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违法追究法人责任
公司存在违法经营活动,比如偷税漏税、诈骗、非法集资等,作为法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
作为法人,在法律上代表着公司,对公司的行为负有一定的监管和管理责任。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能会认为法人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督和管理职责,从而要求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过,如果您能够证明自己对公司的违法经营活动完全不知情,没有参与决策,并且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向有关部门报告,那么在责任的认定上可能会有所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完全免除您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2、公司欠债法人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高铁都不能坐
如果公司欠下债务无法偿还,法人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出行、贷款等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债主可能会追着法人要求偿还债务。另外,要是公司在劳动用工方面有问题,比如拖欠员工工资、不缴纳社保等,法人也可能会被牵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相关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具体包括:
(1)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不得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不得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不得旅游、度假;
(7)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不得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不得乘坐G 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执行劳动法的情况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单位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情况负责。
3、影响担任其他公司董监高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如果注册的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法人如果不能摆脱责任,那么将面临三年内不能担任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4、不能领取失业金
结合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失业保险金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因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法人在法律上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负有责任,不符合失业保险所针对的保障对象范围。这点小五哥在多年从事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纳税筹划、财税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非常多,明明是打工人,结果因为帮别人当法人,失业后连失业金都领不到。
如果您还是其他单位的代理法人,赶快要求其做法人变更,同时补充签订《股东代持协议》,约定好“不对企业经营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没有这个协议约定,您可能面临相应的风险。可以查看添加图片微信号,我单独将《股东代持协议》发给您。我是小五哥,关注我,让你的身边多一个个真诚、专业的财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