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三年了,回头想想,好像没什么是能激发自己能量的大事件,包括出公开课,云淡风轻的就过去了。可能也与性格有关,缺乏竞争意识,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干点悠闲地小事。哈哈,一直觉得倒也很自在,可直到自己第一次尝试写孩子们的校园日记始,这种闲散的小生活开始增添了活力,将近三周的时间了,好像就发过一次火,最多不超过两次,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了,孩子也好像懂事了很多。涓涓细流,只有在时间的长河里才会越淘越清澈,越淘越温婉留长。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只是很努力的通过参与进来的家长们的反馈去言简意赅的交流总结,鼓励、指正、建议,稳扎稳打,不讲过多虚无缥缈的语言。我们追求的高度就是抬抬脚的位置,可这个位置太难把握了,首先我的能量一定是在输入和输出的转换状态中,家长有特色的想法我借鉴并推荐给群里的其他爸妈,每晚在更新自己日记前一定要先读书,不然长时间的消耗我会因想法枯竭,没办法给到爸妈合理的建议,而失去意义,长时间的坚持也会付诸东流。写到这里,我希望看到这篇日志的爸妈也能够坚持给自己充电,若一直沿用已有的认知水平去面对每天不断成长的孩子,你会爱莫能助而又着急上火的,哈哈,所以今后可以调整步调,爸妈谈读书谈日常双结合,会事半功倍!孩子也会投去羡慕的眼光,您觉得呢?还是那个无坚不摧的字眼:累!您会很累,特别是一天的工作结束,身体疲惫,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累的累积越多,最终收获快乐的成就感就越大!累并快乐着,自己切切实实的正在感受:每晚给大家回复,真的是在绞尽脑汁儿,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要如何提建议,不想随随便便就把大家扯进我的观点来,让大家一定要遵从我的观点。课堂上,我要求孩子坚决不能成为老师的木偶,我手里不想拉着拴住孩子们的线,我要他们必须思考,同样的,我也想让爸爸妈妈们走出安全领域,自行思考您该如何与孩子搭建桥梁,对症下药才是真理。
这是今早晨读,我去的很晚,基本上打预备铃也有一会了,坐在办公室,其实我很想去看看,最后还是耐住性子吧,在走廊里,就听到了三年来最响亮的读书声,久违了,我人没到,摇摆的大拇指已经按耐不住的从门缝伸进去啦,为引起他们的注意,我又显摆了一会儿,人还在读,三个小班长溜达着可认真啦!桌子在李俊昊的默默无闻中排的整整齐齐,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平时皮皮的孩子突然干点认真的事儿,这心里啊,总怪怪的,但不惊奇,他在成长!后教室的被子也被王硕整理的井井有条…只是没想到的是,放学后我回教室一看,我的乖乖,后窗开着,小风嗖嗖的撩拨着蓝色窗帘;电脑开着,人走了,电脑一直在时刻准备着;地下的几片零零散散的纸花越看越不讨人喜;桌子像一条微微曲折而又不张扬的长龙…爸妈们能想象这画面吧?哎,这群孩子呀~
今天的课堂也相当精彩:品读“水上飞机”,第一段以小海鸥的疑问引入水上飞机的外形,最主要特点是有一对大大的翅膀;第二大段以对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用途和他的兄弟们及不用功能;第三大段是说话间,有求救信号,水上飞机迅速前去救援。
精彩一:崔宇飞同学:“徐老师,为什么小海鸥吃了一惊问道“飞机?你怎么会掉进海里呢?”为什么用“掉”这个字,而水上飞机解答时却说“我是降落在这里的”用了“降落”,这时候好多学生纷纷举手强抢着给他解答,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
精彩二:徐老师有疑问:同学们,我们前边不是谈到水上飞机的速度特别快,起飞时会溅起雪白的浪花吗?为什么在文章最后一句写道:它渐渐的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渐渐”速度应该比较慢,跟“迅速”是否相矛盾呢?王文琪:一语中的,老师,飞机在我们面前时,速度很快,但当他距离我们比较远时,就显得很慢啦!哦,听的我很入迷。这堂课结束,我很确定孙翔听进去了,当我们在谈这节课的收获时,孩子说:老师,天上的飞机距离我们很远,我们感觉它几乎运行很慢就是这个道理。我没忍住一顿猛夸!哈哈
精彩三:王一凡:在第三段接到求救信号时,水机这样答小海鸥:“对不起,东南海面有渔船遇险,我得马上出发,前去救援!”谈到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比较合适,王一凡噌的一下举起手:“淡定!”我很吃惊,问了一句:“大家同意吗”当时我不同意,孩子们建议是着急心切的语气比较好,就在那几秒钟的时间,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可以淡定呀.!我把问题又抛了出去,想想能不能用淡定来朗读?我等了他们一会儿,好像凭我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没问题,王一凡没有举手,我一直在等她,想这个答案既然是她提出来的,那她自己解决吧,刚开始说的不在理,经过几个回合学生的互相碰撞,以及我的提示:同学们,医生接待急诊时也会紧张,但紧张中应该也有淡;消防队员面临种种火灾,他们也有紧张,紧张里有淡定…我一口气说了四个,孩子们好像越来越明晰,王一凡“老师,我知道了!”那瞬间的感觉,真是思考的力量,这不就是翘翘脚的位置吗?“水上飞机只所以淡定,是因为他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啊”真厉害!
今天还有很多孩子也特别棒!
史上最笨的办法配脑子做不好用的老师!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