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个人所得税

随着收入的增长,我却发现自己反而陷入了财务的困境。带着这份疑惑,我报名了会计师培训班,明白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举例1:

个人税前收入=总收入-社保和公积金17%,社保8%,医疗保险2%,公积金7%,失业保险75元

个人税前收入46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4600元-3500元=1100元

个人应缴纳所得税为1100元x3%=33元

税后工资为4600元-33元=4567元

举例2:

社保和公积金: 11000元X17%=1870元

个人税前收入:913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9130元-3500元=5630元

个人应缴纳所得税为:5630元x20%-555元=571元

税后工资为:9130元-571元=8559元

举例3:

个人税前收入=总收入-社保和公积金,在社保8%,医疗保险2%,公积金7%,失业保险75元

个人税前收入10573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10573元-3500元=8073元

个人应缴纳所得税为8073元x20%-555元=860元

税后工资为9713元

举例4:

个人税前收入12469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12469元-3500元=9001元

个人应缴纳所得税为9001元x25%-1005元=1245元

税后工资为11224元

举例5:

基本工资24100元x83%=20000元

个人税前收入是20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3500元=16500元

个人应缴纳所得税为16500元x25%-1005元=3120元

税后工资为20000元-3120元=16880元

------------以上计算的根据如下------------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二审稿的3000元提高到3500元。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重新公布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为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将现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第一级税率为3%。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相关计算公式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从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本文作者:张云钱。微信号:94435255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