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刘珅宏导师,宋姜华导师,现在好!亲爱的朋友们,现在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父母“看不惯”的行为,有时是在没事找事!
昨晚,我们去公园散步的时候,看到羽毛球场区,两个四五年级的男孩正在打羽毛球,其中一个男孩的妈妈在场边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待。玩着玩着,两个孩子开始给自己的比赛找一些乐趣。
一开始,孩子每接一个球,都把自己发的球命名为一个厉害的“炮弹”,把普通的羽毛球比赛变成“看谁的炮弹更厉害”。于是,“霹雳炮”“金刚炮”“无敌炮”“神龙炮”“王者炮”“青光炮”……每一个“炮弹”的名字都不一样,我正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感到惊讶。突然冒出一个“放屁炮”引得两个孩子都大笑不止,却引来了妈妈的不满,妈妈在一边马上说“不能再说这些了,认真打羽毛球!”其实,两个孩子一直在认真打羽毛球,而且自从加了“炮弹”后,打得更起劲了。但妈妈的“看不惯”,反而让他们的热情马上冷却。
过了一会,两个孩子又变了花样,看到场边有一个空的小矿泉水瓶,孩子便想把矿泉水瓶当羽毛球打,孩子对新的玩法感到很开心,边打边笑。但没打几下,妈妈又“看不惯”了:“不要这样子打,会把球拍打坏的!”他们每打一次,妈妈就训斥几句。于是,两孩子无奈的又重新拿起羽毛球。
正经的打了几下后,两个孩子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如我们比比看谁打得更远?”新玩法还没开始,妈妈马上就接话“不能打远!等一下捡不回来的!”这次孩子没理会,开始了他们的新比赛。而事实证明,两孩子并不会把羽毛球打得远到捡不回来。于是,妈妈忍着没说话。玩着玩着,其中一个男孩不小心把羽毛球打进了旁边的灌木丛里,正在捡球的时候,妈妈马上说:“你看吧!叫你不要打远,现在找不到了吧!好了,不要打了,回家了!”当孩子把球捡回来后,妈妈已收拾好东西,男孩也一脸不情愿的跟着回家了。
整个过程,我都觉得这位妈妈在没事找事,只要孩子不是像平常那样“正经”的打羽毛球,一切新的形式她都“看不惯”,于是把想法强加于孩子,让孩子服从,孩子非常的无奈,一次次被剥夺了许多乐趣。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很多时候,只因为自己“看不惯”,而埋怨、指责、要求别人,真的是没事找事!最后弄得双方都不愉快。所以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并且要懂得尊重对方!
感恩刘珅宏导师和宋姜华导师带给我们的智慧,走进课堂是幸运的,走出课堂是幸福的!愿所有的有缘人都越来越快乐幸福!感恩!
刘晴文(分享第21天)
201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