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章.彷徨——十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做多了才发现自己原来早已陷入了窘境。

有个比方这样说的:

人所了解的其实是一个圆,当我们不停地汲取新事物的时候,自己代表“知道”的圆在扩大,同时我们接触“不知道”区域的圆周也就变长了。

当写下苏轼,参杂着容若的情愫时候,自己也长高了一截。知晓了,苦寒不再是简单的人走茶凉;孤寂不再是唯一的承担辛酸;而豪迈也不再是自己那随性的指点江山。

其实自己是个一直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只能这样简单的思考一些单一的片段,大是大非面前自己就废了。有时候自己读起前十三片时都会傻笑,自己痴到家了,怎么会感受到这些,并且还记录了下来。

现在朋友说我不实际,那是我好几年前就预见了的,我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的弊端,软肋,但是我无可奈何。

这就是我,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了,不论结果会是什么,我还是想不要他人参与的。如果是苦的,那就让我来吃吧!如果是甘的,那大家就当我还是平凡的我,这几年都没有改变。

2010-1-8于重庆大学A区

注:

2017-7-6晚;

我开始有机会和朋友分享着我的门径之道。

时至此章,生活无奈与社会属性责任的双向挣扎让我念念如芒在背。

但浮生自闲,扒开周遭种种,活下自我却是我终之归属。

佛说美女是魔;

凡凡红尘,非人人是佛,如实观照的解答,美女就是美女,何来魔一说呢!

主观主义打头阵的当下,难道你看美女就是美女,与魔就无关了吗?

如此的矛盾却应是有门径可寻的;

美女是什么?

北京是中国的城市,但不能说中国的城市就是北京。好比我们看自己的女儿姐妹,即使再年轻漂亮也不会源起与美女的认识。

即是美女。

人之见美女皆会起心动念,否则一反常态,世人皆会道之有病。

但反过来想想,起了心动了念难道就没有病了。

手只会攥拳,只会伸掌,都是有病,自如才正常。

魔,不是为了跟谁论是非论道德,是要告知红尘之人起烦恼的因,为的是我们能了心苦不起苦。

证到此处,或许掐掉源头,不起心动念该是能断了因果。

何尝知,不起心动念的念也是烦恼,并没有因此而少却一个因。

这是戒,戒又未尝不苦呢!

自在如我,了心苦不起苦。

传统文化的责任压迫着我们直不起腰杆,我却臆想自如。

或许有句话更来得适合我;

更高级的这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我想孤独,而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找不到我的同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