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线教育战火再起,这次被“盯上”的是大学生群体》

摘自《在线教育战火再起,这次被“盯上”的是大学生群体 》,作者:晓枫说

链接:http://www.woshipm.com/it/811492.html

进阶的教育:除了智能,变化的还有什么?

孔夫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现代的眼光看,孔夫子大底应属于传统教育,孟夫子则有点在线教育的意思了。

最近几年,与因材施教最贴近的应该算教育行业盛行的“名师一对一授课”,不过这种形式规模不经济,必须要很高的客单价才有得赚,无论授业师傅还是求道弟子其实都很累。在线教育的兴起,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家,录播、直播等形式一下子把规模瓶颈、时间空间桎梏突破了,但似乎与“众乐乐”还有点距离,距离在于——一是效果,二是形式。

效果无法“众乐乐”其实不难理解,前几年在线教育的所谓1.0时代,主要在于解决教育的地域和时间问题,对效果的追求还没有被放置在核心位置,录播、直播等形式也无法有效解决这一点。智能教育的出现,则有可能是一个撬动“效果”的新开始,虽然目前AI+教育的融合尚处于浅层次,大多还处于自适应学习范畴,在智能化程度和交互程度上也还远远不够,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和规模经济并行不悖的趋势,达到“众乐乐”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常说,一个行业的变革进阶往往是多方位的,产品、技术甚至是营销层面可能都在同步适应、同步变化之中,由此逐渐呈现出一个崭新的行业面貌。教育行业这个慢产业也不例外,形式上的“众乐乐”正在快速发生,众多教育企业正不断通过快营销来加速教育进阶,最明显的现象是,近一两年来,众多教育品牌开始频繁与大牌明星、综艺节目、网红直播等发生关系,姚明、李娜、胡歌、刘涛、孙俪……相继成为教育品牌形象代言人,而跨界直播节目秀等新形式也不断出现,明星、段子手、名师等网红元素开始变得水乳交融起来。

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教育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严肃的、刻板的甚至是乏味的,原来教育竟还可以这样?

教育确实还可以这样,随着90后甚至95后消费群体的崛起,无论是教育行业或是其他,本来就应该这样,尤其对于目前的大学生市场而言,用这些新消费群体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消解品牌和用户间的距离感,来强化他们对智能教育产品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几乎是势在必行。这既是对新消费群体变化的适应之举,也可以说是培育用户习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然选择。

而教育行业新一轮的“免费”策略实质上也属此列,可以看到的是,新一轮的用户习惯培育已成为教育行业正在发生的宏大故事。不过,不同的是,这次让用户接受的——是一个看起来越来越有效、也越来越酷炫的教育行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