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961】 2018/08/02 星期四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吕丽莹
有一次在家里讲绘本,刚念了书名《月亮是谁的?》,红豆就抢答:是我们地球的!因为地球有引力啊,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我当时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小孩知道的太多了,都没法好好讲童话故事了。
不得不承认,“知道很多的名词”对这一代10后小孩来说是挺普遍的事情。尤其是这几年性教育启蒙很受重视,问三岁小孩“你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大部分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有不少还能绘声绘色的描述“小精子和小卵子结合变成受精卵”、“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这些事实层面的知识;而四五岁的孩子,嘴巴里冒出质子、原子、宇宙、黑洞等抽象名词,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的孩子,确实知道的越来越多了。
究其原因,可选的优质出版物越来越多,给孩子的优质内容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广大父母对于启蒙阶段的重视,大量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工具、材料进入到了家庭语境,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渠道接触信息。他们可以知道的世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
但是,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知道的知识越多越好吗?或者说,让孩子知道这么多的东西,是我们的目的吗?
诚然,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事实层面上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都很有帮助,它是认识的起点,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知道的知识越多越好,因为真正对未来有着更长远意义的,是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什么才算真正的理解?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们容易遗忘的,是具体的知识;而留下来的,是自己的理解。所以如何实现学生的理解,是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目标。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真实性教育组织的负责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作者格兰特·威金斯,他与合著者杰伊·麦克泰格一起,创造性的提出了理解的六侧面的概念。
理解当然不同于知道,它更为复杂,也更加多元,包含着很多个相互重叠又完美整合的侧面。这六个侧面,也是我们希望引导孩子建构的,对于世界的完整理解。
1、解释(explanation)
能解释,意味着孩子能回答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比如上文中红豆的解释,月亮是地球的,因为月亮围着地球转,而月亮之所以围着地球转,是因为地球有引力。她生成了一个貌似合理的自己的理解,解释了这个问题背后的为什么。当然,红豆小朋友的解释是不对的,但错误的理解也有价值,恰恰能够帮助我了解她哪个概念没有搞清楚。
事实上,这个在教学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做“偏误分析”,分析的结果正是为了设计新的教学环节来消除这一误解。
2、阐明(interpretation)
能阐明,意味着孩子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某个概念背后的含义,或者将普遍的知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并能说明与我们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让我们觉得惊喜,觉得孩子真的学到了东西的时刻,正是他举一反三地给出了更多解释的时候,这是他们真正的开始输出自己的理解的时候。
3、应用(application)
能应用,是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要求,也是大部分教学对学习者的要求,学了之后能够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这也是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霍德华·加德纳在《未经教育的头脑》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境中,那么就可以说明他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我们会常常强调,在孩子知道了某些知识之后,需要为他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让他有机会真正的去应用。
4、洞察(perspective)
洞察,这里的英文意思也是观点,而能洞察的要求是,能够批判性的看待不同的观点。在具体的问题上,真正有洞察的人,能够批判某个立场,也能够为这个立场辩护,也即,能够客观地看待具体的观点,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
比如地心说和日心说,放在科学的发展史上,都有其先进性与局限性,而能洞察,则意味着能将这些互相矛盾的观点,放到一个更大的框架之下来客观地看待。
所以理解的这一个侧面,正是要求我们能够站在一个相对宏观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具体的观点,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要求,观点只是观点本身,任何观点都应该辩证的来看。
5、神入(empathy)
这里的翻译比较不常见,但很传神,可以理解为从精神层面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所谓神入。用更常见的词翻译就是移情或者同理心,其实说的是代入他人视角、理解他人立场的能力。与洞察不同,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观的、总领全局的理解,而是从人的角度考虑,能够从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观点中发现价值。
很多表面的不同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和人的原因,而理解的这一侧面正是要求我们,正视和理解这些背后的原因。
6、自知(self-knowledge)
能自知,其实也是学习领域一直在强调的元认知,即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监控自己的理解是如何生成的,有没有什么预设信息、个人偏见、思维习惯等影响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这正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人的智慧”。
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孩子,
获得更好的理解?
以上提到的理解的六个侧面,是生成理解的完美状态,也是教育从业者的终极目标,因为要达成这样的理解,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人,都需要付出终极一生的努力。这也是近年来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我们对事情的理解,永远可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理解六侧面理论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提醒我理解有很多个维度,那么在呈现给孩子信息的时候,也要时时刻刻关注到孩子生成的理解。比如:
新概念的引入有没有与他的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有没有给出更多的关注具体情境的例子?
有没有引导她关注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
有没有提醒她注意不同人的不同视角?
这些当然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有了这个工具在手,就会更关注孩子对事物的客观、公正的理解。
学龄前的孩子能接受的信息有限,能理解的深度也有限,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小tips,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1、从解释和阐明的角度,引入新的知识要从孩子的已有知识出发,给出多情境的解释。
比如我给红豆解释地球有引力,会从她知道的、经历的实际出发,跟她说:你看你无论多用力、跳多高,最终都会掉下来,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很大,我们都会落到地球的表面。
她听到这样的解释之后,在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也会试着输出:地球的引力很大,我们都会被地球拉到地面上;你看苹果会掉下来、树叶会掉下来、吃的东西没拿好也会掉下来。
已有的知识,和更多的情境,是帮助孩子深化理解的有力武器。
2、从应用和洞察的角度,给孩子更多元的解释、多样的角度,并在不同的场景下引导他去输出、去应用。
在月初的一次公司内部培训会中,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一些抽象概念配一个具象的图,会不会让孩子的理解受局限?其实是不会的。
孩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是从多角度切入的,当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接触时的情感和态度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但对这一概念的初次理解是通过故事、图片、音频、游戏、实物,还是别人的讲解,区别并没有那么大。关键是,在第一次接触了这个概念之后,他以后还有没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不断认识、深化这一理解。
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产品希望所能做到的,提供更多的角度不断深化孩子的理解。我们想传达的内容,从来都不期望孩子听完以后就能记住,而是从多个角度去切入,用多种方式去演绎,给他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也希望孩子在知道了一些知识之后,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机会在具体的场景中去应用这些知识。
3、从神入和自知的角度,多样化的阅读和有记录的反思回顾,都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
上面的《月亮是谁的?》这本绘本,其实讲的就是一个视角的故事:
小巢鼠觉得月亮住在麦田的上空;
鸭子觉得月亮住在池塘里;
小松鼠觉得月亮住在树梢;
野兔觉得月亮住在山上。
而几个小伙伴经过一番历险,互相理解了大家看月亮的不同视角,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教育。
孩子都爱故事,其实各种各样的故事本身,就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情境,不仅能帮助孩子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客观看待问题,更能利用文字和图画的力量,将他引入他人的视角,获取更丰富的感知。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跳出自我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事,但借助一些工具和记录,也并不是不能实现。
比如我就常常同红豆一起用美国High-Scope学前教育理念中的计划-工作-回顾(plan-do-review)的办法,一起做计划,将她的想法记录下来,之后再与她一起回顾,“你那时候是这么想的,现在你怎么想?为什么你的想法不一样了?”这一过程也是帮助她看到自己的思维变化和提升的方法。
现在大家一说到学习,都会提到一个很流行的概念,叫做螺旋式上升,说的是学习是一个不断生成新的理解,不断提升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有偏误、有校正、有前进、有后退,但总体上是不断上升、不断深化的。这一理解过程,完全是自我建构的,每个人都各不相同。
童行一直强调“带孩子看看这个丰富、多元的世界”,“将关于世界的知识,送到孩子眼前”,其实,知识只是载体,靠谱的知识只是第一步,我们想做的,一直都是借助丰富、多元的知识,帮助孩子生成自己的理解,建构自己的螺旋。
最后,我想用一个短小的寓言结束本文,引文来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柴郡猫,你能否告诉我,我应该走哪条路?
柴郡猫:那取决于你想要去哪里。
爱丽丝:我不在乎去哪里。
柴郡猫:那你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爱丽丝:只要能到达某个地方就行。
噢,只要你走的足够远,那你一定能做到。柴郡猫说。
帮助孩子生成记得理解,就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而通往目标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愿能提供多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