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和中秋都在一起了,我们还是一个人

文/叨叨糕 (微信公众号:叨叨糕)


2020年,国庆和中秋在一起了。

上一次相遇,还是19年前。

然而疫情下的我们,还是一个人。

今年中秋,月圆人未圆。

0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家和国都在一起了,可我们既不能回国也不能回家。

留学生这三个字,在2020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封校,网课,高额的生活费和不安定的环境让很多留学生选择回国。

然而,天价机票,让很多人无力负担;辗转多国,让很多人几近崩溃;千里迢迢终于回到故乡,可迎接他们的却是“回国添乱”“千里投毒”的指责乃至谩骂。更甚者,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对留学生的偏见和恶意。“留学就是出国烧钱”,“对外畏畏缩缩,对内高人一等”。

2020年是老谭在美国的第6个年头。眼瞅着博士毕业指日可待,他终于决定请两个周假回国一趟,每天做梦都是回国浪的生活,激动,也忐忑。4年未归,似乎懂了什么叫“近乡情更怯”。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规划。

2月,疫情势态越来越严重,回国的计划从3月推迟到5月直到中美航线停飞,一切让人措手不及。

老谭说,有时候想想,也幸亏年初的时候没能回去。我问,是怕回去被骂吧。老谭闷了口酒,半晌才说,“没有,就想起一朋友。”

老谭说,

“从前无论离开家多远,我都觉得家近在咫尺。天涯海角,一张机票,哪儿都能去。

可2020,这他妈魔幻的一年,我才发现,原来家不是想回就能回的。”

老谭又说,

“幸好还能在微信上和我爸妈聊聊天,我老和他们说别相信网上那些有的没的,美国的疫情哪有那么严重,可这话说着我自己都不信,呵呵。”

遥远的距离,重重的阻隔,因为互联网上的相见而稍稍心安。

然而,现实无情地给了人一巴掌。

7月,大家开始疯传,微信在美国要被封了。连这线上的相聚,都成了一种奢侈。

那一刻,老谭和我,还有千千万万漂泊在海外的人,蓦然发现,家乡和祖国,变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爸、妈,今年中秋,我又不能回家了。天冷了,记得添衣。

02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020年,男孩第一次带女孩回家。

他们从美国飞回北京,先去拜访女孩的父母。男孩成熟稳重,女孩的爸妈很欢喜。

他们又到了男孩的家乡。女孩温柔懂事,男孩的家人都很喜欢她。

美中不足的是,男孩的签证被Check了。男孩安慰女孩,“又不是拒签,最多一个月就能通过审核了”。女孩也觉得没什么,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女孩先行飞回美国,他们约定,一个月后见。

男孩早已偷偷买了戒指,他要给女孩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求婚。

然而,男孩和女孩不知道,这次审核,是无限期的等待。

一个月,两个月,签证仿若石沉大海,疫情却如海啸般袭来,男孩的家乡,恰恰就在疫情的中心。

女孩在国外每天都很担心,男孩一直安慰她说,没那么严重,其实,情况很糟糕。

男孩在国内每天都很担心,女孩一直安慰他说,我一个人能行,其实,每天她都要开着灯才敢入睡。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相思赋予谁,万里未归人。

03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她们是十年的闺蜜加死党。

大学毕业,她出国,她保研,相隔万里却没断了联系。她们约定,无论谁先披上嫁衣,伴娘的位置必须给另一个留着。

2019年,她知道了闺蜜订婚的好消息,激动得一晚上没合眼,憧憬着第二年回国参加好朋友的婚礼。

闺蜜的婚礼定在9月份,她却没能出现在现场,婚礼上只有一个云伴娘。

视频里,她看着最好的朋友披着雪白的婚纱,挽上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婚礼上伴娘要讲几句话,她笑着说,“一定要幸福啊”。笑着笑着她就哭了。

闺蜜指着大屏幕上的她,笑得甜蜜:“今天这捧花我就为你留着,你和他连父母都见了,好事将近了吧。”她在屏幕那头也笑了,“嗯,快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她和她的十年,各有各的江湖,各有各的人生。

十年相伴,她应该最了解她。可距离,确实在悄悄蚕食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她没有听出她声音中的异样,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0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男孩,女孩,老谭,在疫情的阴影和政治的冲突下,都是再渺小不过的尘土。他们的喜怒哀乐,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阴霾总会过去。

有的人,我们心存想念,阴霾散后,总会相见。

有的人,我们却永远也见不到了。

不知今年中秋,月与人依旧否?

若是幸得故人依旧,还请惜取眼前人。

END

更多原创,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叨叨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