变成一个守时的人,一个生活有规律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都信赖的人。

第1节 精确感知时间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我也一样。我的好运之一是竟然在差不多5年前的某一天在网上闲逛的时候碰到了一本书,名字是《奇特的一生》[插图],作者格拉宁,1974 年第一次出版。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插图]是如何通过他独创的所谓“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的成就的。

>> 很多年前,大约 20 岁左右的时候,忘记了因为读过李敖的哪一本书,觉得他那种记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日的“事件记录”(event 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因此受益无穷。事实上,只不过每天花费 10 分钟左右。

>> 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

>> 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

>>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李敖的事件记录,往往只能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却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这里的细微差别是,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只会更为详尽。

>> 大约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马上体会到了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 。前面我们就讲过每个人都有的感觉“时间越来越快”,以及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们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焦虑。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带来负面影响。我的体会是,这种基于过程的“事

>> 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 《奇特的一生》我看到第三遍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段话:

>>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

>> 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 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常听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这句话如果有道理的话,那个“最可怕的敌人”实际上应该指的是“你那无法控制的懒惰”

>> “人或多或少是经验主义的动物”。也许每个人的不幸都是一样的,他一生中最多的经验是“半途而废”——各种各样的、各个方面的“半途而废”。我们一生中半途而废的经验太多了,乃至于想要放弃“半途而废”要比“坚持到底最终成功”难太多了——大多数人连一次“坚持到底最终成功”的经验都没有。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 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

>> 的工具,就是纸笔。

>> 养成任何一个新的习惯都不容易。

>> 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成为习惯,与天生的一样自然呢?我的经验告诉我,一般需要五年的时间。对,是五年的时间。我看到过很多书籍上说,两个星期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我想,也许是我笨吧。

>> 把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地原谅自己。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着自己的本子,发现今天做了很多事儿的话,一定会很开心。随着日子的推移,你的心里就会越来越踏实,哪怕不去翻阅,只须看看本子中边缘变得稍微有点儿黑的部分越来越厚,就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你不记录下来,仅凭那靠不住的记忆,是不可能有

>> 这种实在的感觉的。

>> 反过来,如果你打开那个本子,竟然发现最后一页记录的日期是好几天前甚至上个月的日子,那你就会心慌并且愧疚,而这种感觉就是你去做一些“正经事儿”的最实在的动力。但是,但是,如果你不记录下来,仅凭那靠不住的记忆,你就会很容易原谅自己,继续放纵下去,让时间白白度过,不给你带来一点收益。最要命的、也更可能因为你没有记录而带来的结果是:你根本就没体会到自己有任何理由自责——因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

>> 很久之前,我给自己制作了一个“Reset”按钮。我有一个本子,其中每一页通常只有一个句子,诸如: 快乐是一种本事。

>> 如果你已经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记录一下当日的时间开销,那么,第二天早上就会很自然地开始在脑子里规划全天的时间了——不信你就试试看!

>> 正如理财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管理时间也一样: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

>> 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 接下来,我将假定你已经养成了第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记录你的时间开销。如果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那么,第二个良好的习惯就几乎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了。这个良好的习惯是:每天制作你的时间预算。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作你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划算的,正如另外一段“陈词滥调”所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 很快,你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 是发现,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倒也简单,就是给列表中的每项任务标上权重值——比如,你可以用1~5分进行标记。但是请注意,不要像某些书籍建议的那样使用1~10的分值,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那样精确地分辨我们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实际上,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讲,用1~3的精度已经足够,因为1~3的分值基本上可以代表:1. 不重要2. 一般3. 重要

>> 甚至,我建议最初的时候,只要给每个任务非常简单地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这样,标注就会变得更简单,你只要在重要的那些任务之前加上一个表示重点的符号就可以了——比如星号。

>> 等你尝试着去给你要做的事儿标注权重的时候,你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即便,你只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标注——只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因为你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 相信我,完成任何一项任务(你现在制作“时间预算”同样是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修改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你在修改,就说明你在进步。很多人一生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脆弱的完美主义者,天真地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完美地生存——所以注定以失败告终。

>> 如果,你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你都应该做。

>> 往往,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会痛苦地发现自己经常仅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那些其实无用的事情。比如,在三月份的时候设定了一个目标——六月份参加托福考试。可是到了五月底,你才发现其实过去的两个月里,你做的最多的事儿是跟朋友打牌或者泡吧

>> 列表(List)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

>> 有些专家建议要处处使用列表,据说是只要养成习惯,就不再是压力了。可是,我知道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必然产生副作用。比如,每天记录金钱收支肯定应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习惯;但是,养成这种习惯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变得非常小气,往往说好了请朋友吃饭到结账时却提出最好还是应该AA什么的。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给自己定下过多的规矩,因为那明显是做不到的,并且,期限越长越是如此。度的问题只能由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反正,基本原则

>> 是:一个人不能过分苛求自己——尽管同时也不应该过分放纵自己。

>> 03 列表没必要工整

>> 除非迫不得已,整理自己的列表、重新誊写自己的列表,或者给自己的列表分门别类,几乎都是彻头彻尾的浪费时间。每个人都有整洁的习惯,只不过是表现的方式不同。

>>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去做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那是在浪费时间。

>> 04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

>> 是短期)的实现有益。然而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的标准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你总是觉得每一件都很紧急。不过,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紧急的事儿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是出现在故事里。不信你就尝试着把所有你觉得紧急的事儿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最终你就会明白那些事儿实际上都没有那么紧急。所以,你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就够了:这事儿是否真的重要

>> 启用另外一个新的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你的新鲜主意记录在那里,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这个任务列表,专注在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上。如果突然又出现了什么新鲜主意,依然如法炮制。

>> 07 给你的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是,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误以为能够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只有你一个。大家都在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怎么不见大家都成功呢?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总

>> 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自己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坚持。

>> 01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 有一句话曾令我印象深刻,说,“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但是,另外一个事实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 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尴尬是,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的、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并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该决策者是无比理智的。

>> 时间的浪费,往往是因为a.目标不现实或者目前暂时尚不可行;b.为了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实施策略有误。所以,为了不浪费时间,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先仔细审视这两个条件。总是有人告诫我们凡事儿应该“三思而后行”,却

>> 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把什么东西思考起码三遍?我的经验是,行动之前,反复思考——要远远多于仅仅三遍——上述两个条件会大大降低时间的浪费。

>> 02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些人竟然可以制定长达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计划,而后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当年读《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就觉得故事中的人物牛就牛在这里。再后来,看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再次觉得这样牛逼的人物必然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但是,反正不是我。

>> 然而,痛定思痛之后,我还是觉得,无论变化多块,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不过

>> 直到快30岁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到今天,我也依然最长使用一年作为计划制订的最长期限

>> 于是,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迷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充满迷惑本身,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

>> 03 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

>> 其中原因很多,一个特别重要的可能是: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 很多时候其实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比如,你要锻炼身体,那么计划就可能只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每天早上慢跑一个小时。”没必要再想“我应该坚持多久呢?”因为答案非常简单:一辈子,或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 我个人的经验是,有些时候故意根本不做计划反倒是有益的。几年前我开始去健身房,就没有制定任何目标和计划。因为,没多大必要去想那个。反

>> 正,锻炼总比不锻炼好,健康最重要。于是,我只做了一件事儿——坚持。中间也有过几次短期的中断,那是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了,但是,一旦忙得脚打后脑勺的阶段过去了之后,我又开始定期去健身房了。其间也有不愿意去的时候,但是,我知道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我知道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

>我知道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清楚一件事儿:很多的时候,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

>> 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

>> 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还是那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你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并且又不是全天下只有你一个人失败,怕什么?关键在于在每次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吸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了。

第1节 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学习能力”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了

>> 所有的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所谓“体验”,通俗地说就是来自我们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Trial and error)。

>> “试错”往往需要勇气。所以,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鲁迅先生接着说,“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的味道可

>> 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

>> “观察”延伸了我们可以“体验”的范围。所以,我们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增加自身的知识。

>> 然而,“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是存在局限的。首先,

>> 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某个人亲身体验而获得。

>> 于是,“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已经能够思考。但局限于已认知的知识数量,当时人类很难正确思考。

>> 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人们往往会心存恐惧,因为人们害怕未知。而群体面临无法体验的知识,往往会表现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哥白尼深知这一点,所以,直到临终时刻才敢于正式出版关于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支持者布鲁诺就嫩了一点,或者说表现得勇敢了一点,结果就被烧死了。

>> 人们在理解新的知识的时候,往往依赖过往的经验。所以,在教育学中,“类比”是很多学者和专家最为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

>> 我常常暗骂现在的本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骂了也没用,所以,骂的时候只是偶尔才愤怒。不夸张地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干脆就是忘了本。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上讲,本科毕业之后,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学自己需要的任何科目。可是,今天所谓的本科教育基于种种原因,或明显地,或隐晦地,或有意地,或无意地使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依然不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不说,甚至可能连本专业都没学好。最要命的是,本科教育不仅没能让相当数量的学

>> 生学好本专业的同时,甚至令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憎恨。

>> 01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 02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 03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不是写散文的能力,我说的只是写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 04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 其实,2000基础词汇基本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大致了解之后,就应该去用英文了。比如,看本专业的英文原版材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文”的机会。有不认识的词,查字典嘛;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就是看不懂,查查语法书嘛;如果还是搞不明白(其实这种概率并不是很高,甚至极小),那就问问老师嘛

>> 05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 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表现就是你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的特征: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

>> 06 了解学习的进程

>> 可是人们往往在行进一小段时间之后,就因为觉得进展“过分”缓慢而产生动摇。所以,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突飞猛进的感觉。然而这样慢慢动摇直至最终放弃的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身边的某些人在“突飞猛进

>> 如果说,一个故事至少有三个版本:你的,我的,和真的。那我这个人估计也至少有三个版本:台下的,台上的,和学生看到的

>> 26 岁不小心发现自己竟然不会思考之后我就一直在挣扎——每天都在挣扎。于是,我的资质一般并不妨碍我的思考结果有道理。我写这些东西的原因无非是我觉得我的文字能力基本上可以把想清楚的事情正确地写出来。

>> 事实上,买回来的一本书里,哪怕有一句话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思考,带来改变,就已经值回书价了。所以,有些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心态。

>> 所以,遇到猴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憎恨或者厌恶,放弃自我进化的权利和意愿,最终至死只不过是只猴子。另外,千万要记住,即便是猴子,也有非常正确的时候。

>> 第5节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 有的时候改变态度确实能够改变世界,准确地讲,当你改变你的态度之后,你的世界就会因此发生转变。拿考试作为例子。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永不停息的考试

>> 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这

>> 个社会确实不公平,你要是抱怨一下当然没什么不对的。可是,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仅仅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不公平,还不如花时间做些真正能够改变点什么的努力。

>> 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总是想更上一层楼,那还有另外一个终极技巧——把你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清楚明了地表述那些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 有的时候,你没能给别人讲清楚,

>> 可能是你自己没想明白。更多的时候,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会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浅,记住,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 第6节 耐心培养记忆力

>> 如果你真见过那些“记忆力超群”的人,相信我,估计他们也一定用了某种属于他们自己的方法,浇注了大量的耐心才可以做到。只有一点是确定的,想不费吹灰之力做到,肯定是做梦。我倒也相信这世界一定有人天生就可以做到,只不过我不知道他是谁而已,不过,我确定地知道的一件事情是,那人肯定不是我

第1节 人人都能成功,你是否相信

>> 有一个事实非常简单,却难以接受。这世界所有的资源并非平均分布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的身上,能够比较接近地表示这种分布情况的数学曲线叫做“正态分布曲线”(Normal Distribution urve)如下图。数学一直是心智相对发达的人类所特有的、并且不断进步发展的、描述这个世界最为精确的工具——几乎不应该在后面加上“之一

>>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比较。更有人戏谑道,对一个男人来讲,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是比妹夫的收入多20%。有句广告词颇为流行,事实上也同样基于一模一样的心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是问题在于,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 于是,我们可以轻松想象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观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快乐的感觉,

>> 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是有人有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或者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利更大,地位身份更尊贵、财富数量更庞大。

>> 有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可是却选择了逃避。这些人会认为“万物皆空”,一切都是幻想而已。于是声称自己可以跳出红尘,远离喧嚣。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而已。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

>> 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

>> 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事实上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也确实太多太多,只不过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可以获得的欢乐和幸福,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可是时间却不会仅仅因为结果无法承受而倒流,时间的属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拥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结果就开始寄希望于来生来世,就更加可悲了。当然,还有更可悲的: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顾自己的经验完全是“错误的经验”

>> 成功学”的书籍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书籍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是因为书中总是可以做到随处可见生动而又具体的所谓的“案例”。这种说理方法,估计源自于上个世纪末八十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 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偏概全”。某项经验在某个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这项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比如,爱迪生的话就经常被各种成功学书籍引用:

>> 我要说的是,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我们每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

>> 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起作用。爱迪生是否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 鼓励他人是美德,但是蛊惑他人是缺德。

>> 就算是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

>> 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过程。

思考能力

>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牧师的结论,以及转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则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用我的说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唇不对马嘴”,或者“驴唇对上马嘴”——反正怎么都不对!

>> 除了“以偏概全”、“单向成立”之外,“成功学”书籍里甚至不乏赤裸裸的、厚颜无耻的逻辑混乱

>> “成功学”反复强调“努力”和“奋斗”,多少显得有些可笑——好像我们可以不用努力、不用奋斗似的;好像我们不愿努力、不愿奋斗似的。事实上,无论强调与否,我们都必须努力、必须奋斗。努力是应当的,奋斗是应该的。

>> 尽管“努力”是必须的,应当的,但可惜却不是天生的。每个人天生

>> 所拥有的是与“努力”相悖的一个习惯——“懒惰”。

>> 除了“天生的懒惰”这个阻力之外,还有一个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最终的困难”究竟会困难到什么程度。人们常常慨叹体育比赛的残酷。百米田径赛里,第一与第二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零点零几秒;在跳水比赛里,金牌和银牌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零点零几分;在跳远比赛里,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一厘米不到的距离……那一点点的差异竟然给选手带来的是天地之差——太残酷了。可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就会知道那所谓的“一点点”的差异究竟有多么惊人。

有道理

>在跳远比赛里,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一厘米不到的距离……那一点点的差异竟然给选手带来的是天地之差——太残酷了。

可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就会知道那所谓的“一点点”的差异究竟有多么惊人。

>> 形象一点讲,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如果把进步程度投射在纵轴上,把学习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投射在横轴上,得到的曲线往往与“对数曲线”非常类似:

>> 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果,该自卑的时候却扭曲地显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别人看到的就只不过是一个“自负的蠢货”。

>> 有些时候,有朋友来问我一些问题。于是,在确认他确实是想听我的建议之后,我会说出我的想法。然而,在说出切实细致的方案之后,八成会看到这样的反应:“你说得确实对,可是,我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一般来讲,我就知道我应该闭嘴了。因为,无数次的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从本质上就可能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

>>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我常常这样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会这么对自己说,告诉自己遇到这种麻烦的人并不只我一个,所以只要想办法寻找解决方案就好——弄不好早就有人把良好的解决方案变成文字放在哪儿了。

>> 当我遇到什么意外惊喜的时候,我还是会对自己这么说,告诉自己遇到这种所谓幸运的人并不只我一个,所以,应该为此高兴,但没必要大喜过望直至失态的地步。

>>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必要,也没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相信我,如果仅仅用财富、权利、地位来衡量成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话,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的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完全不可告人的细节。比如,国内某

>> 大企业的老板,肯定不会对所有人说他在同行竞争压力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之下做出的某些决定。追求巨大财富的是如此,那么,追求巨大权利的和至高无上地位的更是如此。

>> 其次,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曾经面临、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这不是他们故意的,因为他们也是人,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都有不同程度的虚荣心需要获得满足

>> 他们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潜意识

>> 的根源,为了保护自己。每个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跟下象棋没什么区别,不仅要不断地“进攻”,更重要的还要稳固地“防守”。他们如此夸大自己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潜意识里的说法是“看吧,成功可不是说来就来的,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你还是好好想想吧”——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恐吓”,与“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警告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

>> 接受自己的“不成功”。

>> 还有就是,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关键在于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赚钱,并且还赚得很多;所以,宏观上来看,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宝贵经验在起作用,而是宏观经济给了他们这样的机

>> 会。但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什么关系呢?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self-serving bias。)而那些“成功者”这么做的时候,也往往并不是有意欺骗你——他们甚至是好意的。

>> 比如,成功者们常常说,他们并不在意钱,他们知道人格的可贵。但是,你和他们不一样,你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啊!相信我,绝大多数人,在没有钱的时候,对“人格可贵”的理解很难非常深刻。你是要吃饭的,你的家人是不应该被饿着的,在基本条件都不能保障的时候,“人格有个屁用”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崔健是这样描述的:“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为了生命,爱情算个

>> 屁。”大实话往往没办法动听。其实,这并不是玩世不恭或者愤世嫉俗的说法,只不过是有勇气接受现实的人对生活的平静描述。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首先,运气是确实存在的。

>> 并且,运气有好坏之分。

>> 可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同样是1/18 000 000的概率,却让你有天壤之别的感

>> 觉呢?概率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你的欲望。你觉得“幸运”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得到满足;你觉得“不幸”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落空。

>> 所以说,从理性角度出发,所谓我们能体会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尽管概率有些时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肯定不是你能控制的。欲望尽管并不是总是可以被满足,却是你自己能控制,甚至可能完全控制的。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 一定要想清楚并记住这件事儿:相

>> 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 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大学期间不小心认真学习了概率和统计是一生受益无穷的偶然。那期间的阅读和思考,使我确定并且坦然接受一个现实: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对不会仅因为我的期望就发生任何变化。李宗盛在《凡人歌》说,“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听得我心惊胆颤。

>> 这样的认知只能使你变得越来越理

>> 性。当你看到篮球场上裁判投硬币决定谁先发球的时候,你知道这是公平的;而瞥见双方队员中的一些竟然闭目祈祷的时候,你知道其实他们的行为是可笑的、无效的,并且压根儿就无关紧要。你一定会永远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刻,那一瞬间你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你可以通过接受现实控制自己进而仅仅因此就可以比大多数人更为强大。你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迷信血型、星座,查皇历决定自己的运程,偷偷献祭求吉兆,或者背地里下咒希望自己讨厌或者憎恨的人不得好死。无一例外,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在面对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软弱无奈的另外一种方式。

>> 如果一个人对现存的尴尬不愿意承担责任,当然最方便的一个做法就是去抱怨坏运气。

>> 神奇的是,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将近两千五百年前,塞涅卡(罗马哲学家、悲剧作家、政治家)就把这件事儿说得非常清楚“所谓的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 天下所有的骗子下手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受骗者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受骗者一旦相信这是一个“不可多得、不容错过”的机会,就会在这种想法带来的压力之下做出非理性的选择。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你身边,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足够努力,可以做到像诸葛亮那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处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并且是可以把握的。

>> 有一次在北大举办讲座,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然后给了他我的博客地址。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 这是那天晚上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儿,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 说起来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a.承认自己能力有限;b.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c.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并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说,“事多故人离”,是非常准确的观察。

>> 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只能使得自己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自己的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最终更可能使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

>> 一个人越是渺小,越是衬得他的欲望无比强烈。这样的人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一个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

>> 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与“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只说名字不说姓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鹏”,在他们嘴里就是“南鹏”;最近我听到更恐怖、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小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想”(李想)……

>> 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 如果,终于有一天,你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将来自完全不同的层面,来自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乐于助人”的角色—

>> 然而真正有趣的现象是,被帮助的你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

>> 报”的道理。最终皆大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同时的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

>>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

>> 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需与任何人打交道了。善于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那么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好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

>> 事实上,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 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 我个人不仅不反对,还格外崇尚“个人奋斗”,因为一辈子是很长的过程,而心智开启之后,“进化之路”又确实“路漫漫其修远”,值得我们为之“上下而求索”——我的理解是,可以为之上窜下跳,奋不顾身,拼命挣扎,无畏追求。

第1节 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 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我总是尝试着用“进化”去比喻“成长”,用“适应”比喻“学习

>> 说,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远;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使人们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并且往往仅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

>> 一,因为他们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进而由于他们并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于是当然不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他们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于是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 如果你曾经有过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而变。或者换一个说法,因为你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你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你所习得的技能,你已经拥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比如,你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

>> 我痴迷于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次我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我就感觉自己重生一次—

>> —如此看来,其实人一生原本可以有很多辈子的,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

>> 看看这些演员二十年前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眼神——深邃得很。我的理解是,他们演一出戏就等于重活一辈子,而他们早已经活过不知道多少辈子,他们的眼神不深邃才怪,那眼神想要没有穿透力实在是太难……

>> 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 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已经把“学习”两个字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想要“管理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费十几二十几分钟而其后一生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一生只有一次却都没有过好……

>>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显的事实呢?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 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 我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做长达好几页的任务列表。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计划根本完不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一个上限的。

>> 所以,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a.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b.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 要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作为一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喝喝茶,或者喝点咖啡,甚至有些人是必须喝点酒的;读读报,看看闲书,当然更多的人喜欢看看电视或者电影;散散步,爬爬山,还有一些人会很规律地去健身房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男人看看姑娘、女人瞄瞄帅哥,毫无疑问,对成年人来讲,保证规律而健康的两性交往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你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

>> 乐上,那你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各不相同,有些人在工作学习上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有的人在生活琐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所以,你需要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熊掌和鱼确实不可兼得。再次,你必须选择。而这样的理解会使你非常清楚一个简单的事实:选择意味着放弃。你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你两件事情可以一块儿做,实际上,你也已经不可能做第三件事情了。

>> 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 10 个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你就

>> 这样规划吧:大概用 6.18 个小时去工作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 3.82 个小时去享受欢乐——因为你毕竟是正常人

>> 相信我,通过一定的练习,你肯定能做到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能做到部分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

>> 你知道你能通过什么确信自己做到了或者至少部分做到了么?方法很简单,看看每天你做的事儿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

>> 非常有趣但却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我常常觉得很多快乐建立在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

>> 我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基因其实原本很好。我只要稍加锻炼,就可以使肌肉非常饱满。但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不会想练成健美教练那样。因为练成健美教练那样,需要每天练两次,每次至少前后消耗150分钟以上,并且,要一天至少五餐,睡眠不能低于9个小时;而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健身教练往往收入并不高

>> 。于是,我想不能用我的时间和收入

>> 换取健美教练一样的身材。但是,我又何必一定要100分呢?61.8分就是我现在这样子,一米七二的身高,体重维持在75到80公斤,腰围控制在两尺四左右——挺好。

>> 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你竟然每一次都给自己定下100分的目标

>> 不管怎样,挑出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儿。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儿2个小时

>> 第3节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

>> 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然而,很多人会在潜意识中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被用来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一般地视而不见

>> 第4节 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

>> 有事儿做的人如果发现自己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话,就会很痛苦,甚至可能比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更加痛苦

>> 做事的人会因为效率低下时时刻刻体会痛苦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失望而无比焦虑。

>> 那究竟什么会导致一个人拖拉呢?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在于大多数人喜

>> 欢先做甚至只做自己喜欢的。挑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任务有最后期限要求并且有相应的质量要求的话,这种做法将必然导致拖拉。

>>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a.短期:求助于他人;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 如果,你是个团队的管理者,那么

>> 你的策略可能就要做出一点点的调整——如果把你的整个团队比喻作一个人的话,那么你就是这个团队的“头”。于是,你就要花很长时间分析每个人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并非他声称擅长的)以及真正不擅长的是什么;而后花很长时间分析每个拆分出来的小任务所需之技能,之后的事情就不言自明了。

>> 健身馆里很多人来很多人往,却很少很少的人在坚持。真实的数字可能会让你吓一跳,一家中等规模的健身馆里,常年坚持的人数占总会员数量的千分之二不到。如果你是常年坚持的人,那你在健身馆里最常看到的是故作认真的面孔

>> 我常常观察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无法坚持——尽管他们和那些少数最终坚持下来的人一样,都有着良好的愿望。第一个可能性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不要说他们,实际上是谁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比如说,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用错误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以上,咚咚咚拼命跑,10 分钟之内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跳下来之

>> 后扶着把手喘气擦汗。事实上,有氧运动大约20分钟之内,消耗的往往只是水分,30分钟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可是,他们这样的跑法,永远不会有效——除了很累之外。当然,“累”这个事实,造成一种幻觉“我一直在努力”。

>>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跑到稍微气喘的地步,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 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哈哈哈

>我在健身馆里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锻炼。我认识的教练常常向我抱怨他们的会员想法太多不切实际。教练们的说法是这样的:“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长时间,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

>> 我在健身馆里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锻炼。我认识的教练常常向我抱怨他们的会员想法太多不切实际。教练们的说法是这样的:“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长时间,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所以,如果一个人25岁开始发胖,35岁来健身馆的时候身上有 40 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练帮他三个月之内减

>> 掉那些脂肪,这种要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当然,努力一点,可以把10年时间缩短为5年,甚至两三年,但肯定要比那些想一蹴而就的人想象的时间要长出许多倍。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总是幻想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因为,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现在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有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幻觉,别奇怪,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而这种本性使得人们不得不最终疲于奔命,于是,速食业也间接因此蓬勃发展;

>> 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你就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其后,你再看看你身边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就知道他们其实有多可笑了,因为他们一生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 规律的生活会使你自然地变得相对容易守时。规律生活的意思并不是一定要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要像军营里面的士兵们那般机械。如果,你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主要事件设定成规律的,那么你的整个生活就比绝大多数人规律很多了。

>> 应付这类尴尬的方法是每天至少检查自己的时间表三次,比如:一次定在上午10点,一次定在下午2点,最后一次定在晚上10点。如果,你已经养成记录你未来所需处理的重要事件的习惯,

>> 并且每天至少三次检查那些记录,慢慢你就会开始觉得那些总是迟到并且因此愧疚不已的人多么地可怜、可笑、不幸。

>> 据说,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实际上花费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哪怕计划者从一开始就明确地知道这个定律存在。如果,你上午10点半要与某个同事进行一次小的讨论,而你觉得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于是你把与另外一个人的约会定在11点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 在现代城市里,避免交通堵塞比放屁不臭还难。回忆一下你最近的几次迟到经历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人们一提到交通堵塞就多少有点儿或者接近失控了。所以,如果计划中需要涉及交通时间,一定要把交通时间估算好

>> 另外,如果你的行程中甚至包括飞行,那你就要知道了,飞机误点不仅很可能,甚至越是在你紧急的时候就越是肯定的。记住,意外总是发生绝对不是因为你的运气格外差,而往往只不过是因为你考虑得不够周全。

>> 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从不迟到,如果你见过这样的人请你告诉我——但我想你拿不出证据,因为你从来没有盯着谁看一辈子

>> 首先,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据统计,

>> 但是,我很快决定,不能因此削减自己的睡眠时间。因为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就好像车和车有区别一样

>> 打个比方,一天需要8小时睡眠的人要比一天需要4小时睡眠的人“油耗”超过一倍。而问题在于,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车,好像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就好像“姑娘当初生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说愿意!”所以,当我发现自己是一辆油耗非常大的车,那我就只好接受这个事实。

>> 不过,还是有应对方式的。当我最终找到某一貌似“无解”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总是很开心。我把自己的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后,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找个时间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点打盹30分钟。而到了下午6点左右的时候,再找个时间和地点

>> 打盹30分钟。这样,我削减了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竟然同样精力充沛。

>> 一个小窍门是,在打盹之前喝一小杯咖啡,然后迅速睡过去。这样的话,30 分钟后醒来的时候,那种脑子清醒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按时打盹,按时清醒,是需要锻炼的。我差不多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这种本事。而关于咖啡的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我知道有些人哪怕喝一点咖啡,就甚至会导致接连几天睡眠质量不良。

>> 其次,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 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在很极端的情况下依然

>> 支持你的肯定是也通常只有是你的家庭——无论你的家庭被你自己认为是好还是坏

>> 我的建议是,你应该随身携带一个本子,在这个本子里记录每一次你打电话给他们的时间——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特别经常联络的家庭成员或者亲属。如果你天天跟你的父亲或者母亲通电话,那就大可不必记录了。

>> 最后,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 在这个社会里生存,确实有一些人可以做到彻底独来独往,完全不依赖任何其他人,并且非常快乐。我能直接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斯蒂芬•金(StevenKing)。但他这么做有个前提,就是他是个天才,并且还是个勤奋的天才,所以,他的稿酬已经给他带来用不完的收入,而他的怪癖使得他在与别人交流时体会不到任何乐趣

>> 平凡的人终究有一天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不需要帮助,也偶尔需要安慰;就算连安慰都不需要,也可能会偶尔需要陪伴。无论别人是在陪伴你,还是安慰你,还是帮助你,他们都在花费他们自己的时间,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强求,除非人家心甘情愿。可是,人家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在你身上呢?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

>> 优秀的人往往

>> 获得更多的帮助。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人在潜意识里就会清楚,帮助优秀的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回报。于是,相信我,要想提高你的社交质量,你最好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 人们普遍并不自知。不自知到什么地步呢?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绝大多数司机坚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之上。如果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做一个实验,让你周围的人给自己的相貌打个分,最高10分,最低1分;那你就会笑着发现大多数人给自己的分数最低是6分

>> ,即便其中有些人的

>> 长相跟我一样惨不忍睹。有些心理学家辩解道其实这是人类大脑所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

>> 所以,就算你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也可能真的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也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不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你能够想清楚这样的道理,那么,就会明白自己的烦恼是多么无意义了。

>> 所以,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

>> 用花心思、花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因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  “我要是有钱就好了!”——可是你没有钱。所以,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 “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可是你已经结婚了。所以,无论你多么喜欢面前这个女人,只要你开始采取行动,麻烦就会接踵而至了。

>>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换句话讲,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

>> 大多的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他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因为他所使用的句型——决定了它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另外,“要是……就好了!”这种念头不仅无益,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个句型会衍生出一个很恐怖的句型——“要是……就好了!但,……!”

>> 我在与学生的大量交流中反复发现同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自卑。只不过,这些人恰恰因为自己在另外一些方面优秀所以才更不愿意表露出来,而其他人则会因为他们在另外一些方面优秀所以非常自信。

>>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假设某人——姑且称他为A——非常优秀。那么有一点是很容易想象的——A与所有的人一样,不大可能是完美的。更可能的是A在某方面非常优秀,而其他方面

>> 并不是非常优秀的,或者是一般而已,甚至低于平均水平。可是问题在于,优秀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标准过高,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应该相当优秀。于是,A所拥有的非常优秀的那方面(姑且假设100分制下可以打99分)相对于他所拥有的一般的那方面(65分)来看,差距太大——差距高达34分。

>> 而另外一个没那么优秀的人——姑且称他为 B——在某个于他来说还算优秀的那方面(80 分)相对于他所拥有的另外一个一般的那方面(60 分)来看,差距仅有20分。于是,从自我满意度来看,更优秀的A要比B承受更大的落

>> 差,如果只考虑落差本身的话,那么更优秀的 A 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尽管他无论在哪方面都实际上要比B更优秀。

>> 克服自卑的正确方式肯定不是“忘记缺点”,起码应该是“克服缺点”。因为有很多所谓的缺点是不可能被克服的。如果说,相貌丑陋,勉强还可以花上一些价钱整容的话,五短身材又怎么办呢?在任何竞技活动中,提前准备不足,而心肌又不够强大,肺活量也相对较差,又怎么可以仅仅通过“深呼吸”就可以改善心理素质呢?所以,那些“如何克服缺点”的说辞不仅愚蠢甚至可笑。

>> 其实,只要在不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大可不必苛求。“自卑”一下又怎么样呢?“自负”一下又怎么样呢?“虚荣”一下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仅仅不过是因为你“自卑”了一下,“自负”了一下,或者,“虚荣”了一下,你身边的人就受伤了,其实有问题的不是你,是他们——他们太脆弱了。

>> 所有的方法都需要花上一点时间精力才可以正确操作。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罗列一下。左面罗列你的优点,右面罗列你的缺点——花上一天时间也不过分,因为你要分辨“这个真的是我的优点么?”以及“这个真的是我的缺点么?”而后,再尝试着猜想一下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优点或者缺点的

>> 所以,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高额的金钱。

第1节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 我有严重的“课前恐惧症”——很多人并不相信。每次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左右开始,各种症状开始并发,手心发痒,头皮发麻,眼皮抽搐(有时候左眼,有时候右眼,有时候两只眼),后背可能开始冒冷汗(冬天也一样)……通常要到开始讲课差不多五分钟之后才能彻底摆脱这种恐惧的状态。从我第一次上台演讲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从来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只不过,我已经比较习惯它了。

>> 我并未能够克服恐惧,却还好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我甚至为此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强迫症的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足够多到实际讲课内容的两倍以上才会心安。不过,这样的恐惧倒也成了动力

>> 再次,是我父亲那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

>> “年科同志”后来的回忆里说,当时之所以可以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实际上是因为提前在脑子里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

>> 的次数,就能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所以说,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 提前准备的好处往往只有那些经常做提前准备的人才可能真正体会。

>> 我记得小时候读那些博学的人写的书,常常导致自己非常自卑,很纳闷“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连这个都知道的呢?!”比如,有人提到那个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在一百多年前还写过这样的文字:“详考交媾时筋络肌肉如何动法,涎液质点如何情状,绘图列说,毕尽无余,兼范蜡肖人形体,可拆卸谛辨,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使人皆悉其所以然。”

>> 素材积累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那么就甚至可以积累很多原本不可能想象的素材——惊喜连连

>> 于是,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是现实的、可行的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再更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

>> 举个极端的例子,甚至不夸张地讲,连男人的性能力都可能提前准备。所谓的性能力,往往与心肺功能紧密相关。于是,一个男人如果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不管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长跑三四次。几年之后,一不小心过了 30 岁,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无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仅仅因为一个万事提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可以做到一枝独秀。

>>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反过来,没有耐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不仅现实中如此,连故事中都是如此。仔细注意就会发现,所有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的主角都是充满了耐心的人,《基督山伯爵》中的爱德蒙·邓蒂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银行家安迪,《越狱》中的迈克尔·斯科菲尔德……这不是编故事的人胡说八道,而是,只有这样才最真实。

>>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

>> 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

>> 有次,在网上看到某个Blogger签名是这么写的:“我按我的想法写,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非要认为自己被误导了的智力半残者,对不住您了。”觉得太有道理了,觉得自己没机会与那些曲解我的人这样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 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

>> 前,需要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惊醒了,发现自己原本的态度和想法是不对的。

>> 每当我的话被曲解的时候,我就尝试着把自己的不耐烦先放到一边—

>> 再次体会到,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多对学生耐心一点,最终竟然是自己获得的更多。

>> 在Horchow的电脑里,有一个名册,里面有1600个人名、地址,以及相应的备忘,备忘里写着第一次遇到这个人时的详细情况。“如果我在跟你聊天的时候,偶尔提及了你的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那么我就会把日期记到这个小本子里。

>>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

说得很对,可惜往往是要年纪越大越有耐心

>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

>> 我自己就不是个天生很有耐心的人。但,多多少少,在一些方面显得比周围的人有更多的耐心,也因此收益颇多。仔细回想,这跟我很小的时候学弹吉他有相当大的关系——感谢我的父亲在我 11 岁的生日那天送我一把木吉他。尽管最终弹得也不是很好,但是,那样的练琴经历告诉我,哪怕为了弹会弹好一个小节,都可能要练上几十遍,

>> 再加上后来的自我欣赏几百遍才行。多多少少,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做事的时候不怕重复。如果说,天分是那2%的“咖啡粉末”,也需要那98%的重复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清香的咖啡。

作者这种思路真是有趣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流行了千百年。很令人怀疑的是,这句话在这千百年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少壮努力”的人数,或者多大程度上减少了“老大伤悲”的人数。

>> 这么有道理的话,为什么总是并不起作用呢?合理的解释是,需要太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很难传递,就是因为缺乏现有的经验作为支撑。而想让一个孩子去真正理解“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的这样一个道理之所以无比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类似的现有经验”,还恰好有着相反的“现存经验”。

>> 事实上,我的观察是,几乎所有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粗暴简单而又愚昧地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和“现存经验的作用”。

>> 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定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而后

>> 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大约七岁前后;其次,重点应该起码两三年之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

走向独立走向自由——《把时间当作朋友》策划手记

>> 朋友们谈起看了这本书后的感受,有的是震撼,有的大呼过瘾,还有人扪心感慨,我也有同样感受,但当我在看第二遍、第三遍,乃至更多遍时,内心出现了烦躁与惶恐的情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