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十二)腾讯产品总监:产品经理成长之道

内容主体整理自馒头商学院“产品经理成长之道",部分图片与资料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互联网产品

一、产品的概念与发展

1. 产品的概念

  •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即“过程”的结果。
    • 用户与机器的输入按照产品的规则相互作用,产生某种结果。
  • 产品的三个层次
    • 核心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直接利益与效用;
    • 形式产品: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物质实体外形(矿泉水瓶);
    • 延伸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额外服务等。

2. 产品的发展过程

  • 灵感•创意
  • 实现•上线
  • 营销•品牌
    • 互联网产品发展主要集中在上线与营销,实现快速迭代。

二、互联网产品的本质

  • 本质:为人提供服务。

  • 服务顺序: 一小群人 -> 一群人 -> 人

    • 人群切入点:粉丝,核心用户,对竞品深恶痛疾的那些人;
    • 案例:搜狗切入点是那些对输入网络词汇有需求的人;而QQ输入法切入点是那些对搜狗输入法皮肤、捆绑厌烦的人,主打响应速度。(全面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必然是臃肿的,这些是细分与垂直的突破点)

三、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思维顺序

1. 天时:顺应市场

  • 市场趋势是什么?

  • 台风来了猪会飞,台风在哪?

    • 保持市场与商业的敏感性,等风来,迎风起?

2. 地利:团队优势

  • 相比竞品,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

  • 台风来了猪会飞,什么样的猪才能飞?

    • 时刻准备的猪才能飞,才能扶摇直上,否则只会刮到黄埔江里。

3. 人和:对用户、团队与自己的全方位把控

  • 产品的用户画像准确吗?
  • 你了解自己的用户吗?
  • 你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诉求吗?
  • 你,了解自己吗?

四、互联网产品VS传统产品

1. 相同点

  • 本质相同:为人提供服务

  • 操作流程相同:

    • 开饭店:选有竞争力的领域,如川菜 -> 市场调研,确定自己优势 -> 选择有利位置,装修风格 -> 菜单确定,试营业
    • 做APP:选有竞争力领域,如做饭 -> 市场调研,分析自己优势 -> 产品开发,产出一个APP -> 上架,推广

2. 区别

  • 互联网的服务与信息:服务便捷性提升,路径缩短,信息扁平

  • 思考方式:互联网是面型思考方式,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 海底捞与大众点评:同为食,海底捞更多的关注是食本身,而点评会关注如用户评分、菜单和价格等多类信息的呈现与参考。

五、 产品经理的几个阶段

1. 起步

  • 充分了解自己产品,成为资深产品玩家;
  • 了解行业趋势,思考产品整体发展;
  • 接触用户,理解用户。

2. 成长

  • 关注行业动态,了解竞品发展趋势;
  • 交流、分享、进步;
  • 分析数据,深入理解;
  • 反思与改进,快速迭代

3. 进阶

  • 旁征博引的力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关注不同产品:触类旁通的灵感;
  • 了解市场、渠道、推广;
  • 理解人性

六、产品经理职责与角色

1. 产品经理职责

  • 策划:负责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对功能上线后的数据负责,兼顾项目管理;
  • 运营:负责产品的更新与效果,负责用户反馈渠道的顺畅;
  • 用户研究: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起与research迭代改进,共同对基础效果负责;
  • 外部合作:定期进行整体数据分析,关注产品整体情况;关注业界动态;负责内部外部的产品和推广合作;
  • 商业:不负责商业产品的具体规划,但把握用户产品中什么对商业需求说no;
  • 活动:策划市场活动,对用户留存、拉新等关键数据负责。

2. 产品经理角色

做产品的重要能力:一瞬间变成一个“傻子”

  • 观察者:学习的过程(同理心);

    • 身边发生的事,思考它们的因果;
    • 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发掘他们的根本症结;
    • 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有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 做什么事要有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 经常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和弊端;
    • 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 策划者谦逊

    • 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
    • 不要有权力的傲慢知识的偏见
    • 在征询别人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 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发布,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 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但需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问题,在错误实施之前,修正它的成本会小得多。
  • 执行者激情

    • 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 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语句,技术的信心来自产品人员;
    • 整体氛围低落时,要阳光、乐观
    • 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即使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 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当。
  • 反馈者:有担当

    • 任何结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 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
    • 事项结束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
    • 必须有人牺牲或者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

七、增强判断力

  • 判断市场,看美国;
    • 关注国外同类产品功能设计、发展轨迹等情况;
  • 判断服务,看日本;
    • 无印良品等;
  • 判断落地,看政策。
    • 可行性分析重要依据,遵守规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