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铺的家

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2期“家”专题活动。

清晨薄雾,灰蒙蒙的远山。镇子最老的三层楼房前站着两个人,中年干部模样的抽烟边抽边咳,一脸憔悴,岁数大的跟对方说着话,边看着阴沉沉的天在叹气。

“乡长,谭木匠一家子怎么办?前一阵子临时搭的帐篷不顶用,晚上冷得鬼死!换了活动板房虽然强点,但还是漏风,也冷个半死……”

“什么死鬼半死的?”艾副乡长扬起烟头点着老袁喝道。半个月前的一场泥石流埋了大半个水头村,伤亡惨重,他为了组织队伍救死扶伤,稳定局面,抚慰受灾村民,三天三夜没合眼,可把他整个人累得快脱相了。这两天还没缓过劲来。

“……也发了电热毯但还是不暖和,还容易上火。板房嘛你也知道,谁在里头住着都觉得不那个……对吧?其他人都有亲戚接走过年,谭木匠是外来户,人也多,想要找个能开火做饭的地方,过年也能像点样,他跟我说了两次。他们吃快餐都吃得吐了。”

“这谭木匠真是老天保佑啊。那就给这位福星找个地方呗。宾馆……开不了火。那找家饭店,看哪家过年期间打烊的。”

“这得问店主才行。要不我在群里问问吧。”

“对,记住发动群众,说不定有觉悟高的,自愿的。不要想当然!其他人呢?”

“我心里有数,都安排了。”

————————————————

黄昏越发阴冷。在镇子河滩开阔地上有一大排活动板房,有些已经人去房空。在西南角有片昏暗的橘黄色灯光,里有人影晃动。

“娘,爹去哪了?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来?原来说今天发个炉子烧火,也没来。”

“说不安全不让发,用电热毯吧。你爸是去送六爷上山。哎,人是找到了,可惜伤太重了。没叫你俩去,是怕你们回头又做噩梦。不说这个了,说点高兴的。快过年了,你们想要什么来压岁?”

“都这样了,过啥年啊!”

“姐……我要我要!你不想要,不要妨碍我。娘,能不能做一顿最爱吃的芋头扣肉啊?我看可以领肉,再弄些芋头就行。”

“那得有蒸锅才行,你看看现在哪有切菜蒸煮的地方?”

是啊,看看这个临时的家里,只有折叠床和几个凳子,再加上几箱方便面和水,临时接济的棉衣被子和毯子。除了穿的一身衣服,自己家的全部家当都埋在土里。弟弟眼中有些闪现的火花慢慢熄灭了。

“咱家都全乎就得烧高香,还想着好吃的!?别做梦了!”

姐姐本来就爱看相算八字,现在更是一副听天由命的笃定。

————————————————

深夜漆黑的河滩一片寂静,河水少得被完全结冰冻住。活动板房的橘黄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弱手电筒白光在移动。慢慢停在门口,然后一闪进了屋。

“这么晚了才回来?你去哪了?吃了吗?”

“吃了。送完六爷,我下山去看看咱家原来的地方,寻摸着能不能再挖出点啥有用的。一堆烂泥堆成山头,几台挖掘机挖了几个大孔,可是里面东西都是稀巴烂,断木头、破砖头,烂布头。刨了半天才发现这么一口铁锅,像是我们家的,但掉了半边把手,凑合着能用。”

“这玩意拿回来干嘛?看着就伤心。”

“别啊,要不是我们一家子去给你爹祝寿,现在还不都被捂到地底下?老天对我们不薄,今天在山上烧完纸我还好好拜了九拜呢!”

“现在光剩下个身子,还不如跟六爷他们去了得了!”

“别乱说,小心雷劈!你今个是咋回事?”

“娃说快过年就想吃口我做的芋头扣肉,咋办?”

“去街上买吧。”

“那味道能一样吗?”

“今天老袁来过吗?”

“没见着。”

一阵沉默,良久隐隐传来几声叹息。

“没事,我已经借了几件干活的家伙。一开春就能接活赚钱,这些日子也能做桌椅板凳卖。”

“嗯!”

————————————————

“哎,你等等!回来吃完饭就跑,这又是要去哪?”模样清瘦戴一副金边眼镜的女子冲着老袁背影喊道。

“我去看看饭店,刚才说到的谭木匠家要住。马上就回来。”老袁回头丢了一句话就下了楼。

“诶……马上就是除夕,下了班你倒是帮家里买点年货啊。妈的降压药也要备足半个月。啥都撒手不管?真是气死我了……”

女子气愤丈夫的一意孤行,马上掏出手机要把他叫回来,刚拨了号又想想按断了,无奈地摇摇头。她僵立了一会,去客厅跟正在玩游戏的儿子商量着下午一起去逛商场。

————————————————

十点多钟,老袁站在副乡长办公室前,急匆匆敲了敲虚掩的门然后直接闯了进来。

“艾乡长,好消息,给木匠找到地方了。”

副乡长累得原本趴在桌子上,闻言抬头看着,如梦初醒一般。

“就是路口斜对面的东北菜馆,老板有事回家了,要歇半个月呢。店里能做饭,还能打地铺。”

“太好了!”

艾乡长特意点了一根烟。

“这下放心啦。其他人怎么安排的?”

“王师傅家和李爱田家去了女儿家。老李家明天去他外地的大儿子家,刚好有顺路车。那五个孩子有三个被班主任接走了,一个被姨妈接回家,还有一个……”

“嗯?”

“还在医院,腿还包扎着,我已经跟乡医院嘱咐了。”

“好,乡里招待所也可以安排,一个都不能落下。医院里这孩子也找亲戚或者老师同学去看看。这也是心理老师说的有用疏导。”

“是啊,乡里乡亲的!一定让大伙尽快走出来,站起来!”

————————————————

老袁不敢耽搁,马上去了河滩临时板房。十分钟后,他在前领路,谭木匠腋下夹着行李,手里提着铁锅和这几天拼凑的木匠工具,老伴和两个孩子背着铺盖走得慢,落在后面。

途中经过一栋气派非凡的枣红明黄相间的四层楼房,只见院门有三米多宽,足够一辆越野车轻松驶入,大门口一对两米多高的石狮子威武盘踞着,大门上紫铜门钉星罗棋布,灼灼生光,衬得正午的阳光格外灼眼。溜黑水洗的光亮大理石一路铺进院子。双重飞檐下挂着一个电子显示屏,一闪一闪着。谭木匠看着这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豪宅问老袁:

“这是谁家?这也太富了……”

“赵大拿。你忘了吗,他养猪赚了大钱就花了心,跟媳妇闹离婚打官司,这房子是祖屋,就留给了他,其它都归他媳妇了。他也不愿住这,交给他弟弟保管。别被这对狮子吓住,晚上里面黑灯瞎火的,跟鬼屋似的没个人。哎,这哪是个家啊!”

谭木匠下意识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衣衫褴褛,不由加紧了脚步。来到豪宅西边十米开外的临街店铺“东北菜馆”。注视着馆子上边枣红明黄的扎眼色调,谭木匠站住不敢动了。

“这半条街旺铺原来真都是赵大拿的,家大业大啊。现在嘛,他媳妇……她前媳妇觉得晦气,都卖给别人了。但这基调风格是很难改了……”

老袁边摇头感概,边摸索着拧开了门。走了几步,他发现后边没了动静,一回头,发现木匠一家没跟上,而是站在门前,脸上满是尴尬不安。

“怎么了?就是这家啊……”

“我们这样子……人家以后还要做生意的!”

“喔喔……你看我,嗨!”

老袁恍然大悟地拍着脑袋,又锁上门,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公共浴室。

四十分钟后,焕然一新的木匠一家簇拥在老袁身边,兴高采烈地进了东北菜馆。老袁不急不躁地领着谭木匠一家转了转店面和厨房,尝试打着了燃气,详细告诉燃气空调和电源如何使用的方法,留了个电话号码才告辞而去。

谭木匠搁好铺盖行李和干活工具,扫视着凌乱而安静的店铺,感觉浑身轻松五体通泰。店面也就二十几平米,温暖自不必说,面对火力强劲的燃气炉和电饭锅,整洁干净的案板和配套厨具,惊喜万分。一家子摸摸这个,擦擦那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娘,我饿了,咱们做好吃的吧!”

“好!好,马上开火,做芋头扣肉!”

“娘,你高兴得糊涂了,那是年夜饭才吃的。”

“不,今天就做芋头扣肉!就当过年了!”

谭老伴小腿迈得飞快,忙乎着去街上买正宗的荔浦芋头和特别香料,木匠赶去领几斤五花肉,孩子们在厨房洗洗涮涮做准备。

芋头扣肉的秘诀就是,芋头的酥绵糯软和扣肉的弹脆香韧,谭家扣肉的香味格外浓郁,在一般的五香粉之外,谭老伴又加了两种独特的香料,拌上南腐乳。

谭老伴用上起死回生的缺耳铁锅,一番炸脆泡软切片摆盘,终于到了蒸制扣肉的环节,姐姐弟弟也忍不住要上手帮忙,实则馋嘴尝鲜。谭老伴笑骂着把他俩轰了出去。半个多少小时后,大菜终于出锅了。

大菜小炒一齐端上来,四菜一汤,芋头扣肉雄踞桌子正中央,就像一顶流光溢彩的皇冠,又似一枚娇嫩得吹弹可破的大鲜菇,浓香四溢,厚重绵稠。弟弟早就按捺不住,姐姐用犀利的眼神制止他,眼巴巴等着谭木匠开饭的指令。

谭木匠和老伴都笑了,看看兴奋馋嘴的两个孩子,相互对视着,两行晶莹不约而同地沿颊而下。熟悉的氛围又回来了,温暖安全的家就在身边。

——————————————————

@斜风细雨吹,不惑之工科男,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 人民政府成立后,工作队忙得不可开交,徐紫薇被分在医疗卫生组。原来的院长很老实地主动造册移交,并检举揭发了国民党...
    lesley金色麦田阅读 1,417评论 0 0
  • 第2篇 诗天墨客 书余诗化词意境, 画笔酣畅点墨成。 皴法开阖钩逸品, 斡染浑厚神韵生。 萧墅不仅仅是诗画...
    君度JD阅读 9,533评论 48 175
  • 萧墅散文 (2007-02-07 ) 一、 穷苦街巷太平的记忆(上) (一)雨落心窗 我朦胧的记得那是个大雨瓢泼的...
    君度JD阅读 3,352评论 0 7
  • 谨以此文,致敬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事和朋友。 一 许一鸣刚到新溪乡,就要去村里看看。 俞静说你刚来,我同你一起去...
    若愚阅读 9,215评论 31 157
  • 老莫年前已经满70岁,大家都叫他莫老头,70岁了是个真正的老头了。莫老头叫莫斯文,莫老头作了个决定,想回一...
    乡村山哥阅读 2,96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