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既是一种殷切期望,更是一种警示告诫,将“空谈”的破坏作用和“实干”的重大意义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深刻揭示出“理论”与“行动”、“知”与“行”的内在关系,体现出实干的重要性。在过去,一些同志漠视实干,忽视实际调查,倾向于空谈,主要是认为:第一,空谈容易、实干难;第二,空谈可免责,实干需负责;第三,空谈无成本,实干需实践;第四,习惯拍脑袋决定,缺少实地调查研究。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必须摒弃空谈观念,发扬实干精神,做到知行合一。

何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并不是知与行二者简单的拼接,而是基于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用理论认识去指导实际行动,将理论落实到实际中,那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呢?

首先,知是行之始,以知促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知作为行的思想前提和条件,思想正确到位是指导实践成功的前提要件,思想正确才可以推动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是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历史事实的参照,能够对历史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党员干部可以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开创未来,弄清楚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为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开创未来提供理论指导,增强开拓未来的勇气和毅力。

其次,行是知之成,以行促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行动能力,就必须要实践,在实践中学真知、误真谛。今天,我们评价党员干部水平高不高,并不是简单地看他的理论知识有多少,而是看他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看他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看他是否能运用理论和知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说到底,就是要看他是否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中。

最后,知行合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知与行相互促进,既要强调知,也要强调行,做到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实。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作为实干的理论前提,是船头舵,没有认识,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同理,实干作为理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是将思路和规划落实到行动的关键一步,没有实干,再好的思路与规划都是空谈。所以,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只有立足于群众,为群众谋实事,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才会实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