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穷人 ,富人也想着怎么赚钱,只不过富人赚钱相对要容易一些。当然穷人和富人赚钱的标准不一样,不能按照同等的金额作比较。但是到底富人的资金、资源、人脉、门路要广一点,渠道多一点,赚钱的方式方法也要灵活一点。
富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离我们有点远,不了解也不熟知,不好妄下评论。我今天想说的是穷人怎么赚钱,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作为生活在上海,社会的最底层,靠固定工资度日,名副其实的穷人,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首先,穷人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赚钱了。
以我自己为例。我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上海,一直读到初中二年级。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参加高考,被迫在初三回到老家。在上海期间,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点名表扬。所以这期间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以我当时的工作,没有节假日,每天加班到很晚,就算能承受得起这笔费用,我也没有时间。
生活拮据,没有零花钱,没有娱乐活动,没有兴趣班。女儿反倒很懂事,孝顺,也很节俭。寒暑假时,我下班回家,门还没敲到三下,“来了,来了!”女儿稚嫩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热乎的饭菜瞬间摆上桌,刚撂下碗筷,女儿把晾好的茶就递过来了。
10岁时女儿就已经完全自理,卖菜、烧饭、洗衣服、交水电费。
老师让假期写一篇作文,女儿的题目是:我是小家庭主妇。
初三开始,女儿回老家读书,老公陪读。我一个人要负担女儿的学费,三个人的生活费,还要还房贷,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一边要接受南北方气候的差异,熟悉环境,还要适应不同地域教材的差异。让人欣慰的是,女儿承受住了压力和挑战,不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还考取了大学,学费每年只有6000块。因为我不在身边,没有了依赖,女儿很独立,也有自己的想法,高考志愿都是自己填的。毕业后租房子找工作都是自己搞定,根本不用我操心。
在女儿读高中的三年里,我不但没有跟任何人借过钱,在女儿老公回来之前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还略有积蓄。
同事条件比我优越很多,儿子从小娇生惯养,高中都没考上 ,不甘心他这么小就去打工,重新复读。整天沉迷游戏,高考分数很不理想,父母也己精疲力尽,最后以高昂的学费为代价读取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如果父母承担不起这比笔费用,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我偶尔会冒出这样的念头。
表哥人很聪明,口才好,能说会道,就是对学习没兴趣。父母忙于工作,无瑕照顾。学着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搞什么江湖义气,打架斗殴,已是家常便饭,就差打家劫舍了。父母都是老实要面子的人,羞于让外人知道家丑,经常像消防员一样到处救火。今天赔人家玻璃钱,明天给人家道歉,后天去医院探望,终于有一天因荒唐到把一辆汽车开走后,弃于荒野而成了警察通缉的对象。
邻居徐姨和老公离婚后,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儿子扶养长大,省吃俭用总算结婚成家,母亲以为总算可以喘口气了。儿子最终因吸毒被抓,媳妇离婚,人财两空。
孩子成长得好,除了给父母减轻经济上的负担,还有精神上的鼓舞,内心的喜悦,骄傲和自豪。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进步,无异于是给父母发的奖状,再多的付出,再多的辛苦都足以抚慰。
没有一个父母是因为期望孩子以后有出息回报自己,孝敬自己才用心用情去培养和教育的。
无论严厉还是温柔,都是爱的表达方式,都是希望他们以后离开父母的庇护,还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教育的好,除了降低投资成本,孩子将来的发展更加不可估量。这是潜在的、隐形的财富,会在他人生弯道上助他一臂之力,冲向终点。也会让他在历尽磨难时不被打垮,勇往直前。这是一笔固定资产,谁也不能夺走,不能转让,不能馈赠,不能继承。
其次,穷人把身体养好就是赚钱。
一对年轻夫妇,头脑灵活,有眼光,又肯吃苦,都是争强好胜不服输的性格。早在80年代就开了影楼,发展到连锁店,生意覆盖整座县城。多年来争争吵吵,打打闹闹,人到中年积累了大批财富。
按说儿女长大成人 ,后继有望,也该是退位让贤 ,享享清福的时候了。不曾想有时候观念转变在一瞬间,幸运和灾难,美好和厄运有时候也住在隔壁。
老婆因早年为事业打拼,作息饮食不规律,操劳过度。再加上脾气暴躁,凡事要占上风,年轻时感情用事,夫妻有矛盾不能理智对待,互相折磨互相伤害,最终积郁成疾,得了癌症。
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不说,放化疗的痛苦会让人自动放弃求生的念头。在当时很多人家里还没有安装电话,有辆自行车代步就感觉到很幸福的年代,她已经坐着飞机全国各地拜访名医了。
有些东西不是你花钱就能挽回来的,有些事不是你尽力了结果就能让自己满意。在比医生预言的时间多活了一年零三个月后,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后来是老公娶了一个比他小20岁,和自己儿女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又生了一个女儿后,把家产悉数分配,从此父女父子近乎陌路,井水不犯河水。
也许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但反应的道理却不容忽视。首先,得了大病绝症的治疗费用,足以拖垮一个家庭。不治不忍心,治病实在无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如果倾家荡产治愈了也还有反转的可能,否则留下一堆债务让活着的人如何生存?!
女儿上幼儿园时,我们还住平房,冬天要自己生火取暖。高中同学小严结婚时就已经住楼房,享受集中供热取暖了。在北方这几乎就是阶级差异了。
我和老公如燕子衔泥般,一点一滴的累积,终于在来上海的第五年,买下了自己的蜗居。
同学聚会,小严一脸的落寞,老婆因产后恢复不好,落下了病根。非但不能工作,还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严重的时候救护车直接开到家里。这些年拼命加班加点工作,节衣缩食,依然没有积蓄。赚的钱不够支付医疗费。
别人小房子换大房子,大房子换别墅,他依旧住在老房子里, 满身满眼的疲惫。那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的倦怠和失落,以及深深的无力感。
很多东西我们无法选择比如父母,比如出身,比如容貌。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作主,比如乐观开朗的性格,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份悲愁与欣喜,感谢每一次的伤害与帮助,感谢每一段糟糕与精彩,感谢每一刻冰冷与温暖。无论爱与恨的交织,情与怨的碰撞,幸福与苦难的降临, 我们都当他是命运的馈赠。
穷与富不是完全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幸与不幸也不是靠金钱做保障。当你拥有健康的身心,即便别人以为的地狱,对你也是天堂。
如果靠勤劳也不能致富,靠努力工作也赚不到大钱,那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节俭。
我从来不主张拼命赚钱拼命花,也不相信能花就能赚的理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大到一国之君,小到普通百姓,自古以来都是勤俭持家。
当你无论如何努力学习也追不上别人的收入,当你再怎么辛苦付出也达不到别人的高度。你是该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放弃人生?
当最终的结果和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抱怨和逃避都没有任何意义。当你也有理想要付诸行动,有目标要去实现的时候,你只能选择只适合自己的方法。你离存钱最近的距离就是节俭。
身边这种靠节俭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求学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父母不节俭不坚持,意味着对亲人对孩子的放弃。
湖北作家王绩恒的小说《三袋米》,讲述的就是一位发生在他家乡真实感人的事件。由于庄稼遭受瘟病欠收,多病的寡母含辛茹苦供养儿子读书。作品被收入大学课本,编拍成了影视作品。
在父母在亲人忍辱负重的背后,展现的是人性美,激发的是正能量。
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孩子教育好,长大不要给社会添麻烦。把自己身体养好,老了不要给子女添麻烦。”多么朴素的道理,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我从不认为穷就低人一等,矮人一头,就失去做人的乐趣。不麻烦、不打扰别人,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图片来源于微博 云朵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