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一代”指的是,处于劳动年龄的青年(15至39岁),注定终身贫穷的一代人。约3600万人(日本总人口不到1.3亿)。
根据作者描述,日本年轻的贫困一代生存现状如下:
大学学费很贵,只能申请需要支付利息的助学贷款,助学贷款要偿还很多年;
非正式雇佣增加,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像样的、有保障的工作很难;
收入太少,存钱不可能;
想搬离父母家,过独立的生活,但交不起房租,更别提买房;
黑心兼职和黑心企业频出,在榨干青年人的职场环境中,即便做得再好、再卖力、再怎么加班,也难以增加收入;
当被工作逼到绝望,连离职也很困难;
上班与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失眠抑郁,自杀率升高;
入不敷出,没有经济能力组建家庭,更别说生养小孩......
可以看出,上面列举的状况环环相扣,陷入了死循环中。一面是,年轻人就像被囚禁在监狱中,挣扎着生存。但在另一面,已富起来的中老年人完全不理解年轻人处境,总觉得贫穷是个人不努力所导致。然而,作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产生贫困一代的主因是日本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和社会结构固化。
2012年前后,全球主要地区的主要国家大都出现了向左转的倾向,发展问题不再优先,公平问题成为置顶项。
本书虽是社会学著作,用语也相对温和,但直指社会结构造成的不公,以及对财富再分派和工会干预的呼吁,简直就是日本青年左派的檄文。
全书尾声,作者还对日本年轻人发出“睁眼看世界”的呼唤。他列举了2016年前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左转标志性人物,让这本小书的政治意味更加浓厚。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书中一些情况在中国年轻一代中也已有了苗头。开卷有益,可作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