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街百年往事——赵老翰途中遇奇人
赵老翰沿着老伯告诉他的另一条路,向北走去。这条路比较难走,因为进入山区,没有像样的路,都是人走过的羊肠小道。这条路上遇到的人比较少,赵老翰只能忍饥挨饿了。这一天,赵老翰来到一个山坡下,忽然发现半山腰上有炊烟升起,他摸了摸饿得饥肠辘辘的肚子,鼓起勇气上山了。
赵老翰上的这个山,山脚地面浑厚阔大,周围是林木茂盛,古树参天。所谓上秀下丰。当他来到山腰,看见炊烟升起的地方,这是一个山坳,被两旁形状相称的山丘环绕,背后往上有近百米高的山峰。山坳中间貌似有一石台,炊烟就是从这里升起的。再往前走几步,赵老翰看到了茅草屋,正好一人从屋里出来步入石台上。这时,他发现了上来的赵老翰,站在火堆前仔细观看。
赵老翰见上面的人注意到了自己,马上加快他脚步,很快来到这人面前。到了跟前就说:“大收你好咧!”
“好!好!咋就你自个儿来上关东呀。”
“是腻,就我自个儿来咧。前不遭村后不遭店腻,讷看见这疙瘩冒烟咧,讷想找点吃地腻。”
那人笑嘻嘻地说:“你到是挺会找地场啊。听口音是京东那疙瘩的人腻。”
“是腻,讷是乐亭汤河胡林张庄地咧。”
“来吧,小伙子先坐下歇歇,我给你拿吃的。”说完就找了个碗,打开火堆边给赵老翰盛了一碗高粱米饭。
看着高粱米饭,赵老翰咽了咽口水说声“谢谢大收!”就接过碗来就大口吃了起来。
那人笑咪咪地看着赵老翰狼吞虎咽地吃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东人,和你一样上关东讨生活。不一样的是,我即没想种地也没想做买卖。早年,我遇一奇人,教我一些易术,我就靠给人算命过活。”
赵老翰太饿了,只想到吃饭,听这话才仔细端详那人,觉得他面目慈祥,目光深邃,仿佛看人都能看到骨头里去。这才郑重地说:“那讷得叫你师傅咧。”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叫我师傅也可,不过我不是出家人,不过爱好这些东西,觉得这玩意弄起来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说完哈哈一笑,又说:“其实离老远我就看见你了,见你相貌奇特我都惊呆了。小伙子,你前途无量啊。”
赵老翰听到这话脸红了:“师傅,你可别这么说咧,讷这么大岁数只念了几年私塾,在家里熬不过去咧,实在没法咧腻,讷只好上关东谋求生路。”
“我知道,上关东来的不是家乡遭灾了,就是想发财的。在山上看得多了,也有到我这疙瘩找吃的,可惜好多年过去了,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相貌。所以,我要给你断一个,看我的判断对不对。哦,对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山东海阳人,随老乡一块上关东来,走到这疙瘩跟你一样上山来,也是我有缘,遇到我的师傅,他说看我这个面相是有缘人,就收我为徒,问我愿意不愿意。我一看,跟同乡再往北走也就是在地里刨食吃,还不如学一门手艺,于是我就叩首拜师了。学了一年有余,师傅他老人家云游去了,就把这个地场留给了我。我姓季,季泊潮字清虚。因字清虚,人们以为我是出家道人,号清虚。哈哈,也好,我也懒得解释。”说到这儿,看赵老翰把饭吃完了就问:“小老弟,吃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