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题目是《如果亲人患了绝症,我们该不该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这其实是一个探讨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死亡的问题。
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连一向嘻嘻哈哈笑声不断的《奇葩说》录制现场,也呈现出与往期完全不同的严肃气氛。不管有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悲伤的情境,只是听着别人诉说面对绝症亲人时的痛苦,大家都会感同身受地潸然泪下,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宿命。
作为一场辩论比赛,正反方都从各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无论哪种理由,背后都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生死观和对待死亡的态度。
中国人大多是听不得“死”这个词的,“死”永远是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说到“死亡”,马上就会产生厌恶、恐惧、痛苦和绝望的感觉,这些都是从我们文化基因里带来的。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回避的态度,让死亡的神秘阴影一直笼罩在中国人心头,让我们对死亡产生忌讳的心理,尤其是面对亲人的死,我们更加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而西方因为有宗教信仰,所以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人类最终归宿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对待亲人的离世,所以我们在影视上看到的西方葬礼基本都是平静肃穆的,很少看到声嘶竭力的痛哭场面。
除了宗教信仰,哲学也为西方人提供了平静面对死亡的另一个出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研究哲学是练习死亡。”亚里士多德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三段论:所有人都注定要死。既然死亡是每个人的宿命,我们更应该以学习和思考去追求生命的不朽。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而我们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基本上是不去触碰的。我们平时几乎不去思考死亡的意义,当它某一天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得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再加上儒家文化一向重生轻死,使得中国人认为寻常的死是没有意义的,是世俗生命的彻底破灭,这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悲哀和恐惧。
也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些观念,才使得我们在面对死亡,尤其是亲人的死亡时如此痛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患了绝症的亲人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死亡的意义。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正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既然生和死都有意义,我们可以为生而满心欢喜,也不必为死而过于伤怀。
亲人的离世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跟这个俗世的关系完全终结,他们依然在影响着我们。就像高晓松所说的:“我鼓励你撑下去,但是我尊重你的选择,我要告诉你一句话,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的,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最后,我觉得中国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们的教育过程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一课——“生死教育”,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自动补上这一课,并把科学的生死观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早早了解死和生的意义,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死亡,更加懂得时间的宝贵,更加明白只有珍惜光阴,多做有意义的事,才能提升有限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