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战胜惰性
――――――――――――
不少父母会这样发牢骚:“我女儿整天都很懒惰,她上学去了,我眼不见为净,可只要她回到家,我看到她做起事情有气无力的样子就来气。一开始以为她哪儿不舒服,可她看起电视和漫画来倒是特别精神、相当专心。她的懒病就是在学习上,看书学习不是靠在沙发上就是躺在床上,作业总是一拖再拖,要她做的事情得反复催促才会勉强动一动。这种状态的学习,哪里有效率?这种样子的生活,哪像充满朝气的青少年?”
惰性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有惰性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顶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惰性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帮孩子战胜惰性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重点提醒】
惰性心理的表现
-----------
思想方面的惰性
有惰性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惰性心理的孩子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而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有惰性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比如,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惰性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行动方面的惰性
思想的惰性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惰性。有惰性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许多孩子由于懒惰,即使是弯腰捡垃圾这样的事情也懒得去做,其惰性程度可见一斑。
【家长课堂】
孩子的惰性从何而来
-----------
家庭
如今独生子女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来处理,在家依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和同学,到了社会上就依赖朋友,这是导致惰性的主要原因。
而父母对孩子过分骄纵、凡事大包大揽,也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语言将会直接影响孩子。所以,第一条影响孩子的原因归结为父母。
同学之间的攀比
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越来越重,他们要求父母或者他人为他们做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这种要求会越来越频繁。别人都帮助他们做好了,所以本应该自己学习的技能反而没学会,不会做,长此以往只能靠别人帮忙。
孩子自身的发展
这个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孩子身边的小伙伴的影响,小伙伴们如果懒惰心理都很强的话,那所有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心灵导航】
怎样帮孩子战胜惰性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要立即摒弃“帮孩子”的错误思想,要明白:现在帮孩子其实就是害了孩子,孩子的事情就应当让他自己负责。
在家里,要让他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清理自己的物品、自己的房间;在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作业。在心理上也要独立。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孩子的决定考虑不周或不尽人意,父母仍然要对孩子积极地想办法、提对策的行动表示肯定和赞许。
磨砺孩子的意志。
孩子一且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力,就能克服懒惰的坏习惯。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做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比如每天坚持晨练、写日记等,使孩子在阶段性的锻炼中意志力不断增强。当然,如果孩子半途而废,父母也不要斥责孩子,应当对孩子保持信心,鼓励孩子重新再来。其实,培养并磨砺孩子意志力,也是对父母意志力的磨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要急于求成,要相信孩子逐渐养成的惰性必定会通过一点一滴的训练和加强得到消解,最终战胜惰性。
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孩子需要不断被肯定,在不断的激励当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并一步步发生良性的改变。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变化,更要分享孩子的快乐,只要孩子认真地完成了事情,即使最终的结果差强人意,父母也要肯定他的努力,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并自觉自愿地继续付出努力。为了做得更好更快,孩子还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法设法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半途而废,还会展现出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惰性自然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