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成功来自勤奋。
【素材】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第二、积累的重要。
【素材]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几部书了,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思路连上来的。”
第三、学会克制。
【素材】凡·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里,他陷在巨大的恐惧之中。颤巍巍的铁索嘎嘎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凡·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了?”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第四、珍惜时间。
【素材]俄国著名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
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他认为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下午两点至晚上六点,在这段时间里他认为做较轻松的工作为宜。如写书评或各种笔记等。第三天是从晚上六点到夜里十二点,用来参加会议、看书。他说,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第五、热爱。
巴斯德,19世纪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他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把科学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一次,一艘停靠在波尔多的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巴斯德闻讯后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有人问他:“你难道不怕危险?”巴斯德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有什么要紧?生命处在危险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为了能使其他人活得更好,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做一次试验。”当他来到港口时,检疫人员坚持不让他上船。巴斯德恳求说:“请宽恕一个学者追求科学的热情吧!”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检疫人员。正是靠这种执著的精神,巴斯德才在传染病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科学成就。
第六、勤奋与学问。
[素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种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越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王国维所引词句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柳永《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第七、呵护梦想。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一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第八、思考的作用。
[素材]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
第九、失败是最好的指南。
【素材]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成功和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它是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谁能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货、貌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的正确。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的时候,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说着错误的方向,并提示我们:转过方向去,对面便是成功。
第十、转化思维
【素材】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正在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于是,他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
第十一、互相理解是交友的桥梁。
[素材]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友谊,长期以来传为佳话。公元815年,元稹降职为通州司马,白居易寄给元稹的诗是:“蒲池村里匆匆别,澧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不数月,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闻听后,写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深厚的感情溢于言表。他俩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形成中国诗歌史上自然流畅的独特风格。白居易有诗写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时,两叶浮萍大海中。”
第十二、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理解。
【素材】南宋理宗淳佑元年,两浙转运判官王野受到别人的谤议诬陷,被罢了官。回到家中,因母亲年纪大,怕她难过,就假称自己要调运别处去做官了,想以此来让母亲高兴高兴。母亲说:“你罢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当初你的父亲(王介)因为直言敢谏,触犯了当权者,被贬谪流放。现在你又是这样,我正为你能继承父风而高兴,还有什么忧愁的呢?”王野对母亲的理解感到高兴。
第十三、互相理解需要博大的胸怀。
[素材]吕夷简对皇帝宋仁宗说:“范仲淹是个有才能的人,朝廷若想用,就应该重用。”宋仁宗说:“他可反对你啊!”“他虽然曾经反对我,”吕夷简说“我的确也是有毛病的,再说他也是为国家着想啊!”“好吧!”宋仁宗同意了。不久,宋仁宗就升范仲淹为学士,任参知政事。范仲淹到任后向仁宗建议十事,主动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等,受到皇帝的信任。人们议论纷纷,说:“吕夷简不念旧恶推荐范仲淹,真是个为国家着想的老人啊!”范仲淹明白自己所以能施展抱负,是由于吕夷简的推荐,非常感动。他跑到吕夷简家里当面请罪,说:“过去我多次指责您,想不到您还提拔我……”说着,眼睛都红了。吕夷简安慰他说:“大家都为国家着想啊,有什么说的呢?”
第十四、互相理解是缓解矛盾的良药。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称为“张宰相”。张英的安徽桐城老家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府第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第,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家明知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地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依仗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是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3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3尺筑墙。叶家得知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的行为感动,也将自己宅院围墙主动后退了3尺。这样张、叶两家就形成一个6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个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6尺巷。
第十五、宽容别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素材]吕蒙正最初入朝廷时,有个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能当参知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到,走了过去。可是朝中同事深感不平,要去查问那个官员的名字,吕蒙正急忙阻止说:“还是不查谁说的为好,如果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我就终身不能忘记了,还不如不知道更好,这样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人们都十分钦佩他宽宏大量。
第十六、宽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官渡之战,曹操把袁绍打败了,缴获的大量战利品中,有不少自己的部下过去写给袁绍的表忠信。信中的内容大多是贬低曹操,表示希望投袁。有些谋士向曹操提出建议,把这些怀二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以儆效尤。那些曾想叛曹投袁的将士,则惶惶不可终日。不料,曹操却下令,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不追究任何人的过失。曹操对周围的将士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连我亦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这表现出曹操宽大的胸怀。
第十七、谦虚是一种豁达大度。
[素材]据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夜晚在禅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他知道禅院里有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禅师不声不响,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着。不一会,果然有位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小和尚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不知所以。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第十八、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好美德。
[素材】彭德怀受命于危难之中,毅然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抗美,在朝鲜与美国侵略者展开了生死搏斗,胜利一个接一个,捷报频传,祖国人民欢欣鼓舞。一天,一位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为了表达对彭德怀的敬意和歌颂伟大的志愿军,在志愿军总部的山坡上构思一首歌词一《彭德怀将军之歌》。他思索着,涂写着,没有觉察到彭德怀已经走到身边。“小同志,你在写什么?”他抬头一看是彭总,赶紧站起敬礼,把稿子递给彭总。彭总看了一遍,说:“拿笔来,我给你改动一下。”他把笔递给彭总后,只见彭总在“彭德怀将军”五个大字上“刷刷”画了二笔,并在上面写了“战士”两个大字。歌词的名称就变成了《战士之歌》。面对小战士不解的眼神,彭总亲切地说:“真正功勋大的是那些战士们,是他们用枪炮消灭了敌人。当然,我为战斗的胜利也做出了贡献。相比之下,还是战士们的功勋大啊!你去写他们吧!写一首优秀的《战士之歌》!”
第十九、谦虚谨慎的人能获得朋友的尊重。
[素材】《新唐书》是欧阳修和宋 祁合写的。欧阳修完成纪、志部分,宋祁完成列传部分。按照旧例,作者只署官职最高一人的姓名。欧阳修官职高,理应署上欧阳修的大名。可欧阳修坚决反对,他说:我怎么能掩盖和夺取别人的功劳呢?于是分别署名:纪、志题欧阳修撰,列传题宋祁撰。宋祁听说后,感慨地说:“此事从所未闻也!”
第二十、谦虚谨慎是做人的准则。
【素材】辛弃疾,是南宋极负盛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豪放激昂,慷慨深沉,风格多样,这与他的虚心学习是分不开的。一次,在宴会上,一位歌女咏唱了辛弃疾的两首新作,众人一齐喝彩,赞扬辛弃疾的词写得好。辛弃疾得意之余,请在座的提意见。在一片颂扬声中,年少气盛的岳珂(岳飞的孙子)猛然站起来,毫不客气地批评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辛弃疾很有雅量,高兴地说:“你真是一语破的。”
第二十一、谦受益,满招损。
项羽原先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韩信、张良这样一些良将谋士都曾经辅佐过他,后来人家看他“骄”成那样,听不进别人意见,就纷纷离他而去。就是一直尽忠于项羽的很有谋略的范增,因为向他提了很多建议和意见,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一气之下挂冠而去,病死于彭城。骄傲使项羽最后处于“四面楚歌”之中,只得自刎于乌江。
第二十二、感悟生命
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一《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把握生命》
第二十三、把握青春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么?青春需要好好把握。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风吹过时,回想过去,自己的认真把握,干好了该干的每一件事,至少“这”也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交待。将青春握在手中,将希望铭记心头,带着希望与梦想,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之辉煌。一《把握青春》
第二十四、心怀感恩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一《把爱心带给他人》
第二十五、掌声
平淡人生也有舞,凡人小事也有歌。成功是心弦弹拨出的进取旋律,成功是平静的情感之湖投进点滴进步所泛起的阵阵涟漪。品味自己哪怕是极小极小的成功吧,无人喝彩又何妨?一《掌声为自己响起》
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叶花瓣。恩赐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而掌声比恩赐更重要,精神的鼓励激励着每一个孤独无助的人。一《人生需要掌声》
第二十六、宽松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第二十七、奋斗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第二十八、感动
带着感动出发,每一天都会将行囊充实,无论是喜还是忧。我都会觉得那是自己阅历上的一个个字码。
第二十九、奉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什么是豁达……走近诗人,与诗人同行,让诗句提升我的思想,慰藉我的感情,净化我的心灵。
第三十、欣赏
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