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于中国。但人们对茶的认识及感悟却千差万别。不仅国外如此,就是国人也是如此。对一款茶的好坏优劣评判,大都只停留在观其色而品其味,研其形而究其质。如此而已。就是日本茶道,在全盘继承中国唐宋茶艺的基础上,通过对茶的种、摘、蒸、制而深入探索抹茶(点茶)、煎茶的方法规律,并在品饮中感悟茶之精神。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由此提出了日本茶道“清、敬、和、寂”的思想内涵。但是,也仅仅限于对茶品、茶质的认识和对茶道环境、茶道程序以及品饮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思想启迪。事实上,茶品茶质的优劣,直接和茶与自然、茶与人的互动息息相关。即茶的好坏,与自然环境的调润,与人们用心聚神的栽培、采摘、制作和沏泡息息相关。茶与自然、茶与人之间存在着阴阳互通,气息相联,由此产生了茶的内在气质。也即道家概念中的阴阳之气。
中国茶,在人们眼中往往注重于茶的色香味形,再就是一款茶的身世和历史。从中国几千年茶和茶文化历史的发展渊源看,茶的制作工艺,除了通常的色香味形和历史传承的手法技艺等外在品质标准,茶还有其内在的品质要求。其内在品质,除了茶本身应有的丰富内涵物质即理化指标之外,其精髓还在一个“气”字。即我们为之探寻的“茶气”。
“气、血”乃中华医学研究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家文化的灵魂。中医理论在上古时期就成为了道家文化的基础,道家则把中医文化逐步哲学化、宗教化。“气穴”是中医经络学的关键,五行六气之“精气”又是道家阴阳学说的平衡点。“精气”是万事万物发生的根基,有“精气”就生希望,有“精气”就有生机,有“精气”就一方吉祥。人与天体自然,人与世间万物,以金木水火土之阴阳五行,构成道家大宇宙与小宇宙之间相生相克,矛盾对立而又相辅相存之无限轮回的周易理论。道家认为,万物相联相通,相互之间存在阴阳相生相克,气息相通相连。在道家文化中,万物皆有灵性、灵气。茶也不能例外。
茶,从炎帝神农氏发现时就贯穿于中医和道家的历史文化中。认为茶是药,是仙草,是神水,能治百病,能通气穴,能提神醒智,“苦茶久食益意思”。因而从传统中医经络学和道家阴阳学说的角度,一款好茶,除了其传统意义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茶的色香味形,以及现代意义上茶的內涵物质外,在茶的内形中还存在阴气与阳气的交融,即“茶气”。
“茶气”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现象。一款好茶,往往与阴阳平衡之“阳气”充足有关。有老茶痴在品鉴茶的好坏时,除了品鉴茶的色香味形外,还会评价茶气足不足,甚至能喝出一款茶的采摘季节和采摘的时辰,能喝出“茶气”。其实,老茶痴所说的“茶气”,是指茶的鲜嫩度和健康度。气饱则茶嫩,气足则茶鲜。实践中,茶气的形成通常会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会在茶树的生长,制茶的过程和沏泡茶汤的方法三个重要阶段产生。
一是在茶的种植与采摘中产生。陆羽在《茶经》中描述,上好的茶树是生长在风化砾石的土壤,向阳的坡面,树荫之下的。上等的茗茶应该是紫为上、绿次之,卷为上舒次之。这一论述,表明茶树生长的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土壤结构及光照强弱直接影响茶的优劣。净土、阳光、空气、生态是优良茶树和茗芽生长的基础条件。这一基础,风和日丽,阴阳平衡,阳气充足。同时,采摘茗茶的季节时辰更是“茶气”形成的关键。应该说,采茶的传统节气无人不知,大多数人都知道春茶好,明前茶好。但为何而好却不一定明白就里。事实上,传统的采茶季节并非只在清明节前,也并非只在春天。而初春、初夏、初秋都是采茶的好季节,甚至在低纬度地区初冬也是采茶的季节。由此才有了中国传统茶品中的春茶、夏茶、秋茶,乃至冬茶。每个采茶的季节、时间都是阴阳轮回的佳时良辰。良辰,阳气充盈。更有讲究的是,除采茶的季节性外,还有采茶的时辰条件。传统好茶的采摘要求极为讲究,月亏日不采茶,阴雨天不采茶,雨水芽不做茶。相反,晴朗之日、满月之夜、卯时之晨,成为了采摘好茶的良辰吉日。晴朗之日空气流畅,富氧充足,阳气丰沛;月亏月盈直接对海洋潮汐乃至天下万物均有影响。因而月亏则阴,月盈则阳;卯时,是指凌晨5时至7时,正是日始、破晓、旭日之时。朝阳即将出山,明月尚未西沉,此时日月同辉,阳气上升而阴气下降。在朗日、圆月、卯时,茗芽挂露而醒、带露而摘,茶之阳气充盈。道家认为,雨水与露水不同,露水在晴朗之晨,在大气阴阳冷热的交替中由空气而雾,由雾而水。因而露水是无根之水,是灵洁之水,是阳气之水,充满精气。其洁净、纯粹、无瑕。带露的茗芽自然阳气横生……
二是通过茶的制作人与技艺产生。曾经,一位国茶前辈在教导爱徒制茶时,语重心肠地说了一段普通却深藏哲理与玄机的话:做好茶要用善心,做好茶要聚精会神,做好茶要淡然自然。做好茶,靠的是火,是铁锅,是手。烈火铁锅为阳,人体五指为阴。当你做茶的时候,天地就在一锅之中,乾坤已在五指之间。这烈火铁锅与五指之间已形成阴阳磁场,翠绿芬芳的茗芽就在八卦之中。茶芽在五指间有节律的转动而上下旋转翻腾,犹如八卦之阴阳。这茶在烈火中,铁锅上,五指间,善心里;这茶在天地间,乾坤中,阴阳间、磁场里蒸腾升华,浓浓香茗由此形成,“茶气”自在其中。在民间,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制好茶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凡是由未出阁的少女或者上了年纪的阿婆一手采摘一手制作的茶,往往品质上佳。“姑娘茶”、“婆婆茶”即是。山村少女,心灵洁净、心底善良、心灵手巧,心无旁骛;乡村阿婆,饱经风霜、历尽艰辛、清心寡欲、心手专一。在道家,女为阴。而在远离繁华尘土之乡,少女阿婆阴而无瑕,阴柔寡欲,心无杂念。她们采茶制茶,与大自然之阳刚气息交融,聚阴阳五行一体,故能做出佳茗好茶。
三是通过茶的沏泡人及操作流程中产生。中国茶,种类很多,沏泡方法亦多。根据采摘的季节不同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甚至冬茶;根据种植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根据茶的色泽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非发酵茶、微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根据茶叶的保存方式可分为鲜茶、生茶、熟茶和陈茶;根据茶的形状可分为末茶、散茶、饼茶、团茶、块茶、砖茶、珠茶、球茶等。不同类别的茶,工艺不同、口感不同、功效不同。但无论何种茶,都需要沏泡。因而茶离不开水、离不开沏泡人、离不开沏泡的技艺方法。这水、人、技艺与茶形成了互动,互动中产生阴阳五行的关系,互动中也是天支地干的八卦运行。由此形成“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