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基本面的悲观
2012~2014年市盈率10倍,但利润却可能是顶峰利润。
悲观投资者认为
当时经济正往下走,且可能会下一个大台阶。
而中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和净利润目前处在一个高点。这件事需一分为二地看,当时的经济结构与十年前完全不同,十年前打价格战,群雄混战,没有企业有定价权,当时至少很多行业群雄混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很多企业有了品牌,有了规模优势,做一个新企业超越他们挺难的。
想法:不通俗的看待问题,不同指数指标可能相互影响,但需要分析市场环境综合考虑问题。不同环境,形势下,问题看法也会不同。
时代不同,净利润率提高有原因。
例:2000年时,美国净利润率位于前50年里最高,又有安然、世通等一批公司在做假账,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1999年美国普标500指数的利润属于高点,未来一段时期内难超越(净利润率位于历史高点,还出现会计赤裸造假)。但几年后普标500指数的利润就超过了1999年水平;2011年金融危机刚过,净利润率又创了新高。
随着世界慢慢进入一种胜者为王,赢家通吃的年代,会发现一部分公司具有强大定价权:能够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想收什么费就收什么费。
投资角度看:有霸王条款的公司是好公司,有定价权。
竞争激烈的行业服务姿态低,辛苦却赚不到钱。
要找竞争不激烈,赚钱容易的公司,这样行业和公司确实存在,但不多,大概有5~10个行业有这样公司,长期看,这样公司赚钱的概率大的多。
就如巴菲特所说找“傻子都能管”的公司类似,许多大公司每年利润几百亿,几千亿,但不见得是靠管理层的本事,谁都能做管理层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很多人担心顶峰利润。虽说当时很多行业销售出现负增长,创造不了顶峰利润,但不用特别担心顶峰利润原因在于
有的行业的公司5-8倍市盈率,即使是顶峰利润,到谷底时利润下跌一半,7倍顶峰利润买入,到谷底利润时估值也只有14倍,没什么好怕的,利润跌一半时候再买肯定比现在好。
但如果利润没下跌,怎么办?
世界不断变化,静止不动,就会被人家落在后面,有一定资产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财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才最容易保值增值。
过去十年,最好无疑是房地产,但今后十年会是什么样? 过去是一面后视镜, 没有那种只涨不跌的资产,特别是大类的资产类别,周期常为十年、二十年。过去十年是涨还是跌跟今后会涨还是跌,并不一定相关,关键是这个东西是不是物有所值。比如收购一家企业,年赚1千万,几千万卖,买不买?如果是上市公司,一年100亿利润,700亿市值卖,这公司占行业50%市场份额,没人竞争,当然买。
市场在五六千点时候,大家都不怕,而当时2000点怕的人反而很多。当大家都意识到这只股有风险的时候,这个风险就不大了,很多危机都是在来不及提防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而大家担忧了很久的风险,反而不一定爆发。
很多人做股票,先满仓,跌了、痛了的时候就清仓。
投资与痛无关,关键看是否有投资价值。例6000点买入,跌4000点左右已经痛了,放下还可躲避一点风险(止损),但如果跌在2000作清仓,就晚了。痛不痛跟你决定多少仓位不应该有关系,但多数人就是亡羊补牢,羊跑了再关门,跌了就砍仓。股市羊与传统羊不同,股市羊进进出出,亡羊补牢有时未必是好事。不建议投资中总是高歌猛进,总是追涨杀跌。
一分为二的的看待投资风险:
一种风险是本金永久性丧失风险,一百万投进去,损失十万二十万,再也不回来。
另一种是价格波动的风险,短期会跌但也会涨回来,波动的风险是投资者必须承担的。
本金丧失风险属于高风险低回报,风险越大最后亏钱的概率就越大。而波动风险属于高风险高回报。
价格=市盈率×利润,影响价格因素就是市盈率和利润,所以永久性亏钱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市盈率的变化(例日本70倍市盈率跌15倍,就是永久性的压缩)。另一个是利润在历史高点的时候, 夕阳行业就有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
12-14年10倍市盈率,作者认为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比较大,本金永久性丧失风险不大。香港美国市盈率是在8~22之间波动,中位15,中国在10~25之间波动,中位17,因为我国增长比其他国家快好几倍,所以中位数我们应该能够比其他国家市场好一点。10倍买入,不一定是最低点,也有可能跌倒8倍。不能承担风险的话,1000点时也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