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不愧是博文的合集,内容丰富,知识渊博,以至于我很早以前读过一遍,但唯一的印象就是文章讲的真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次在读的时候,努力的寻找之间的联系,尽量系统归档,这样效果好的多。我终于明白李笑来在说什么了哈哈。不过还是需要一个思维导图,不然还是够乱的。
书中要解决的痛点是我们平时做事没有效率,时间总是不够。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是要去管理时间,而是要管理自己,因为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
自我管理指的就是我们要通过提高心智的方法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心智指的是我们过往一切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思考的方法和模式。那如何来提高心智呢?主要就是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这三个方面。
在此之前首先要认清一个现实,速成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要改变现状,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完全改善现状。否则失败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沮丧和挫折感。
然后他提到一个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我们要扩大“我有”这个存量来换取“我要”这个欲望。其实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努力缩小能力和欲望间的差距。
虽说时间不能被管理,但是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比如每次行动前先估算一下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及时去行动。行动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步骤。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真正做的事情,那么就会更少的浪费时间,像感知时间的话就可以通过记录的方法。最后呢,不要忘了来验收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
学习
学习是作者认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通过习得新的技能,我们能够开拓视野,发现不同的世界。这点我深以为然。
我记得有一张图,非常形象。就是当我们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层次很低的地方。抬头往上看,只看到一片云雾,什么都看不清。但是我们当我们不断向上的时候,突破了这片云雾,再往下看,就觉得视野非常辽阔。轻而易举就能看到以前根本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优势。
学习的途径,主要是体验,试错和观察。这是最基本的,也就是通过自身和这个世界的接触来学习的一个过程。
体验
其中体验我觉得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扎根下去,而不是每次浮于表面,只接受别人给我们提供的皮毛。当我们认真的观察和体验一件事的时候,感悟会非常深刻。
试错
试错这一点,其实更多涉及的是一个人的心态和认知。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错误是可怕的,错误是不好的,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像我爹就是这样的典型。我犯了一点小错,他都会放大无数倍。以至于我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原来打碎一个碗碟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我却为此战战兢兢了很多,很多年。
害怕犯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适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舒适区是很窄的,也就是很可能这一生都只能小心翼翼的藏在自己的一小片区域。自我成长没有了可能。而且其实害怕犯错,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也是导致拖延症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错了也没有什么太糟糕的后果,反而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很多新的领域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另外,在试错的过程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收获。我们知道了错误是什么,那其实离正确也就不远了。如果每次追求正确,那么创意和可能性就会趋近于零,人类大概今天还在茹毛饮血呢。
我记得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就是说
有什么样令人惊艳的教育方法。有一个回答者就提到了她的父亲。她爸爸从小就鼓励她去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如果她犯错了,爸爸就会很高兴的跟她说,你这次犯错了,就说明你又做了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这多好呀。我当时看的时候简直要热泪盈眶,因为这就是我心心念念能够得到的包容和关怀。我自己在这方面吃了很多的亏,所以以后我的教育理念也会是这样,我要给宝贝足够的安全感,从而让她去探索自己的世界。
而且试错也并不意味着每次都要去挑战危险的东西,其实可以在我们的安全领域内每次跨出一小步,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就算是得到的最坏结果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损失。这样长此以往,其实反而能更好的规避危险。
阅读
那除了自己去亲身体验这些以外最重要的学习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因为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其实经验是非常有限的。而我们人类的智慧就是通过文字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书籍中往往记录着大师们的智慧结晶。如果是当代的作品,也会给我们很多思想的碰撞。读一本书相当于踏上一片未知的旅途。如果怀抱着开放的心态,在旅途中可以合作者谈笑风生,那么。互相切磋,那么最后的收获一定会是很大的。
关于自学能力
书中提到自学能力的基础,其实就是阅读理解。好的读书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要主动学习,写作就是很好的方式,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学的方法就是教,那写作其实也是一种教别人的方式。学了不能就停留在理论阶段,当然最终要落到行动上。基本叹号阅读都做到了,鼓掌!
实时的了解自己是在学习的哪一个阶段,就是20小时理论里面也提到嘛,就是我们要学会需要20个小时,我们要学精可能需要1万个小时,那如果说我们遇到了瓶颈期,我们要合理的评估自己的水平和状态,不要太过于焦虑,觉得自己怎么没有进步了等等。
思考
学习的主要手段就是正确思考。
因为哪怕是最权威的人,他也可能犯错,所以我们不要无条件的去接受权威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如果自己思考一下这个权威的论证过程,其实我们自己的收获也是很大的。这方面主要就提到了逻辑思考能力,有大概有十几个方面,这都可以单独开一个系列来讲了。所以这方面我想还是接下来会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然后来对这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交流
交流是有效提升心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方面沟通无处不在,对我们来说不可能完全规避沟通这件事情,另外独立思考虽然重要,但效率有时也挺低的。
倾听
要积极的和他人交流合作来获得自己的进步,倾听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甚至可以决定命运。
交流的过程就是编码->解码的过程,难免产生错误。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反馈机制来验证信息获取是否正确。
我觉得其实不仅仅是倾听,可以扩展到其他所有信息获取。这就是所谓关键信息获取的能力。在当今时代,信息爆炸,如何提炼出中间的关键信息,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那这方面的话,我觉得可以通过我最近看的《结构思考力》来解决。
守则
在交流当中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真理是独立于任何个体而存在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就可以避免被情绪左右或者被他人所左右。那要分清自己的观点和被灌输的观点。这一点就是我们要通过反思和询问自己来达到。
积累
当我们获得进步,然后就有了更好的心态,然后你就可以去利用这些已有的东西,就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反复的让让这样子的过程产生正向循环,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应用
最后书中提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做得好才有兴趣:
我觉得非常有趣。也很有帮助,因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一件事情做不好,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兴趣,但其实可能只是方法不对,当我们发现了这件事情可以提升的点,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也说不定啊。坚持是最好的策略。
我们会认为往往会认为方法特别重要,其实这就是道和术的问题。我们往往纠结于哪个术更好,反复的比较论证,在这上面花费了无数的时间,但实际上只要有一个总体框架和概念,用什么方法确实不算重要。任何一种方法只要去坚持去有目标的刻意练习,最后达到的效果其实都差不多。人脉是什么?
其实就是等价交换,你有的别人没有或者别人有的你没有,但是你们两个人放在秤上的价值必须是等量的,不然这个称就无法保持平衡。角度来讲还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而不是盲目的去想要去链接这些大咖,就是作为榜样学习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只是想从对方身上获取某些东西,那肯定是不现实的。灵感=有意识的积累
这点我也深有感触,我之前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因为大家往往会觉得说,啊,灵感就是刹那间的火花贡献,但其实并不可能。需要有足够的燃料,有足够充足的氧气,必须得有温度,那所以不通过积累,你根本烧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