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送教下乡活动。
今天是县直实验小学的张淑君老师执教的创意课堂1+1。之所以这么期待,源于去年张书君老师讲的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我对张老师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很大气的女教师。
昨天下午张老师打电话,就想了解一个班有多少学生,要给学生打学习卡。很期待这样的课堂,没有与同学接触的课堂。
这些年来,我的角色变了,做了学校教学的管理者。如今,作为语文团队的主要引领人。我经常带领骨干教师群里的老师去学校听课。尤其是这学期,西角集小学搞得“请进来”的活动。每次邀请周边优秀教师来给他们送课的时候,我是必参与者。说实在的,今天的期待是以往无法比拟的。
张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创意课堂1+1。讲授《小松鼠》和《小虾》这两课文时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那就是中心句。张老师精讲《小松鼠》讲透,讲细,让学生精练。从这两篇很好的切入点展开的教学,给我们上了一节实实在在的阅读指导写作课。
这一节课适用性很强,操作性强。让老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试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专门的作文指导课也好,抑或是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往往都是“蜻蜓点水”,觉得有这个环节就行了,在方法指点上不具体不到位。甚至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实际去想,真正的去通过自己的手把自己的所想写下来。张老师的“学习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张学习卡就是章就是法,这得意于张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
在讲授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张老师一开始从静态上让学生观察颜色,从动态上上让学生观察动起来的小虾是什么样子的?吃东西时真有趣。她把这些动词:后退,捧着,吃……这些动词用红颜色标注。让学生注意到了他吃东西时的动作。然后让学生演学生,把课本当道具,在老师的配合下学生表演,然后让学生试着读出小虾的语气。
在讲到时间顺序的时候,老师在设计上又故意把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去掉,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读,在读中悟出去掉了时间顺序的词,那就不那么有序,不那么清晰,不那么有条理。这时候老师就特意点到了时间顺序的词的作用。紧接着,教师创设情境:早上起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实用!
张老师在设计中心句这个环节的时候,又故意把中心句去掉,只留了一个句号。然后分析下边儿具体写,突出这个中心句的作用,中心句的特点有三。中心句是能单独成句的,所以他用一个句号。这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想张老师在备这一节课的时候是精心做了准备。教学设计的精当是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点。
张老师的没有放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当一名学生站起来不会,张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让同桌站起来帮助回答。回答完了之后,张老师又亲自到这个“学困生”旁边指指出让学生把这个比喻句画出来。这时候,这个学生豁然开朗了。紧接着下一个小松鼠的告白这个环节,多个学生发言,老师又一次让这个“学困生”说。这个学困生说的很流利。张老师再次表扬了她的闪光点。紧接着到了第三个环节。老师引出相信三一班的孩子都会说,那么一定也能把它具体的写下来,这时候老师又到刚才那个学困生身边去查看了她的写作情况,张老师当他的第一个听众。从这几个小环节可以看出来,张老师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关注到了学困生。通过这几个环节的鼓励、引导、表扬,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张老师的目标达成的非常好,尤其是他的板书,我认为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教师的板书是运用运算符号,教育孩子不得伤害小动物,要与小动物和平相处,坚决制止捕杀行为的发生。
整篇文章下来,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后的一个小环节更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张老师教研完了之后,学生并没有忘了老师,而是要求让老师给他们签名。这着实是感动了张老师一把,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的每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