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看完《后翼奇兵》后,对国际象棋疯狂上头,也喜欢精致好看的棋子,上网搜了一下规则和教程,就被复杂的体系劝退了,国际象棋的热度连3分钟都没燃起来。没想到2025年,在多邻国学了日语、粤语、英语、数学、音乐的190天后,我开始在多邻国上学国际象棋了,目前连续学习一周,热情高涨,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在学国际象棋。
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有一些人性被多邻国拿捏住了。
主动是很难主动的,但人被疯狂催,就会因为想要规避催促而去做事
主动是很难主动的,尤其是学习这件事,但多邻国不一样,它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催你学习。没添加小组件之前,会弹通知、会发短信提醒“今天真的不学了吗?算了,懒得管你了。”,添加了app小组件之后,这只鸟儿的表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狰狞。文案也从“别忘了本鸟!”、“学一个吗?”、到最后直接喊你大名。
被提醒的烦了,也就放下小红书了。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学新东西最难的是开始,多邻国直接把语言拆成1-3分钟一关,让你没借口说“我没时间”或“我不知道从哪开始”。
人会选择更简单的路
人会敏锐地发现最优路径,然后选择最省力的方式。
比如我发现多邻国激励大家保持连胜,只要每天学习就可以保持连胜,所以我从最开始的学习日语和粤语,转而学习英语数学和音乐这类更轻松的课程。
但!没!有!人!能!拒!绝!经!验!宝!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学习界的毒品”。保持连胜不难,一天学一个单元,就可以轻轻松松逃离多邻国的追捕。但是,主要是连续学习了三个单元,或者一不留神获得了50经验值,就会激活它的2倍/3倍经验宝。可怜的用户们被多邻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只要你一不小心触发了经验宝,当天晚上这一个小时基本上就废了。这是人性最基本的弱点,平时辛辛苦苦答题2分钟才能获得20经验,现在可以轻轻松松获得40经验或者60经验,这种事半功倍,不用简直太亏了。
而且知道有经验宝之后,在经验宝失效的时候,就不甘心踏踏实实获得20的经验了。
很多时候凌晨12:30硬撑着眼皮刚把20分钟的经验宝用完,又触发了死亡横批『你拿到了翻倍经验宝』。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出了自己在多邻国的1000天连胜,网友恶评“送你一个90分钟经验宝!”。(夺笋啊🐼)
人是一种横竖都要比较的动物
鲁迅说/还是谁说的?人是一种横竖都要比较的动物。这一点也被多邻国拿捏住了。
多邻国会进行每周排行,前四名可以晋级,末尾就会降级,中间可以保持在这个等级,每周日16:00截止计分,周周清零。
真的是逆水行舟,要保持不倒数,完全取决于同等级的大家。在我努力爬升到第三名时,我看到第二名的名字是”求求你们不要再卷了“。
一般来说,等级越高,同级的人越卷(或者说学习习惯越好),比如在红宝石阶段第一名一周可以拿到4000分,而黑曜石阶段,在周初第一名就已经拿到了4000分,周四的时候已经7000多分了。
苦,苦不堪言。
连胜不能断,损失厌恶
即时已经毫无意义,但人对损失的厌恶会让人持续追加投入。
连胜机制(Streaks)是多邻国最强大的激励工具。在论坛调研中发现在评论中,多位用户的连胜天数长达300天、877天、1000天甚至1200天。失去连胜记录对用户而言是一种真实的痛苦,这种心理上的强大约束力是其留存策略的核心。
一旦打卡天数来到100天以上,你这辈子就算完了。无论生老病死结婚生子,都得乖乖站着打卡学外语。很多人学到几百天,其实也没觉得自己会啥……但就是放不下。就像无法对过去努力300天的自己说,他白干了一样。
@momo 我会用粤语说虾饺二十元一笼
@西西里不理 我会用西班牙语说 你好 我是一个女人 我吃一个苹果 我知道你有一只女猫 谢谢 再见
@大冰 荷兰语一直重复我是一个苹果
@Okk 笑死了,分手那天晚上哭的正伤心,突然多邻国蹦出来,我立马停下来学习,不能因为这个断了连胜。
幸运的是,在打卡190天的鸡肋时期,多邻国上线了国际象棋的课程。
多邻国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上线了数学和音乐课程。2025年又上线了国际象棋课程。根据官方说法,这是一款由个人兴趣项目发展出来的受用户欢迎的产品,借助AI的能力,用户在象棋玩法中可以获得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冷知识
“王车易位”是历史上国王躲进城堡的骚操作。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其实是一家,都源于古印度一种叫“恰图兰卡”的游戏。后来一路向西成了国际象棋,一路向东成了中国象棋。
不同的地方也很有趣,国际象棋中后的强大,反映了中世纪后期王权集中,后通常来自其他王族、地位提升的历史;而兵到底部升变的规则,体现了欧洲封建社会士兵通过战功晋升、封侯拜相的社会流动性。国际象棋的“后”原来只能斜走一格,后来欧洲女王权嗨翻天,棋盘上的“她”也跟着升级成“横竖斜随便飞”的战神。
它把整套国际象棋拆成3分钟一关的小谜题:先教你“后怎么走”,立刻给你三盘残局,用“后”完成绝杀;再告诉你“马走日”,马上丢个“马”在棋盘中间,让你两步抓双。AI教练Oscar(对,就是那只绿色猫头鹰戴了顶王冠)全程毒舌,偶尔还励志一下。
真的特别上头。
当然,也有人真的靠它学成了!
有人日语学完去日本旅游,问路点餐无障碍;
有人西班牙语学到能和客户开玩笑;
还有50+的阿姨打卡572天学英语。
@HaYaShi 把日语学完了 去日本旅游 最简单的问路 酒店入住 饭店点餐 购物 完全没有问题。每天学一个小时 差不多一年就可以了。
@白皮紫葡萄 从霓虹回来的路上,突然发现在这段旅行中,已经可以使用日语完成自己50%的表达了
在餐馆点单或者酒吧和日本人聊天,都能经常从他们脸上看到惊讶的表情夸赞我日语。
尽管是小到几乎看不到的0.01的努力,日积月累重复之后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不要纠结自己每天微乎其微的努力意义在哪里,做了之后,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修图无滤镜 50+阿姨英语进阶之路:多邻国打卡572天
@Ethan Daily 因为出差需要临时抱佛脚恶补基本的西语单词,紧接着接触到了Duolingo,后来了解到了线上的网课和张帆老师的课程,再后来认识了同城学习西语的小伙伴,过程中有一种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和这件事相关的事情都会朝你而来。虽然平均每天学习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口语能力依然达不到流畅交流,但这一年来也看到了自己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一个字都不认识到现在可以看懂句子,从完全不敢开口(觉得别扭)到可以读文章,从不知道如何发大舌音到可以用大舌音念连续句子,从和客户交流要全程依靠谷歌翻译到现在偶尔可以用西语和客户开玩笑,从见到只会说西语的客户表示遗憾到冲上去和他们用西语交流和介绍产品,这些改变很大程度给我一种非常满足的感觉和继续下去的动力。现阶段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语法,口语以及语速快到要杀人的听力,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可以慢慢克服,英语让我看到了世界,世界那么大,西语一定可以带我去更多的地方
还有人把多邻国安利给了自己的小孩和退休的父母,更大的世界被打开了。
@我是于小花 在用多邻国教4岁小朋友学英语,作为英语启蒙,目测很好用!
一门语言就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哪怕最后只记得:
“我会用粤语说虾饺二十元一笼”,“用西班牙语说你好我是一只女人我吃苹果”,“用荷兰语说:我是一个苹果”
也挺好的,不是吗?😉
我觉得多邻国最大的意义是,知识以一种狡猾的方式流进了脑子里,可以保持1%的成长感,让你觉得这一天也没有那么碌碌无为。
即时学了几百天语言依旧无法对话,但手机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学东西的设备啊,有知识进脑子就算是意外之财啦。
欢迎分享你的多邻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