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易经

很早以前就听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小时候家里有一本薄薄的《易经》,是32开小书,里面的文字密密麻麻,还有好多字是不认识的,查字典都不好查。只是据说这书很牛,所以一直想翻翻,高中的时候翻过几页,大学的时候背过几句,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看多了就看不进去,总觉得是天书。但是有两句话印象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曾经还用来当作我的座右铭,那时爷爷很喜欢制作泥雕,就是用那种烤干的胶泥刻字,刻小人儿,其中爷爷送给我的泥刻就有这句话,后来才知道这两句话本来是出自易经的“乾”、“坤”两卦。

我对《易经》一直有强烈的兴趣。小时候看电视剧,算卦先生未卜先知,好像都是对《易经》了如指掌才有如此功力,觉得好神奇。还有一些深沉的老道士,嘴里嘟嘟囔囔,一甩拂尘背后就冒烟,白须三寸,青衣翩翩,他们出现的地方就有一幅太极图,让小时候的我认为他们一定法力无边。那时《易经》在我心里有一种神秘感,一种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太极图一阴一阳,黑白相绕,两点相称,周围还有许多横横条条的图案有序排列,八八六十四卦的说法,又从数字的角度给《易经》带来一种规律性的特质。懵懂的我对此十分着迷。

长大了之后,遇到各种困难总是心情郁闷,每每低落之时,总是希望能看一本书,听一席话,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就能给予我新的力量、新的精神支柱去重新奋斗,每每此时,我也会想起《易经》,傻傻地去图书馆借来《图解易经》这种在旁人看来高深的书,仿佛充满雄心壮志要通读一番,结果还是摆在桌子上,到期还掉。然后下一次再想起《易经》的时候,依然有一种让她来拯救我的期待。那时的自己真是太傻了。

从研究生最后一个寒假开始,断断续续地在看一个大型讲座《易经的智慧》,主讲是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这次通过视频上老师的细致讲解,真真正正地算是对《易经》有了入门,到现在已经看到了40集左右的“临”卦,每集讲座都有体会,都有启发。曾教授对《易经》的理解非常深刻,同时也令我感叹《易经》之博大举世无双,感叹古人智慧的伟大,庆幸自己可以生活在中国感受如此深邃美妙的文化。这个系列讲座大概有150集之多,每天草草看上一集,也要看半年。若要对易经深刻理解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真是一生的课题啊!

我相信我和《易经》的缘分,也相信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她会给我更多的指导,让我做好每一个选择,踩实每一个脚印。

2014-05-07 16:10: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告知傅佩荣教授要来汉,讲座名字叫“《易经》的智慧”,我竟然孩子似的,兴奋得早晨五点半就醒了。 知道傅佩荣教授是...
    远影阅读 3,805评论 9 8
  • 凝聚着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
    陶语阅读 4,147评论 13 16
  • 鹿回头公园180°看三亚。
    细语的喃喃阅读 1,495评论 0 0
  • 星期天晚上,我帮儿子洗完澡(他的手指有伤,不能沾水),让他自己去换短裤。他答应了。 过了好一会儿,我进卧室看他还没...
    画屏闲展阅读 3,265评论 2 4
  • 《刻意练习》书评 第2版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无知” 之所以说这本书能改变命运,是因为他真实的改变了...
    问道践行阅读 4,6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