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颜色的事引发了轩然大波,看到各种来源的陈述,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有类似的感受,内心的激愤、震动、忧虑、悲伤、同情甚至恐惧已经百味杂陈,难以描述,在感受这些翻搅的同时,也特别想要做些什么。
作为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我看到了大量的文章和信息发布出来,做一些知识和方法的普及。不论在哪个领域,相信更多人愿意做前期的预防工作,因为避免事情的发生代价永远是最低的;而当不愿看到的事情已然发生,也一定有很多人愿意为受到身心伤害的群体出力,帮助疗愈。
只是,这一次,不论看到了怎样专业的说法,相较这样的事件都会有种“太不够”的感觉。是的,心理学可以做很多,但,不是全部!
这件事有太多中间环节超出了心理学的范围,比如行业管理、执业人员、法律法规、单位管理等等。不过,这些都没有超出人性的范围。人性是什么?古今中外大概至今还没有研究透彻吧。这次我们被提醒,关注到了这一部分——人性会被某种环境、规则引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暗面。
这一部分得到过无数实验和事实的印证。恃强凌弱无处不在,为一己私利损害他人屡见不鲜,以大众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填补个人欲望者比比皆是······
社会心理学史上也曾有过一个颇具争议的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将广告征集来的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事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体和精神健康病史、社会行为等方面都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实验中,也是将参与者随机的分为囚犯和看守。实验过程中,在研究之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几乎没有得到指令的情况下,看守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而囚犯也变得逆来顺受,丧失自我感,没有任何反抗。实验中出现的行为如此极端,致使计划持续两周的实验,在仅仅六天之后便被终止。
对于这个实验尽管说法众多,后期的分析和批驳也一直在继续,但不得不承认它引发了我们太多有关人性、有关行为、有关环境、有关规则的深思。
人被贴了某种标签就会朝着对于标签的预期去做;权利、力量、身份的差异居然可以诱使最丑陋甚至最病态的人性呈现;一个简单的设置就可以令一些人抛弃原有的一切;极端环境之下任何微妙的变化都可能引发内心巨大的震荡,深入到底层的黑暗并展现于行为。
回到本次事件的现实,随着情况的不断呈现、演变,其中究竟有怎样的深层因素估计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说清的。不论是病态的伤害弱小,无耻的掩盖事实还是阴谋的造谣生事,在我们愤恨的咒骂“没人性”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这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只不过现在被一些事件和情境展现出来。
也正因如此,我们相信,人性中美好、善良的部分也存有同样巨大的力量。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发扬人性良善的规则一样容易起作用。古有周文王、周武王时代的“西岐”、唐贞观之治时,可以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今亦有不同地区的道德乡,仿佛实现着每个人理想中的生活——田园、淡泊、相敬、相爱,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当然,我们不会忽略人本身的能动性,再美好的环境也会有“恶魔”,随时可能暴露丑陋、黑暗;再恶劣的环境也必有“天使”,勇敢坚守正道、良善。在没有底线的人被揪出来的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和否认那些坚守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职业,真诚付出的人们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只希望后者可以越来越被支持、得重视、是多数!
《熔炉》里的一段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因为一件事,我想我们该做的事情有很多,也一定不容易,只是没有理由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