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不是你想见就能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吉林之行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傲慢,一直叫嚣说走就走的旅行,以为风景在那儿,只要自己去欣赏、去感悟即可。

有那么一天正在饭店吃饭,电视里毫无征兆地闪出一组雾凇美景,锅里翻腾的红彤彤的热浪和大屏幕上的冰雪世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放了筷子我难得严肃的看着朋友:我要去吉林,我要去看雾凇。

互联网时代,旅行一切都没问题,起意去,上网搜一下,吃、住、行有海量资讯等你筛选。套用“从前的车马很慢”,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耗去大半的时间和精力,现在1700公里的旅程,早饭在家吃了,午饭就到了目的地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龙嘉机场到吉林市坐城际列车20分钟就到了,下了车,韩屯田家客栈的小田打电话说关师傅在东出口等。

我看见一望无垠的大雪地,掩饰不住的兴奋,关师傅说:地有啥好看的?俺家一晌二的地呢。

路过乌拉街镇时,我问:“乌拉满语里当什么讲?”

关师傅说:“乌拉就是万岁的意思。”

东北漫长的冬天,我特好奇,女人们怎么消磨时间,这位瓜尔佳氏的后人特淡定地总结三个字:打麻将。

讲道理,现在的冬天是真不像冬天了,有时候一场雪都难见,到了这儿,目之所及一派银装素裹,看到一个个大窗户的民房一闪而过,总抑制不住要把自己带入里面毫无根据地想象他们的人生故事。

我看到刻有雾凇岛那块石头时特激动的和阳说:我们要看雾凇啦!

关师傅毫不犹豫地给了我们一句:有没有还不好说。

我愣在当下。

店家是好店家,瓜子、爆米花、冻梨、冻柿子一点没含糊端上来可劲儿造呗,一份杀猪菜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就着粘豆包我们吃的酣畅淋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睡在田家客栈干净滚烫的大炕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明天看不到雾凇怎么办?

吉林每天早晨6点左右预报雾凇情况,早早醒来洗漱了,一遍遍打开看,终于出来了:无!!!

垂头丧气吃完店主暖心的早餐,我们逮住一个个上年纪的当地人问:明天会不会有雾凇?回答几乎一致:不(知)道啊,刮风没有、下雪没有、阴天没有、温度太低没有、温度太高也没有,有人住了一个星期也没看到走了。

回到客栈俩人又一次讨论:回还是留?店主56岁,土生土长的韩屯人,看我们纠结,出去看天已经飘着大朵雪花,回来很遗憾的说:下雪了。然后搁外面拿回一袋粘豆包:你看你们大老远跑来也没看上雾凇。

我背着一袋粘豆包,被关师傅又拉回吉林站,坐在城际列车上一遍遍做心理建设:留个念想吧……

第二天醒来,打开手机翻出吉林市行雾凇播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