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功能不是“识字”

        绘本的功能不是“识字”

      今天跟一个朋友聊起阅读和认字的问题。朋友的孩子一年级,请我推荐一些绘本。曈曈小学低年级读的绘本中的精品我都写在了以前的推荐书目里。朋友想要带拼音的绘本,可是我们读的绘本里没有带拼音的。这让我还想再说一说阅读和认字。

      认字是个基础,但是认字不等于阅读,阅读倒是可以促进认字。我认识的很多读绘本的小孩子,都是比同龄人的识字量大。此前,他们并没有学习过拼音,也没有专门的识字训练。他们认字是出于好奇。在小孩子眼中,一个个方块字,跟绘本里的画一样,他们记住的是那些字的字形,每个汉字都是一个图形。

       但是如果反过来,利用绘本来认字,并且给绘本都加上拼音,再让孩子指读。那么孩子显然注意力在拼音上,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汉字的字形上,而在那些字母上,这样在儿童那里,他们对中国汉字的美感,对这个字的形旁或者是象形的意义的感受就会受损。而且,因为要拼认字,对绘本的内容的关注,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会大大的削减。所以,几乎所有的经典绘本都没有拼音版的。

       倒不是绘本它拒绝认字这个功能,而是认字这样初级的学习不是它考虑范畴。绘本阅读一般都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亲子阅读。这个时候孩子不认字,他们对绘本的喜爱完全出自绘本的绘画和文字的音乐美。这两者结合的最好的,我认为是日本作家岩村和朗的《十四只老鼠》系列。这一系列,每一幅画都是经典,而文字的美感,让人陶醉。比如“过圆木桥啦!哗—哗哗哗,瀑布的声音,是凉凉的声音。哇,好舒服呀”、“排成了队,排成了队,草尖儿上落满了条纹蜻蜓。水在摇啊摇,草在摇啊摇,蜻蜓在摇啊摇。”……当然,这也得感谢著名的绘本翻译家彭懿先生。这个阶段,孩子如果受到这种审美的熏陶,那么他们以后对文字的敏感度就会大大提高。而且他们会本能地拒绝一些说教的、单调的文字。

       而如果我们急于求成的让他们去认字,功利性完全破坏了阅读的美,我猜想也可能会破坏原本可以借此建立的美好的亲子关系。那么,我们家长相当于在家里给孩子办课后班,补充或者强化学校的学习功能。尽管我认为学校的功能不该在于此,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发现,很多在上小学之前很有灵性的孩子,几年后再难有好奇心。

       绘本阅读的第二阶段是孩子自读。这一般要到孩子认字以后。他们这个时候有能力自己阅读,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陪读。这时许多父母会拒绝。这实际上还是默认绘本的识字功能。殊不知孩子想要的温暖的怀抱。

      第三阶段是真正的孩子的自读。当孩子们自己捧起绘本,如果他们除了领会了绘本的内容,又能回忆起曾经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书的美好时光,那真是绘本的意义所在。

      以上说的是不要把绘本当成认字的工具,绘本是让孩子认识美的。所以,给孩子选绘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不同风格识字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 (2013年11月深圳) 崔峦 2013年11月,广东省东南...
    Nell阅读 5,368评论 0 12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5评论 2 14
  • 我的成长之路,可以说从上学就开始了。在幼儿园时,我还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子,到现在,我从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变成了博...
    马艺栋阅读 3,184评论 0 5
  • 好吧,首先原谅我的字那么丑……不太想找借口,就是从小就写的丑 我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扳手腕,其实知道扳不过他,却硬是要...
    灿烂的鬼怪阅读 1,235评论 0 0
  • 晚风习习春意浓, 球友欢聚酒千盏。 欣喜若狂返童真, 人生得意须尽欢。 享尽乒乓品足味, 配合默契奋争先。 小小银...
    北颖阅读 1,1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