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这样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自言自语,于是就很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或者在心里自责,是不是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太无聊了才会这样。
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其实都有这种假想经历。而且有假想经历的宝宝,他的社会化程度会更高,因为这样的宝宝更善于猜测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宝宝一般在13到14个月左右就会感受他人的情绪了。举个我朋友家小孩的例子,我这个朋友的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就知道大人的意思了。有一次他想去拿放在桌子上的打火机,他妈妈立刻有点大声的跟他说不可以,于是他回头看一眼妈妈,小嘴便呈现要哭的下弯样子,紧接着便大声哭起来,但他又不是真哭,边哭边看他妈妈的反应,紧接着便像小企鹅一样走向妈妈,因为妈妈跟他说这个玩具给你。
所以说孩子是个小心理学家,这种感受能力会在他4、5岁左右的时候逐渐健全。他会懂得自己的心情,比如知道自己吃了喜欢的食物会开心;会懂得他人的情绪,比如说看爸爸板着脸,就知道爸爸生气了;还懂得别人知道另外一个人的心情,比如说听到爸爸对妈妈轻声说话,就知道爸爸知道妈妈今天心情不好。
甚至会发展到更高的心理理论,比如说会理解“我觉得你在假设张三要让王二相信李四做了什么事”这样复杂句子的意思。
那么家长该如何训练宝宝的这种能力呢?
一、跟孩子玩假装游戏。就像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孩子假想了一个同伴,他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自己跟自己玩,就是我们大人看到的他在自言自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站在自己的角度,又站在别人的角度。又比如说,孩子抱着自己的洋娃娃,自己扮演洋娃娃的妈妈,用大人的语气跟洋娃娃说:“宝宝你要乖乖听妈妈的话,不然妈妈就生气了,下次不带你出去玩了”,这个时候宝宝就在想如果自己是妈妈,妈妈是怎样做呢?
二、教宝宝一些表达自己心理状态的语言。宝宝小一点时候,多教他描述自己心情的语言,比如说“高兴、快乐、难过、悲伤”之类。等宝宝长大一些,再教他形容他人心理的语言,比如“他想、他感到,他觉得”之类,慢慢的也可以教他“他想象自己是一只企鹅”这样的句子。
三、玩角色扮演。就比如我们在上一篇让你的孩子从小把英语用起来(跟DR.魏一起认识孩子的大脑)文章中提到的,看完一个小短剧,家长可以跟孩子把短剧内容表现出来,也许你们还会给剧情增加新的故事呢。再比如,孩子幼儿园放学了,你想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就可以让孩子扮演老师,你扮演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心理理论,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你同时也了解孩子今天在幼儿园的一些小片段。
说了这么多,有些家长会担心太多假装游戏会不会让孩子“入戏太深”,导致孩子分不清现实与游戏。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Dr.魏说小孩天生就具有分析现实生活跟假想的能力,多做假想游戏有益无害,家长们从宝宝1岁起就可以开始引导了。
育儿就是育己,在教宝宝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言传身教,也会让孩子知道学英语是一个终生学习的事情。
后续我会继续把自己向DR.魏老师学到的育儿知识跟心得分享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记得初心”来查看我更多的文章,也欢迎大家跟我一起讨论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