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趁早效率季的时候知道的《奇特的一生》,战隼谈到时间统计法对他的影响。
作为一名拖延症晚期患者,太想拥有一方治愈的良药了。因此抱着这个目的也去翻看了这一本书。
其实这是一本关于前苏联著名学者柳比歇夫的传记。介绍了他的身前身后事,最为出名以及为世人所推崇的当然是他的时间管理法。讲真,除了极少数有着强烈目的的人,他的这个时间管理办法真的不容易坚持。比如说他在1964年4月7日一天的日记: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五名带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带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瓦拉写信——2小时45分。(0.5)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4月8日的日记: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8日。分类昆虫学:鉴定带蛾,结束——2小时20分。开始写关于带蛾的报告——1小时5分。(1.0) 福建工作:给达维托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6页——3小时20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刮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消息报》——10分,《文学包》——20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听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45分。跟记账单一样去记录每天时间的花费,连续56年如一日,简直要疯掉有没有?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有什么意义?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怎么会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啊?然而,得益于这种强大的时间管理方法,以及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重要的是远大的目标:在20多岁的时候就确定了要把余生贡献于昆虫分类),演绎了传奇的一生。且看下面从百度得的信息: 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他不顾政治迫害,做了大量工作来反对和批评当时属于苏联生物遗传学主流的李森科主义。还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生物分类学。在书本中有一段描述让人觉得很感动。在柳比歇夫的葬礼上,来了很多人,每个人都谈起自己对于逝者的了解以及评价,这一个说他是数学家,另一个说是生物学家;这个说他在美学上有独特的见解,那个却认为他在文学上颇有建树。最后大家愕然发现,其实自己只是认识柳比歇夫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综合起来的才是立体的、高产的柳比歇夫。这个就很厉害了。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试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吗?我曾经用过趁早的极少数手册,这个应该相当于柳比歇夫的精简版吧,也是每天详细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费,看看自己高效的时间在哪里,时间黑洞在哪里。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反而觉得是一种累赘:因为我不能详细知道自己每个小时在做什么,甚至在想这么做的意义何在。于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这反映了我自身的几个问题:一是没有远大的目标或者是想要强烈实现的梦想。不知道为什么要管理时间,这是最糟糕的。二是没有耐心去坚持。在我看来,时间管理法或者效率手册,以及市场上很多时间管理APP,使用得当都是你实现梦想的神助攻,前提就在于,你有梦想。
你的梦想是什么?找到并确定自己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然后日复一日地去执行,管理,总会看到开花结果。因为,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