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复习“意志”并回答为什么有人“知道”却“做不到”?(2)认真体会:“如果你读的书少,谁都会骗你!”这句话,反思一下自己被骗的经历,比如您知道“相濡以沫”却不知“相忘于江湖”!
题目是套用老师的,再贴切不过。
‘’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怕自己读书少被骗,已经查实,这话确实在原著的第二部第三章。
一早,被老师这段话触动了,思考良久,意识到,幸好,我“抓住”了自己。
自小到大,被曾是“别人家的孩子”、“人家的老婆”、“单位标兵”等等裹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没有能力和机会做自我。其实,这世界是帝王将相的,也是芸芸众生的;是你的,也是我的。
生活是场马拉松,所有不适的姿势都坚持不了很久,犹如靠迁就粉饰得来的感情都跑不完全程。所以,还得及时的做回自己。
年轻时,经常出现于梦里的是考试,总是失败的场景,要么卷子看不清,要么题不会做;不是迟到就是没答完题,总之梦中的情绪体验是—焦虑,醒后总是怅然若失和很沮丧,我知道,这源于自己的不甘心,直到学习了心理学。
人的自我意识始于婴儿早期的母婴关系。而自我价值确立、自我需要的满足却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实验表明,临终之时,人们最后悔的事情不是失败了的,而是想做没做了的,就是“没有做自己”。
然而,‘’自我需要”是没有办法被量化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极具个人色彩。它与个人生长环境与先天个性特征有关。
在我职业生涯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与心理学结缘。据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固定下来需要三个月。基于此,为了改善求助者亲子关系,李老师开始让妈妈们写日记。我也跟随李老师亦步亦趋地学习,历经了几个“三个月”。第一个,点评“妈妈日记100天”,我作为‘’旁听生”坚持了100天;第二个,今年上半年的“妈妈日记点评”,三个月。第三个,本次“点评视角训练营”。
能够坚持下来,我知道,除了兴趣爱好,还与自己的意志力分不开。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我将继续在心理学的道路上,学习、探索,更加认识自己的同时,解读他人,解读世界。
还好,年过半百的时候,我终于“抓住”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