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在此交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黄钟大吕,激荡人心。他带领我们再次回望那段气壮山河的浴血岁月,深刻揭示了这场伟大胜利所蕴含的永恒价值与磅礴力量,更为我们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不竭动力。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不仅铭记历史的壮烈,更要从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深刻智慧与强大动能。
铭记历史,于苦难辉煌中汲取“三个深刻认识”的厚重力量。总书记的讲话,首先为我们廓清了历史的迷雾与厚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彻底终结了外敌在中国国土上恣意横行的历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生死较量中,中国共产党以其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坚定的民族意志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始终屹立于民族救亡的最前线,是支撑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坚强核心与中流砥柱。我们同样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坚韧不屈的长期奋战,有力牵制并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主要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三个深刻认识”是我们今天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根基。
传承精神,于民族魂魄中淬炼“四个气”的不屈脊梁。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总书记讲话中着重提炼并赋予时代新意的宝贵财富。它穿越时空,凝聚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的“四个气”——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骨气,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那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凛然勇气,面对敌人的屠刀与炮火,杨靖宇、赵一曼等先烈们用生命诠释了气节重于泰山;那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豪气,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中国军民以简陋的武器向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宣告了不屈的意志;那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志气,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坚持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四个气”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在力量。
开创未来,于时代征程中践行“三个必须”的使命担当。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伟大抗战精神的价值,最终要落脚于当下的奋斗与未来的开创。这要求我们: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赓续红色血脉。要持续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时代语境,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自觉做伟大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抗战烽火虽已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铭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为心中的信仰之火、肩上的责任之担、脚下的行动之力,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锐气、“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韧性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豪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